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太阳能

皇明集团
集团简介

皇明集团是一家高科技股份制企业,成立于1996年,其主要产品有太阳能热水器、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照明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电热水器、温屏节能玻璃等六大系列,拥有72项国家专利。皇明集团以其产品的不断创新和过硬的质量,多次获得中国发明协会金奖、建设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消费者信得过产品、专利创新奖等国家级奖项。
皇明集团采用ODIC(零距离)技术战略,零距离整合全球太阳能领先技术资源,零距离掌控太阳能核心技术,领跑行业快速发展,为太阳能产业化打造技术平台。2002年一次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002年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3年,皇明太阳能产品一次性全面通过国家3C认证。2004年4月,经北京无形资产开发研究中心评估,皇明品牌价值突破50亿元。
现阶段,皇明集团提出“进行二次创业,向世界太阳能第一品牌进军”的目标,作为中国太阳能行业的先驱者、领跑者,皇明太阳能集团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为己任,传播绿色热水文明,并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争创国际太阳能产业的国际驰名品牌,致力发展成为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跨国公司。
皇明集团秉承利用太阳能造福人类的理念,不仅生产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主导的系列太阳能产品,还不断开拓太阳能光热、发电,制冷等技术应用新领域。从世界范围来看,太阳能应用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随着太阳能核心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太阳能应用领域将在太阳能建筑方面取得重大的发展。2003年,皇明集团“太阳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被列入国家级第三批“双高一优”重点技术改造计划,在太阳能建筑方面已经率先走入了国际和国内同行业的前列,并在北京成立了皇明置业(北京)有限公司,致力于太阳能节能技术应用和建筑一体化,成为建筑与节能技术完美结合的太阳能地产的绿色巨人。
始终“领跑”中国太阳能行业的皇明太阳能集团,2004年品牌价值已达51.3亿元,集“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于一身,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供应商,年推广太阳能集热器约200万平方米,相当于整个欧盟的总和、比北美的两倍还多;拥有国家专利460余项,先后承担和参加6项国家 “863”项目、一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一项国家“双高一优”项目;自主研发、世界独家掌控“三高”、“四高太阳芯”真空管和高温发电集热钢管等太阳能光热技术,拥有采暖、制冷、海水淡化、建筑节能、产品检测等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皇明集团的主要产品还包括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太阳能锅炉、太阳能与建筑结合、太阳能高温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电照明、温屏节能玻璃、太阳能空调等。
环保节能 事业背景
中国太阳能产业内无参照外无引进,需完全自主创造;环保节能之世界两大生存主题,市场潜力巨大。
集团组织
集团下设太阳能热水器厂、真空集热管厂、电子仪器厂、温屏玻璃公司、光电事业部、营建事业部、 ECS 事业部、太阳能房地产公司、南京电子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欧洲研发中心等海内外分支机构,是集研发、制造和市场开拓于一体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
科普立品牌、文化创市场
在中国消费者 99% 不知太阳能为何物时,皇明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太阳能科普万里行,科普车队行程 8000 多万公里,太阳能科普报发放千万份,上百个太阳能科普园,有力地启蒙了中国太阳能产业。被誉为 “在中国太阳能科普史上功不可没”。同时也树立起了皇明中国太阳能第一品牌形象。
皇明文化
·皇明使命:倡导绿色生活,营造绿色家园
·皇明战略原则:绿色核心,物以稀为贵,可持续,和谐的完美,全球化。
·皇明核心理念: 追求和谐的完美
·皇明战略目标:世界绿色能源第一品牌
·皇明经营理念:科学思辨人本精神
·皇明价值观理念:求名求利求发展 实名长利可持续发展
·皇明管理理念:公平、公开、公正,高效、实用、人性
·皇明生存理念:建材仓库精神( 1、有激情一切有可能 2、执行无折扣 3、做工不作秀 4、相信你有无限的潜能 5、创新无处不在 6、消费者是定盘的星 7、节约公司的每一分钱 8、岗位有分别工作无界限
9、面对艰难困苦不折腰 10、进了皇明门就传皇明魂 )
领跑产业皇明研发
