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

1.隋文帝长子(?—604)
隋文帝长子。好学,喜词赋。北周时,曾任洛州总管、上柱国、大司马,统领禁卫。隋建国后,立为太子。虽性奢华,又多内宠,但当参预国政时,每多建议。其后渐受猜忌。开皇二十年(600年),杨勇被废为庶人,后赐勇死,追封为房陵王。其母独孤氏曾为其挑选妃子元氏,很受杨勇冷落,多年不得召见,突发心脏病而死。杨勇宠爱云妃、高妃和成妃等人,并和这几个妇人生下一大堆孩子。 杨勇本性直率,不知矫饰,容易发怒,形于言表杨勇虽然有些好色、奢侈,但为人宽厚,率意任情,没有矫饰假装的性格,常常优礼士人,宽接大臣。作为长子,总是这样的性格,其后唐朝的太子李建成,性格脾气也和杨勇相仿佛。
2军事家、八路军老战士、开国上将杨勇(1913年10月28日—1983年1月6日)
原名杨世峻。男,1912年10月28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一个小商人家庭。
土地革命时期
杨勇从童年时代就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湖南农民运动。
1926年00月,组织童子军并担任队长,参加对土豪劣绅的斗争。
1927年04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马日事变”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0万农军围击长沙的战斗。
1930年0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入伍后,在红五军随营学校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学习。学习期间杨勇担任班长,并被选为党支部青年委员。学习结束后,被分配到红三军团第八军政治部宣传队任分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参加了攻占长沙等战斗。
1930年冬,部队进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后,杨勇先后调任红三军团第四师第一团一连副政委,红二师二团三连政委,红二师安远独立营营长兼政委,红二师第五团政治处主任、红二师政治部政务处长,红三军团第五师十四团政治处主任、党总支书记,红三军团第四师十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根据地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的斗争。在第四次反“围剿“的洵口作战中,获得了1934年1月第二次全国中华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颁发的三等红星奖章。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长征途中,杨勇率领十团与兄弟部队一道连续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线,完成了掩护中央领导机关安全渡过湘江的任务。渡过湘江后,红军部队转向贵州前进,杨勇又率部冲锋陷阵,英勇奋战,大战土城、娄山关、遵义、老鸦山,四渡赤水,不断歼灭敌人,完成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
在红一、四方面军北上途中,杨勇坚持北上,机智勇敢地率领部队掩护中央领导机关迅速脱离险区,走出松潘草地,翻过岷山,胜利到达陕北。 中央红军走出草地后组成陕甘支队,杨勇任第二纵队第十大队政委。
1935年11月,参加了直罗镇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边区的第三次“围剿”。
1936年01月,杨勇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参加了抗日先锋军渡河东征,
1936年05月,为迎接二、四方面军北上,又进行西征。
1936年10月,攻克甘肃会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随即又参加了山城堡战役。
1937年01月,杨勇调任红一军团第四师政治委员。同年3月,率部由陕西三原开赴旬邑练兵。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0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副团长,随后开赴抗日前线。
1937年09月下旬,参加了平型关大战。在战斗中,杨勇负伤仍坚持指挥部队直至战斗取得胜利。
1937年11月,杨勇伤口尚未愈合,便带领部分干部到武乡等地扩军。
1938年01月,回到部队后任六八六团团长兼政委。
1938年02月,日军由太原大举南犯后,杨勇指挥部队在大宁公路一线连续进行了夜袭午城、伏击井沟、激战白儿里等战斗,粉碎了日军西渡黄河威逼西北的狂妄计划。
1938年11月,杨勇率部随第一一五师师部东进晋东南。
1939年春,杨勇率部在辽县(今左权县)抗击日军的“扫荡”,后到达山东鄄城,在樊坝战斗中,全歼伪军一个团,俘获团长刘玉胜以下官兵500余人,开辟了运河以西之郓城、鄄城地区。樊坝战斗后,杨勇率六八六团第三营和师直两个连改编为第一一五师独立第一团,留在鲁西开辟抗日根据地。
1939年07月,任第一一五师独立旅旅长兼政委。
1939年08月,日军进犯梁山,指挥部队歼灭进犯日军日军一个大队600余人,创造了在与敌兵力相等的情况下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模范战例, 受到八路军总部嘉奖。
1939年09月,担负统一领导鲁西地区发展抗日武装,开展平原游击战争,扩大和巩固根据地的任务。
1940年04月,杨勇兼任运西专署专员,直接领导郓城、鄄城、巨野等县的工作,使运西地区成为鲁西根据地的中心区。
1940年05月,任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旅长兼鲁西军区司令员。
1941年01月,指挥部队在郓城潘溪渡设伏,以“围点打援”的战术全歼日军的一个中队、伪军一个大队,再创鲁西平原全歼日军的光辉战例。
1941年春,杨勇赴延安,任军事高干队队长。
1941年后,在任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期间,组织指挥军区主力和地方武装连续作战,拔除日伪据点,收复城镇,反击顽军,使运西、鲁西南、湖西三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巩固、发展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942年02月,高干队编入中央党校,参加延安整风,任党校一部支部书记。
1944年04月,到平原军区任副司令员。
1945年,杨勇指挥各分区部队协同作战,发起南乐、东平、阳谷等战斗,攻克了敌伪盘踞多年的县城。
1945年08月,冀鲁豫军区部队组成三路大军展开反攻,与宋任穷领导中路军连克延津、阳武、封邱后,与南路军形成包围开封之势。在日本宣布投降后,杨勇提出不打开封以免陷主力于城下的意见,与随后中央的指示不谋而合。是年8月20日,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先后从日寇手里收复了清丰、东平、阳谷、菏泽等县城。
