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乘
gōng shèng
(1).王室或诸侯国的兵车。《左传·文公二年》:“囚呼,莱驹失戈,狼瞫取戈以斩囚,禽之以从公乘。”[1]
(2).指驿车。《旧唐书·德宗纪下》:“丙申,诸州准例荐隐居丘园不求闻达蔡广成等九人,各授试官,令给公乘,到京日量才敍用。”
(3).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八级。以得乘公家之车,故称公乘。秦与汉初,从第七级的公大夫(七大夫)起,即为高爵,汉高祖规定:七大夫以上均有食邑,文帝后,第九级五大夫以上始为高爵,五大夫的侍遇不过免役,公乘以下仍须服役,东汉明帝规定:赐民爵不得超过公乘。《墨子·号令》:“官吏豪杰与计坚守者,士人及城上吏比五官者,皆赐公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八公乘。”颜师古注:“言其得乘公家之车也。”《汉书·王子侯表上》:“元寿二年五月甲子,侯勋以广玄孙之孙长安公乘绍封‘千户’。”颜师古注:“公乘,第八爵也。”
(4).复姓。唐代诗人有公乘亿。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公乘亿》。
姓氏源流出自秦、汉时公族后裔,以爵号为氏。秦汉时期,公族爵位有二十等,第八级为公乘,世袭此爵位者,其后人以公乘为氏,称公乘姓。
历史名人公乘亿:字寿仙,魏人。咸通末,登进士第,为魏博节度使乐彦祯从事,加授侍郎。诗一卷,今存四首。
公乘不仁:战国时期人,国君魏文侯与大夫们饮酒,请公乘不仁担任“觞政”一职,先约定说:“饮酒不尽者,浮一大白。”就是说,若有饮不干杯中酒者,要罚一杯酒。结果,魏文侯没有饮干,公乘不仁毫不客气地举白浮君,国群不理,左右也护着国君说:“公乘先生,退不堂去,国王已经醉得不能再喝了。”公乘却一本正经地说:“《周书》上说:‘前车覆,后车戒’,今天国君已经预先设了规矩,接着又要破坏自己定的规矩,能行吗?”魏文侯一听,觉得有理,大笑起来:“说得好!拿酒来,寡人甘愿受罚!”举起杯一饮而尽,并拜公乘不仁为上客。魏文侯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个开明之君,曾经任用李为相,吴起为将,西门豹为邺令,三人都是法律严明的人,因而国家大治。李曾经制定我国最早的成文法,这一切对魏文侯不能不产生影响。运之于酒场,于是产生了我国酒令的滥觞。窦革《酒谱》评道:“魏文侯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其酒令之渐乎!”公乘不仁是我国最早的有名有姓的秉公无私、抗颜犯上的酒律执法官,奠定了酒场上人人平等的酒刑法的根本原则。东西汉发展到刘章以军法行酒,酒令如军令,酒场执罚的平等、严肃、无私的原则,向执法的方向迈进了一步。
公乘阳庆:西汉医学家,临淄(Zī 音资)人,精经典,重实践,医术精湛,著有《黄帝扁鹊脉书》,为中医脉案之宗,是淄博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代名医。有一个叫太仓的人,是齐国都城管理粮仓的长官,他是临淄人,姓淳于名叫意。年轻却喜好医术。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再次向同郡元里的公乘阳庆拜师学习医术。这时阳庆已七十多岁,没有能继承医术的后代,就让淳于意把从前学的医方全部抛开,然后把自己掌握的秘方全给了他,并传授给他黄帝、扁鹊的脉书,观察面部不同颜色来诊病的方法,使他预先知道病人的生死,决断疑难病症,判断能否治疗,以及药剂的理论,都十分精辟。学了三年之后,为人治病,预断死生,多能应验。[2]
姓氏楹联饮浮大白;
术号良医。
——佚名撰公乘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魏国人公乘不仁,魏文侯与大夫们一起饮酒,令公乘不仁为觞政(酒令),说:“如果谁喝不干,浮(罚)以大白(大酒杯)!”下联典指汉代临淄人公乘阳庆,精于医道,七十多岁还没有儿子,很喜欢同乡淳于意,便将古代流传下来的黄帝、扁鹊的脉书传授给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