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山猿

物种名称 _

山猿

拉丁文名 _

oreopithecus bambolii

体长 : 1m

体重 : 60kg

食物 :植物

生存年代 _

晚中新世

生存地点 _

意大利

物种种类 _

哺乳纲mammalia

灵长目

名称含义 _

?

地质层位 _

意大利晚中新世褐煤层

简介a

山猿(oreopithecus bambolii) 最初发现于意大利晚中新世的褐煤层中,材料为一副完整的骨架。山猿有许多与人类相似的特征,如门齿、犬齿小;下第二前臼齿臼齿化;下颌联合较直;缺乏猴类的齿隙;尺骨的鹰嘴长度减小;与驱干相比,前后肢较长等等。骨粗壮,表明营地面生活和具有试用前肢来支持的能力。但在距骨和跟骨的特征中则分别与猕猴类和猿类更为接近。因此,山猿也被认为是猕猴类的共同祖先。一些综合性的特征也被一些学者认为带有由高等猴类到猿类的过渡性质。

山猿

英文:Oreopithecus

释文:人科山猿亚科化石猿类的一属,是目前已发现的猿类化石中山猿骨骼复原图及头骨各部分骨骼保存最完整的代表。1869年发现于意大利中北部托斯卡纳的晚上新世(距今约1200万年,相当于现在欧洲地层表的晚中新世)地层中,1872年定名为山猿(Oreopithecus),以后陆续有所发现。1915年起建立山猿科,20世纪50年代在意大利巴希尼洛的最晚中新世的土洛里期(Turolian)褐煤层中发现了大量化石,除牙齿、头骨、上下颌骨外,尚有部分体骨;1958年在巴希尼洛发现完整青年雄性骨架一具,这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灵长类化石骨架。山猿的一些特征,如脑容量较大(300~500毫升),髋骨较宽等,以及齿尖排列和其他一些骨骼特征与猿类接近;而无齿隙,颅顶较圆及牙齿长度比例等又与人接近;但左右齿列相互平行呈U形,下前臼齿有跟座及其他骨骼特征又与猴类接近。目前多认为它应属人猿超科人科中的一个亚科,这个亚科只有山猿一属

[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