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公然挑起内战,向解放区大举进攻,解放区军民被迫进行自卫战争。
1945年杨勇率军区主力和第一纵队组成东路军参加平汉战役。
1945年11月,第一纵队奉命开赴东北后,冀鲁豫军区又组建第七纵队,任司令员。随即率部协同军区部队全力投入肃清根据地残余日伪据点的战斗。
1946年04月,杨勇率第七纵队参加了陇海战役、定陶战役、滑县等战役。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率部与兄弟部队并肩战斗,七战鲁西南,歼敌15万,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占领冀鲁豫、打通平汉线的计划。
1947年03月16日,第七纵队与从晋察冀热辽区归建的第一纵队合编为新的第一纵队,杨勇任司令员。
1947年07月,参加了豫北战役后,率第一纵队强渡黄河天险并组织指挥了郓城战役,仅用一夜时间全歼守敌国民党军1万余人,创造了一个兵团单独攻坚和歼灭国民党军两个旅的先例,为发起鲁西南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受到军区首长通令嘉奖,荣立大功。在六营集作战中,采用“围三阙一”战术,歼敌两个整编师, 创造了平原运动战的范例。
1947年08月,晋冀豫野战军兵分三路开始千里挺进大别山。杨勇指挥一纵队和中原独立旅为西路,经22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于8月底到达大别山区, 其后,转战江淮,逐鹿中原,屡建战功。
1947年10月,统一组织和指挥了高山铺战役。此役第一纵队以伤亡9人的代价,歼国民党军5700余人,击落国民党军机一架。
1948年,杨勇率部先后参加了宛东战役、郑州战役、淮海战役,歼灭了大量的敌人。
1949年02月,杨勇任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司令员。
1949年4月21日,杨勇指挥五兵团在安庆以西渡江,与兄弟部队一道,突破了国民党军长江防线。随后奉命追歼逃敌。
1949年09月,奉命向大西南进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底到达邵阳。
1949年11月初,挥师贵州,15日五兵团攻占贵阳。
1949年12月26日,又统一指挥五兵团的两个军和三兵团的三个军,与兄弟部队一起发起成都战役。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敌人迅速土崩瓦解。
1950年01月,杨勇就任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兼贵州军区司令员。
1950年底,杨勇进入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兼高级系主任。
1951年04月,调任总参谋部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
1951年10月,任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
1953年04月,杨勇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志愿军第三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志愿军司令员职务。在金城反击战中,给予美国侵略军以沉重打击。杨勇在朝期间,忠实地履行了国际主义义务,受到金日成和朝鲜人民的赞扬,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8年10月,回国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司令员。
1959年10月,任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
“文化大革命”中,杨勇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诬陷和迫害,被无休止地揪斗和投入监狱达6年之久。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1972年5月杨勇重新工作。
1972年05月,杨勇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1973年06月,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区党委第二书记。
1973年08月,被选为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75年08月,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二书记。
1977年08月,被选为中共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77年09月,调任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党委第三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列席常务委员。
1978年02月,被选为五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同年,杨勇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诬陷的问题得到彻底平反。
1980年01月,任中央军委常务委员、副秘书长。
1980年08月,任中共总参谋部委员会第二书记。
1982年09月,在中共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3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0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届、十一届和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
3 .吉林大学教师毕业院校吉林大学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相关研究方向:教学法
科研情况
主要学术著作、论文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出版/发表单位 发表时间 本人顺序
1、《浅谈大学英语泛读科教学》 论文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7年9月 第一
2、《论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论文 吉林科技出版社 1998年4月 第一
3、《第二语言教学法的社会心理透视》论文 现代情报杂志社 1999年11月 第一
4、《ESP阅读教学理论与大学英语专业阅读教学》论文 香港不惑杂志社2000年12月 第一
5、《试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英语教学》论文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0年10月 第一