从科研人员下海到百余人的中央研究院,从德州到中科院皇明联合实验室,从国内到与澳洲悉尼大学、德国 FRAUNHOFER 研究院等国外研发机构合作,从企业课题到四项国家“ 863 计划”与“火炬计划”项目,从“ ODIC ”理念到世界镀膜 王章其初博士到世界一流太阳能专家团队,科技皇明成为了世界太阳能产业高新科技的象征,建立了具有强劲核心竞争力的民族产业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公益公信皇明企业
国家参股,既有民营的灵活机制又有国有后盾;获金融机构三 A 信用企业、优秀科技民营企业、专利明星企业等上百项荣誉称号。自创业之初积极进行社会捐赠,已为数十家福利机构、孤寡老人等社会弱势单位和个人进行了捐款捐物。集团现为山东省慈善总会常委理事单位。
皇明“8115 读数”
创业十年以来,皇明科普万里行车队迄今已行程 8000 多万公里,行遍祖国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启蒙了中国太阳能产业的诞生和成长;创业十年以来,皇明太阳能产品为国家节约标准煤已累计达 1000 多万吨的价值,可相当于关闭多个煤矿;创业十年以来,皇明太阳能产品可减少相应煤污染的排,放量 500 多万吨;近年以来,皇明每年推广太阳能 100 多万平方米,相当于欧盟总和、比北美两倍还要多。
情系太阳皇明总裁
黄鸣,以姓名谐音为商标,以示一生与太阳能事业风雨兼程。现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世界太阳能学会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个人拥有 50 余项国家专利。
创新飞越皇明明天
投资 10 亿元、年设计产值 100 亿元以上的“国际环保节能示范区”项目已经启动,主要有各类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生产区、太阳能检测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大学、太阳能体育场、太阳能光电应用、太阳能博物馆等项目。届时皇明将成为太阳能制冷、发电、海水淡化、光热光电等综合利用的世界水平研发检测、制造、科普展示中心。皇明太阳能示范园、皇明科技馆、皇明先贤文化厅、皇明博物馆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文化厚重的太阳能文化世界。
做世界太阳能第一品牌,皇明向一个以“倡导绿色生活,营造绿色家园”为使命的国际化企业集团迈进。传播绿色文明,追求和谐完美,皇明将筑就百年基业根基
公司主打产品太阳能热水器
目前皇明已经投资和即将投资的项目有8个,其中温屏玻璃工业园项目,投资3亿元,主要以生产保温玻璃为主,已于2006年底前完工,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已经投产。
同时,皇明集团投资10亿元、年设计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国际环保节能示范区”项目已经启动,该项目覆盖了各类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产区、太阳能检测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大学、太阳能光电应用、太阳能博物?科技馆等。
太阳从东方升起,带给世界无穷的热量与希望;皇明从东方崛起,将带给世界最先进的太阳能技术,开拓太阳能节能技术应用的灿烂前景!
成长经历
1988年 时任地矿部德州石油钻井研究所技术装备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的黄鸣利用业余时间,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太阳能热水器。
1990年 厂生产部成立。
1992年 新星高科技公司正式开业,黄鸣出任公司总经理。
1993年 新星高科技公司的太阳能售销网络基本遍布德州周边县市。
1994年 黄鸣出任原单位三产公司新星技术服务公司总经理,公司设电子器材部、装饰部、太阳能部。
1995年 黄鸣负债 100 万元买断新星公司,辞职下海。中央电视台供求热线节目对皇明进行报道,成为第一个在央视作广告的太阳能品牌。 皇明将正在畅销的成品半成品打入废品库,潜心技改 , 研制出新一代太阳能热水器。
1996年 12月1日,山东皇明太阳能有限公司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
1998年 真空管厂立项建设,皇明太阳能高科技工业园一期工程开工。
1999年 4月 真空管厂建成试产,从立项到生产仅用四个月时间。9月 济南皇明太阳能硕士站成立。10月 澳洲皇明公司在澳大利亚悉尼成立。11月 开始贯彻实施 ISO9002 国际质量标准体系。12月 全国销售网络基本建成。
2000年 4月 在行业内首家从真空管到太阳能热水器一次性全面通过 ISO9002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黄鸣参加中美可再生能源发展论坛,被誉为“太阳王”。 中科院皇明生态建筑科研中心成立。8月高科园热水器生产厂竣工。“皇明”成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2001年 5月 高科技工业园二期工程全面竣工投产。6月 与中科院共同组建中科院皇明太阳能联合实验室
举行企业文化建设发动大会,黄鸣董事长提出了企业的核心理念“追求和谐的完美”。皇明品牌价值达 21 亿元。
2002年 2月“皇明”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绿色环保产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被中国品牌管理体系指导委员会评为首届“中国十大经典品牌”。皇明进入 2002 年度全国民营企业纳税三十强。
2003年 成立北京太阳能房地产公司、温屏节能玻璃公司和光电事业部,向太阳能航母转型 。
