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城
合水县的古县城为今老城镇,习称城关,亦称“老合水”,位于甘肃合水县子午岭境内,北凭高山之险,南托坎山之障,左擎子午山脉,右抱珊瑚之水,整个城池横断川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距今县城东北24公里处,它北面依山,其余三面临川,由于城廓状似葫芦,旧时惯称“葫芦城”。据请乾隆年问,知县陶奕曾编接的《合水县志》记载:“其城始筑于唐高祖戊寅之岁(618年)面扩修于宋仁宗辛寅之年(1041年),范仲淹戊边时领兵监修”。民间传说此城是一个大葫芦变化而成。据说很久以前,陕西韩城黄河西岸有个叫宋雄的农民,善种葫芦,人称他为宋葫芦,受官府迫害被杀。一双儿女死里逃生来到手午岭西麓合水一带,继承父业垦荒种上了一大片葫芦。谁知消息又传到韩城,官府派兵丁追杀,女儿翠鹿摘颗葫芦背上逃命。正在兵丁四面围杀情势危急时,天空飞来一朵白云,把翠鹿托上天空,那颗葫芦落下来,化成一座山城,把兵丁全部压在城下,翠鹿姑娘也化成山城的顶峰。后人使称这座山城为“葫芦城”,山钱的顶峰为“翠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