6、《谈谈背景知识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论文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1年5月 第一
7、《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论文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7年9月 第二
8、《研究生同等学力英语统考分析与对策》论文 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7年11月 第二
9、《大学英语听力分阶段教学的探讨》论文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7年9月 第二
10、《论阅读教学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 第一
11.《论以“学为中心”的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模式》论文 现代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1月
第一
12.《英语同义词语义诧异分析及其教学原则的探讨》论文 现代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4月 第一
13.《言语禁忌的社会心理分析》 论文 香港不惑杂志社 2002年8月 独立
14.《试论以词为中心进行语言交际能力教学》论文 教育探索编辑部 2002年12月 第一
15.《浅谈英语词汇通达的模式》论文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 2003年12 第一
16.《英语词汇的内涵》论文 现代教育科学杂志社 2004年5月 独立
17.《整体语言阅读理论研究及其阅读教学实践》论文 东北师大学报编辑部2004年11月 第一
18.《英语听力教学探讨》论文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11月 第一
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经费总额 起止时间 本人顺序
1、吉林大学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建设项目YC-WK-20020305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及专项奖 2002.06---2003.06 0.98 0.98 (万元) 一
2.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建设项目YC-WK-20030428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及专项奖2003.01---2003.08 2 .56 (万元) 二
3.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建设项目YC-WK-20030518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及专项奖2003.05---2004.08 0.682 (万元) 三
4.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研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省社科规划办项目2003.06---2004.06 三
5.吉林大学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建设项目YC-WK-200407006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及专项奖20007.04---2005.07 0.682 (万元) 一
4.中原书画印研究部理事、画家字国寅,并寅名号黔林玉萍,青龙居士,男,1966年2月出生,贵州省毕节市人。祖籍江西泰和,世代读书传家,本人犹好《红楼》专研。且攻读世界史及中国上古史,纪代史考察,创华夏人类初史之姓氏学,经史学大成。大南青龙经营社,中原书画印研究部理事。
1986年参加安徽省书画全国大奖赛荣获二等奖。
1991年参加遵义中国书画大赛获二等奖,加入遵义中国书画印研究会,社内职称中级。
1993年加入中州中原书画社,职务理事会理事。
1994年参加全国新人新作品大奖赛,荣获大奖,获奖作品被中中遵义收藏馆收藏。证号:博雅苑陈列室295098,265099。作品《青龙山下的农夫》被《文化市场》杂志社,黄鹤书刊社专集选发,
1996年加入世界华人中国姓氏研究会,西南杨氏研究会高级会员,《弘农氏》编委会秘书,江西南杨氏研考组组长。
作品《喜庆曹氏孤本红楼梦批注》未发行,《夜郎神友》、《轩辕祖祖》、《姓氏考源》等。《新编人回书古风》正在编辑学之中。
5.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师安徽濉溪县人,2005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史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现任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历史学系团总支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并担任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职务。
发表论文
1、“毛泽东‘以苏为鉴’思想缘起探幽”,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思想探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3、试论毛泽东的‘民本‘思想,政治学评论,2004。
4、试析抗战时期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两岸史学,著作之中,2005年。
获奖情况
2005年,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荣誉称号。
2006年,获安徽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2006年12月 荣获院第五届大学生学术科技节“园丁奖”
