金科玉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金科玉律 ( jīn kē yù lǜ )

谓不可变更的法令或规则。后多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 前蜀 杜光庭 《胡常侍修黄箓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具九流而拯世。” 清 周圻 《与济叔论印章书》:“惟以 秦 汉 为师,非以 秦 汉 为金科玉律也。” 秦牧 《艺海拾贝·广州城徽》:“我想不客气说一句,那些以为五只羊必须一般大小的人的观点,不过是把那些啤酒、火柴、电池的商标广告的艺术奉为金科玉律罢了。”

解 释 金、玉:比喻贵重。 科、律:法律条文。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出 处 前蜀·杜光庭《胡常侍修黄箓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示 例 清·李绿园《歧路灯》:“三表嫂是聪明人,她把她家里那种种可笑的规矩看成圣贤的~。”

近义词 清规戒律、金口玉言、颠扑不破

辨 析 金科玉律 清规戒律

1.金科玉律多指不可变更的条规,字面上是肯定的;清规戒律多指不合理的条条框框,是应该否定的。

2.金科玉律是中性词语,现较多作贬义,多含讽刺意味;清规戒律是贬义词语,口吻较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