2004年 太阳能建筑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成立 皇明迈出了太阳能建筑的第一步。皇明入选“2004年中国市场家电品牌影响力50强排行榜”,名列国产家电第五名。
2005年 3月 “山东皇明太阳能有限公司”"被核准变更为“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同时核准以该企业为核心企业组建的企业集团名称为“皇明太阳能集团”,标志着皇明由单打冠军进军全能时代。黄鸣董事长荣获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提名奖 。
2008年 1月 皇明“原装集成太阳能”上市,从“无后患”这一本质上拉开了与其他产品的距离,标志着太阳能热水器进入无后患时代。成功申办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接过世界太阳城大会会旗。
核心项目
太阳谷
“太阳谷”位于德州城北,规划占地面积3000余亩,由太阳能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和文化中心三大部分组成,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达1000亿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产业聚集地。届时皇明将成为集世界可再生能源研发检测中心、制造中心、文化教育中心、旅游中心和会议中心的综合基地。
对技术资源的获取和整合是产业簇群优势的一个最重要的体现。“太阳谷”的研发中心是世界太阳能领域最前沿的技术研发机构,它包括“太阳能中央研究大楼”、 “章其初博士科技园”、“韩国工业园”、“德国工业园”等研发机构,聚集了一大批海内外权威专家和学者,与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权威机构保持密切联系,技术研发始终处于世界的最前沿。比如,“章其初博士科技园”就是专门为原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太阳能研究权威、享有“世界镀膜王”美誉的太阳能干涉膜技术的发明者章其初博士而设的,目前他已成为皇明的首席科学家,在园内开展科研工作并培养人才。
在“太阳谷”内的主导企业皇明,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商和清洁能源供应商。作为太阳能产业的缔造者,自从诞生之日起皇明就把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作为首要的目标。三高管是皇明集团独家采用章其初教授的干涉膜国际专利技术开发研制而成的真空管,采用航天镀膜技术,解决了传统渐变膜温度升高发射比增大而影响集热效果的不足,使太阳能利用性能实现了质的飞跃,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太阳能除湿、遮阳、发电、采暖、空调制冷、海水淡化等方面的技术已经成熟,避免陷入像国内家电业、汽车业等产业“技术空心化”的陷阱。
强大的规模制造能力是“太阳谷”能够称霸全球的重要武器。目前,太阳能制造、检测中心只皇明一家就设有太阳能高科园、温屏玻璃厂、光电工业园、热水器工业园、真空管工业园、亿家工业园等等。其中,太阳能热水器和真空管的产量就是整个欧洲的一倍、北美的两倍。另外,在皇明等核心太阳能企业的周围和聚集了众多的太阳能配套企业,这是当地产业簇群优势的集中体现。
太阳能文化中心是开展科普文化、培养人才的“摇篮”。目前由“皇明科技馆”、“国际可再生能源论坛会议中心”、“太阳能国际专家会馆”、“皇明大学”、 “中国可再生能源大学”“太阳能体验示范园”几部分组成。这里聚集了世界范围内的太阳能研究知名专家和学者,为世界太阳能利用开发培养后继之才,从而推动太阳能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据了解,目前皇明正在筹建可再生能源大学,要把世界上众多的环保精英集中起来,共同促进太阳能环保事业的发展。
随着太阳能研发中心、制造中心、文化中心的建设联合推进,“太阳谷”的雏形已搭建完成,一座名符其实的太阳能示范城正崛起在德州。这里将大量吸引可再生能源制造商到此从事太阳能开发与利用,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太阳能产品,推动世界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皇明置业
皇明置业(北京)有限公司为皇明太阳能集团的子公司,主要致力于太阳能房地产开发项目,宣传和推广太阳能产品。
皇明置业发展重点是对太阳能建筑的研究、设计优化,还有材料、房屋部件结构的产品开发、应用,以及真正形成商业运作的房地产开发,达到国内领先地位,并引导中国形成完整的太阳能建筑产业化体系。
目前,中国皇明置业(www.himinland.com)与荷兰ECOFYS公司(www.ecofys.nl)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企业——“北京《好瑞思》建筑节能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兴的专为建筑节能提供成套系列服务的国际化专业公司。主要针对即将和正在开发的建筑项目,《好瑞思》利用其独特的系统资源和多年的成熟经验,帮助客户全面优化能源方案,实现项目传统能源使用最小化、可再生能源利用最大化。《好瑞思》可以为客户提供建筑节能的可行性分析、前期规划、初步设计、详尽设计、以及工程服务、项目管理及其它相关服务。除此之外,公司还致力于可持续性建筑的研发,并提供世界一流的创新性的能源解决方案。
对手分析
太阳能火了,光伏产业火了,火到近乎疯狂。不仅在中国火,在美国更火,其热度丝毫不亚于8年前的互联网。截至2007年底,中国竟然已经有10家太阳能企业在海外成功上市,总市值已经达到250亿美元。