6.原重庆市茄子溪中学教师男,1939年6月出生,四川江北人。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曾任职于重庆茄子溪中学。重庆九龙坡区中小学德育学会理事。从教39年,一直担任高三年级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学成绩优异。重视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指导学生写政治小论文。所指导学生写的政治小论文,有10多篇获重庆市或九龙坡区政治小论文奖,个人7次获得重庆市或九龙坡区指导教师奖。近20年来,积极配合校党支部开展工作,热情辅导全校教职工的理论学习。在校外,应重庆市委农林口、重庆大渡口区建股镇、重庆肉类联合加工厂等诸多单位的邀请,对近千名在职干部讲授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受到学员们的称赞和欢迎。积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发表10多篇教学科研论文,有7篇论文获得重庆市或九龙坡区优秀论文奖。因工作成绩显著,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主要业绩收入《四川省高级教师名录》、《中国专家大辞典》及中国世界语出版社主编的《21世纪人才库》并获入编荣誉证书。获奖论文有《改革教法、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更新教育观念、加强素质教育》、《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的作法及体会》、《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经济常识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的若干探索》、《努力探索合理、科学的德育工作方法》、《在科学人生观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若干探索》等七篇。
7.长春理工大学教授男,1991年毕业于长春光机学院,2004年于北京理工大学获计算机博士学位,2004年晋升教授。现任学校教务处副处长。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仿真,图形学,数据库技术。
8 .重庆水轮机厂机械工程师男,1958年2月19日出生于重庆市。籍贯重庆荣昌,1982年毕业于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机制专业。重庆水轮机厂机械工程师、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会员。曾任《专利技术信息报》记者。从事工艺装备设计工作。在机械制造暨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有一定研究,已入编《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第二卷)等辞典书籍。
主要专利技术:
1.装拆式无轴万向轮(专利号91228573.7)现有技术的无轴万向轮,运动时的摩擦阻力较大,转动不太灵活,振动较大,使用寿命较低,为解决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拆式无轴万向轮,可广泛地应用于家俱、冰箱脚架、医疗器械和其它运输工具作脚轮使用;
2.杨氏旱冰运动鞋(专利号91222993.4)本实用新型为冰上项目的陆地训练及滑旱冰爱好者提供了一种旱冰运动鞋,它摒弃了原有旱冰鞋的传统结构,在其鞋底下面安装了一种无轴万向轮,改进了现有技术的旱冰运动鞋,使其在运动时减小轮子对地面的摩擦阻力,使用这种旱冰鞋的运动者不但能与原有旱冰鞋作相同的运动,且作单腿旋转运动或花样表演时动作更加灵活,更加多样化,使得旱冰运动更加接近冰场上的滑冰运动,运动者将在平衡能力上得到更大的锻炼。
3.卫生示温瓶塞盖,本产品适合家庭、医院、旅馆等地方使用,具有防尘效果好。
4.多用途吸液器,这是一种利用大气压力和虹吸原理将液体从容器内吸出的多用途吸液器,最适合汽车司机吸油、鱼缸换水、吸取液体饮料以及化验室吸取腐蚀性液体使用,具有装夹定位简便等特点。上述项目适合一般中小规模的机械制造厂生产。
9.四川省西昌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男,汉族,四川省西昌市人,1962年9月出生,大学文化,1979年9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西昌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
1979.09—1985.08,普格县检察院法警、助理检察员;
1985.09—1987.06,四川省正法干部管理学院学习;
1987.07—1988.12,普格县检察院检察员、办公室副主任;
1989.01—1990.03,普格县检察院侦察科科长正区级检察员;
1990.04—1995.07,普格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
1995.08—1997.06,西昌市法院副区级审判员;
1997.07—2002.03,西昌市委副科级组织员、组织部组织科科长;
2002.03—2002.11,西昌市委正科级组织员、组织部组织科科长;
2002.11—2006.10,西昌市纪委副书记;
2006.10—2007.01,换届待安排;
2007.01至今, 西昌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
10.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男,汉族,1961年4月生,四川仁寿人,198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四川省委党校经济学专业毕业,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眉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学习简历
1980.09--1982.08, 乐山师范学校学习
1986.08-1988.08,在乐山市委党校政治专业学习
1994.08-1996.12,在四川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班学习;
1997.09-2000.07,在四川省委党校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班学习;
1999.03-1999.07,在四川省委党校第六期中青班学习;
2000.10-2000.12,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学习
2001.09-2002.01,在中央党校第三期县(市)委书记进修班学习)
任职简历
1982.08--1990.09,共青团乐山市(地)委干事、办公室副主任、组宣部副部长、部长
1990.09--1993.04,共青团乐山市委副书记
1992.03-1993.02,下派任乐山市沙湾区副区长)
1993.04--1997.08, 共青团乐山市委书记
1996.09-1997.08, 上挂任四川省发改委综合处副处长)
1997.08--2001.01, 眉山地委副秘书长、地委办公室主任
2001.01--2003.01, 眉山市东坡区委书记
2003.01--2006.02, 眉山市东坡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5.07-2005.12,外派上海挂职锻炼任卢湾区委办公室副主任、四川到上海挂职干部联络组组长)
2006.02-- ,眉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市二届人大代表
11.徐州工程机械科技公司党委副书记男,汉族,江苏靖江人,1956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1975年11月参加工作,1993年以来,历任
徐州工程机械制造厂厂长助理、副厂长,筑路机械分公司副总经理,
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筑路机械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现任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常委,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男,1964年9月生,汉族,副教授,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果树系工作。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理事,国际园艺学会会员,国家柿种质资源圃负责人。
一、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
从1989年起参加柿种质资源课题的研究,主要进行柿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保存及鉴定评价研究。包括资源形态学特征观察、优异种质筛选、染色体观察、单宁细胞形态研究及分子标记技术在资源研究中的利用等。新近完成了柿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制定及出版。
二、工作学习简历
1982年-1986年,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本科学习;
1986年-1989年,陕西省果树研究所从事科研管理及果品加工工作;
1989年-1999年,陕西省果树研究所从事柿种质资源研究工作;副研究员
1995年11月-1996年5月,美国马萨诸塞州访问学者。
1999年-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果树系,继续从事柿资源研究工作。2005年取得硕士学位。
三、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目前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情况
曾承担“六五”、“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目前承担农业部保种项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项目等,采用农艺学、生物学、细胞学、等多学科对300多份种质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加工适性、抗寒性和染色体倍数性的系统鉴定评价。筛选出其中有2n=30的“金枣柿”、花果黑色的“黑柿”、风味特甜的“吊柿”、成熟最早的“七月早”等特异资源35份,色泽艳丽的甜柿“阳丰”、果大质优的甜柿“太秋”、果大耐贮运的“磨盘柿”、最宜制柿饼的“富平尖柿”和“月神柿”等优良品种30余份。
取得研究成果
“柿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研究”2000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桃新品种秦蜜的选育”1996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果树资源性状鉴定及优异种质筛选”1993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柿树优质丰产林标准”1994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国家果树种质圃的建立”1990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在研的课题
一是科技部自然资源科技平台项目“柿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
二是农业部农作物资源保护项目“柿种质更新复壮与利用”,
该两个项目均是从2002年开始资助,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200万元。
目前位于杨凌国家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的新资源圃已建成,挂靠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资源入圃量占收集资源的90%,圃地总面积4.73ha,建有围墙、隔离障、大棚、地埋暗管灌溉设施等,可安全保护柿资源。先后接待了日、美、法、意、以、新等国家同行专家35人次,为国内高等科教单位提供试材300多份次,为生产单位提供优良品种种苗20多万株。
主要著作
《柿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9
《国家种质资源圃保存资源名录 柿》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
《甜柿栽培新技术》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柿树周年管理实用新技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11
主要论文
1.杨 勇,阮小凤,王仁梓,李高潮, 柿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进展,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5,20(2):133~137
2.Yang Yong, Ruan Xiaofeng, Wang Renzi and Li Gaochao.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under Optical Microscope of Tannin Cells in Persimmon Fruit. Acta Hort. 685, ISHS. 2005,P:135~141
3.Wang Renzi, Yang Yong, Ruan Xiaofeng and Li Gaochao. Native Non-Astringent Persimmons in China. Acta Hort. 685, ISHS. 2005,P:99~102
4.杨勇,王仁梓,李高潮,阮小凤. 柿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与利用 见江用文主编,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共享研究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
5.李高潮,杨 勇,王仁梓.中国原产柿品种资源,《中国种业》2006(4):52~53
6.Yangyong,Wang Renzi .Difference in Fruit vitaminC, Solubie Solibles Content and Soluble Tannin Content in PCNA, PVNA and PCA Cultivars in China. Acta Horticulturae Number 601. 2003.3. p239-243.
7.杨 勇 阮小凤 王仁梓 李高潮,柿单宁细胞形态特征及发育动态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6)P93~99
8.杨勇 王仁梓 李高潮, 日本完全甜柿新品种夕红,《中国果树》2003(6)P58
9.杨勇 阮小凤, 去冬陕西柿树冻害分析, 《西北园艺》2003(12)
10.杨勇,王仁梓,李高潮等,柿属植物及柿品种染色体数目研究,《西北农业学报》1999,vol.8,No.3,64-67
13.天津音乐学院特聘教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并留校任教。后赴美学习,曾任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教授,任教于理论系和作曲系。
荣誉奖励
美国ALEA III 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
意大利Valentina Bucchi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
西班牙Cituat de Tarragona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
美国华盛顿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
美国Delta Omicron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
乌克兰Marian & Iwanna国际作曲比赛三等奖。
1994年以来连续12年获得美国作曲家,作家,出版家协会(ASCAP)的年度特别奖。
14.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研究所教授字东波,1929年出生在永嘉县上塘镇东山下一个读书人家庭。祖上世代读书,父亲也是识字懂文的贫苦种田人。年幼时仅读过私塾,小学毕业,中学仅读半年就辍学了。杨勇当过小学教师,又在永嘉警察局做过文员,后考上江西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随国民党军队曾与解放军作战,在天津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后释放回永嘉老家。1951年3月去香港,1959年从香港私立新亚书院中文系毕业,1968年香港大学硕士毕业后,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助教、副讲师、讲师、高级讲师、教授及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研究所教授等职。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杨勇到香港后师从钱穆、伍叔傥、饶宗颐诸位大师,一生从事六朝文史的研究和教学,成果显著,出版著作有《世说新语校笺》、《陶渊明集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杨勇学术论文集》等。
1990年退休,现居香港。2008年7月8日因病逝世,享年80岁。
15.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院长

杭州市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教授,浙江省医师协会理事、浙江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委员、杭州市医学会副会长、杭州市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杭州市中医药协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肺部疾病的微创治疗(含胸腔镜下各种手术),对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食管裂孔疝、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等,尤其是肺功能不良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6.华侨大学结构与环境实验室主任、副教授

男,1976年11月生,江西吉安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现任华侨大学结构与环境实验室主任、土木检测中心副主任、结构诊断与防灾研究所副所长;
学习简历:
1993-1997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工程系学习,获建筑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1997-2003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习,获结构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导师:赵鸿铁教授;
任职简历
2003年10月,在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参加工作。
2004年10月至今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合作指导教师:聂建国教授;
2006年07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2007年04月,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理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青年联合会委员。
主要学科方向: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结构抗震设计与加固;结构数值模拟。
主要讲授课程
(1)结构抗震设计,本科生专业课程 下载课件
(2)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 下载课件
(3)工程事故分析及处理,本科生专业课程 下载课件
(4)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本科生专业课程
(5)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专升本专业课程
(6)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
(7)土木工程专业砖混结构课程设计
三、目前正主持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带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组合梁桥疲劳性能及机理研究(50708040),主持
(2)新型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厦门市建设科技重点项目,主持
(3)压型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楼盖动力特性及设计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438020)子课题,主持。
四、目前已完成科研课题
(1)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中国博士后基金([2005037062]),二等,主持
(2)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性能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E0540006),主持
(3)核心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2005J032),主持
(4)核心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福建省建设厅科技计划项目(闽建科5-22-16),主持
(5)型钢混凝土结构粘结滑移理论及应用研究:华侨大学科研计划项目(531167):主持
(6)疲劳荷载作用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438020)子课题,主持。
五、主要获奖情况
(1)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5
(2)全国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硕士、博士共获二次,1999,2002
(3)“东南网架杯”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二等奖,指导教师,2005
(4)第二届“精工杯”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第一,2005
(5)全国土木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第二,2004
(6)国家冶金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六,2002
(7)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六,2003
(8)西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六,2002
(9)陕西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六,2002
六、专利申请
(1)内置式钢-混凝土电子滑移传感器,专利号ZL-02-2-61881.3,第二
七、论文发表
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三十余篇,EI核心收录5篇ISTP收录1篇。以第二、第三作者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其中SCI检索1篇,EI、ISTP检索多篇。
(一)专著: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理论及工程应用》,科学出版社,2007年,薛建阳著,本人撰写近10万字。
(二)已发表论文
1 杨勇,庄云,聂建国,郭子雄. 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承载能力计算方法比较研究. 工业建筑,2007年第5期
2 杨勇,张志伟,郭子雄. 型钢混凝土位移延性系数的BP神经网络预测研究.华侨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 杨勇,杜明珠,郭子雄,杨文平. 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振动特性研究. 建筑科学,2007年第1期
4 杨勇,聂建国,郭子雄. 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综述.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第5期
5 杨勇,郭子雄,赵鸿铁,聂建国. 型钢混凝土ANSYS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工程力学,2006年第4期(EI检索)
6 杨勇,郭子雄,薛建阳,赵鸿铁等. 型钢混凝土结构粘结滑移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2005.8(EI检索)
7 杨勇,张志伟,聂建国,郭子雄. 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设计方法.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7
8 杨勇,薛建阳,赵鸿铁. 考虑粘结滑移的型钢混凝土结构ANSYS模拟方法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06.6(EI)
9 杨勇,郭子雄. 基于ANSYS程序的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12
10 杨勇,薛建阳,赵鸿铁,聂建国.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试验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08(EI检索)
11 杨勇,薛建阳,赵鸿铁,聂建国,郭子雄. 型钢混凝土粘结强度试验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08(EI检索)
12 杨勇,郭子雄. 数值模拟试验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高等建筑教育研究,2005.9
13 Yong Yang, Jianyang Xue, Hongtie Zhao,etc.. Experimental study on bond strengths between steel shape and concrete in SRC structures. 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2004.08(ISTP收录)
14 杨勇,郭子雄,聂建国. 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探讨 世界地震工程,2005年第4期
15 杨勇,郭子雄. 大跨度石穹顶空间结构数值模拟技术.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8 杨勇,郭子雄,黄秋来. 核心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抗震设计分析. 工程抗震与改造加固,2005年第5期
19 杨勇,聂建国,郭子雄. 核心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应用前瞻.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第2期
20 杨勇,聂建国,郭子雄. 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工程抗震与改造加固,2006年第5期
21 杨勇,聂建国. 型钢混凝土结构(SRC)设计规程比较. 工业建筑,2006年第1期
23杨勇,赵鸿铁,薛建阳. 型钢混凝土粘结机理和粘结强度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Vol.33, No.2, 2001.03
25杨勇,赵鸿铁,王彦宏. 型钢混凝土保护层弹塑性屈曲分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Vol.33, No.3, 2001.06
26杨勇,薛建阳,赵鸿铁. 型钢混凝土粘结强度分析, 建筑结构Vol.31, No.7, 2001.07
27杨勇,郑山锁,赵鸿铁.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分析. 工业建筑Vol.32, No.6, 2002.06
28杨勇,赵鸿铁,薛建阳等.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力学性能综述分析——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研究的研究现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Vol.34, No.2, 2002.06
29杨勇,赵鸿铁,薛建阳.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试验分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Vol.34, No.3, 2002.09
30赵鸿铁,杨勇,薛建阳等.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力学性能研究现状及基本问题. 力学进展, 03年1期.2003.04
31Jianyang Xue,Yong Yang, Hongtie Zhao. Experimental study on bond strengths between steel and concrete.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Architecture , 2005.06(EI检索).
32郭子雄, 杨勇. 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世界地震工程2004(4), 2004.12
33 郭子雄,刘阳,杨勇. 结构震害指数研究评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4)
34郑山锁,杨勇,俞茂宏.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2002年第4期, 2002.08
35郑山锁,邓国专,杨勇等. 型钢混凝土结构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03,第5期(EI检索)
36 郑山锁,杨勇,赵鸿铁. 底部框架-上部砖房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第5期, 2004.05
37郑山锁、杨勇.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抗震能力的分析方法与设计控制. 工业建筑, 2002.03
38 Shansuo Zheng,YongYang, Jian-Yang Xue, Hong-tie Zhao. Study on the bond performance between steel shape and concrete in SRC structures.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2002.08(ISTP收录)
39 Shansuo Zheng, YongYang, Jian-Yang Xue, Hong-tie Zhao. Method on elastic-plas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asonry building with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 at lower stories.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2002.08(ISTP收录)
40 Shansuo Zheng, Jian-Yang Xue, YongYang, Hong-tie Zhao.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masonry building with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 at lower stories.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2002.08(ISTP收录)
41郑山锁,杨勇.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上部五层砖房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基建优化2000(4):24-26
42郑山锁,杨勇. 底部二层-混凝土抗震墙上部五层砖房抗震性能分析. 工业建筑2002年,第7期, 2002.07
43郑山锁,杨勇,俞茂宏. 组合桥梁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工业建筑2002年10期, 2002.10
44薛建阳,赵鸿铁,杨勇.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动力计算模型及侧向刚度控制.力学季刊2002,4期
45 Shan-suo Zheng, Jian-Yang Xue, Yong Yang, and Hong-tie Zhao,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masonry building with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 at lower stories,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August 8-31,2002,Tianjin, China.
46 Shan-suo Zheng, ,Ai-guo Chen, Yong Yang, and Mao-hong Yu, Feasible analysis and scheme design on strengthening steel crane girders adopting steel diagonal braces and dynamic test study,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August 8-31,2002,Tianjin, China.
47 郑山锁,薛建阳,杨勇:《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上部五层砖房的抗震性能分析》,《第四届陕西省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1999:334-337
48 薛建阳,赵鸿铁,杨勇:《底部二层-混凝土抗震墙上部五层砖房振动台试验》,《工程力学》,(1999年增刊)
49 薛建阳,赵鸿铁,杨勇:《型钢混凝土节点抗震性能及构造方法》,《世界地震工程》,2002(3)。
50 薛建阳,赵鸿铁,杨勇:《型钢混凝土粘接性能及节点构造方法研究》,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中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2001年9月。
51 郑山锁,郭锦芳,陈爱国,杨勇,温晓明,梁雨多:采用钢斜撑加固钢吊车梁方案设计与可行性分析及现场实际动测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02年,第4期。
17.江苏省工商局副局长

男,1957年12月生,江苏海门人。1972年1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南京工学院电子工程系毕业,大学学历,讲师。
历任东南大学团委副书记、书记,
东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
灌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东南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江苏省政府外事办公室政治处(人事处)副处长、处长(兼任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省外事翻译中心主任)。
1998年10月任江苏省工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杨勇同志负责政务、市场监督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分管办公室、市场监督管理处、消费者权益保护分局、机关党委(工会)、老干部处、省消费者协会、省经纪人协会、省汽车管理协会、省市场协会、省工商干部疗养院、省工商实业公司、江苏工商印刷厂。
18.地质高级工程师杨勇,地质高级工程师,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专家委副主任,横断山研究会会长,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环境研究客座研究员。1985年考察长江上游,对长江漂

流探险进行科学论证。1986年发起并参加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1998年率队漂流和考察雅鲁藏布江,2008年汶川地震后以自愿者身份独立进行汶川地震灾区深入考察,给政府部门提出大量建议,并参与国家相关部门灾后重建考察和论证。
19.陕西省西安市文史馆研究员1954年生于西安周至,字野逸,号闲云阁,现为中国书协陕西分会会员,西安文史馆研究员。

作品自八十年代后在多家刊物发表。92年3月“在全国农村题材和扶贫文艺艺术作品大赛”中获优秀奖;93年8月“长岭杯”陕西职工书画大赛中获优秀奖;96年6月“96陕西职工美术书法摄影大赛”获铜奖;2001年9月“国际老子文化周书画展”获金奖;同年12月应邀在宁夏展览馆举办个人展览;2002年9月入选“群星杯”书画摄影展,并录入《西部艺术家》名录;2003年入选“西部十佳”并出版发行《当代中国西部书法名家》杨勇作品集;2004年应日本之邀为户县草堂寺书经文立碑勒石; 2005年入选应陕西两岸文化交流展并录入《2005中华书画名人集》;同年入选中韩友好展并录入《中韩书画名人录》;2006年入编《陕西名人大辞典》;2007年6月入选“陕西首届临书展”并获奖。同月在陕西首届美术博物馆举办“李成海师生书法作品展”,受到行家及同仁好评。作品被海内外博物馆和有关人事收藏
20.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1972年1月生,河南孟州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历任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人事部干部处处长(2006年6月任正处级),现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河南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
21.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

982年02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留校工作,历任校团委书记、学生工作部(处)长、校长办公室主任、学校办公室主任等职;
1998年11月,任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2000年05月,任华中科技大学东湖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2000年10月,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助理;
2002年02月,任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07年09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2.江苏虹州画院副院长、画家1966年生。现为江苏虹州画院副院长,高级美术师,职业画家。擅长国画山水,曾进修于江苏省国画院。其画法继承优秀传统,取法董源、巨然诸家。作品浑厚华滋,气韵生动,形成了沉雄苍润的艺术风格。得到专家的好评和国内外众多收藏家的赏识并收藏。其作品《观瀑图》被《中国书画名家巨典》收录;作品《梦到白云最深处》荣获《“东方明星杯”环球书画艺术大展赛》金奖,并被授予“中国艺术名家”称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