与当年亚信不同,这一次带领兄弟们冲纽交所与纳斯达克的是施正荣和他的无锡尚德。在他一个人的示范下,先后又有7家太阳能企业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他们分别是:CSI阿特斯、常州天合、江苏林洋、河北晶澳、天威英利、南京中电、江西赛维。此外,还有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浙江昱辉和江阴浚鑫。
无锡尚德:成立于2001年,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产能扩张了12倍。2002年还处于亏损状态,2004年净利润已经达到1845万美元,2005年12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即融资4亿美元,同时其领军人物施正荣成为当年度中国首富,一把火炒热了太阳能行业。
2007 年底,尚德电力完成产量360兆瓦,预计销售量在363兆瓦-365兆瓦之间,形成540兆瓦生产能力,收入为13.48亿美元,净利润为2.01亿美元,增幅分别为125.1%和89.6%,公司市值也突破100亿美元。施正荣也与王朝CEO李彦宏一样,成为凭借新技术创富的新一代财富榜样。
CSI阿特斯:成立于2001年,2006年11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募集资金达1.078亿美元。此前CSI阿特斯已经获得了英国汇丰基金和日本集富亚洲的两次现金投资,分别达到775万和400万美元。
2007年CSI阿特斯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突破3亿美元,同比大增344%。今年2月,CSI阿特斯公司已完成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建设投产工作。一期设计产能为每年200兆瓦,年产值将达7亿美元。
常州天合:成立于1998年,2005年4月吸引了美林和麦顿的3000万美元投资,并于12月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募集了9805万美元。2007年第四季度常州天合光能净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三倍,至1600万美元。同时以过去三年取得27542.27%的惊人增长率,被世界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德勤(Deloitte)纳入2007年中国高科技、高增长50强排行榜,且居榜首。
江苏林洋:成立于2004年,2006年先后两次共获得来自花旗银行、GOOD ENERGIES、联想弘毅和联想投资5300万美元的投资。2006年12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募集资金超过1.5亿美元。2007年底,一条“即将启动多晶硅薄膜生产线”的消息,曾经让江苏林洋的股价在5个交易日内翻番。
河北晶澳:成立于2005年,2007年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交易,融资2亿美元。2007年第四财季净盈利从上年同期的1010万美元增至1350万美元。2007年底,晶澳公司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将达到225兆瓦的生产能力。
天威英利:成立于1998年,2007年6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融资额为3.19亿美元。2007年天威英利实现收入5.57亿美元、净利0.69亿美元、出货量142.5MW,同比分别增长147.7%、122.46%、159%。
南京中电:前身是1990年成立的江苏中电设备制造公司,2003年改制而成。2007年5月南京中电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9350 万美元。其SE高效太阳能电池平均转化效率达17.5%。2007年9月,因为未能披露原材料短缺遭遇的困难,南京中电在美国遭遇集体诉讼。
江西赛维:2007年6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4.69亿美元,成为自2004年以来在美国融资金额最高的国内企业。早在2006年,江西赛维已经接受了超过1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包括鼎晖、集富亚洲等)。2007年江西赛维年产量达到420兆瓦。2007年第四季度,江西赛维收入为1.928亿美元,环比上升21.4%;毛利为5800万美元,环比上升18.6%。第四季度的净收入为492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44美元,而2007年第三季度净收益为416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37美元。
浙江昱辉:成立于2004年,2006年8月浙江昱辉在伦敦交易所创业板市场挂牌,募集了5000万美元。2008年1月,昱辉阳光又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共发行100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ADR),筹资规模达1.3亿美元。这次 IPO之后,公司单、多晶硅片产能将从目前的300多兆瓦扩大至645兆瓦。2007年前三个季度实现营运利润2550万美元,同比增长59.38%;营收收入1.53亿美元,同比增长193%。2006年全年营收8444万美元,是2005年(510万美元)的16.5倍。
江阴浚鑫:创立于 2005年,总投资2500万美元,年产能达到25兆瓦太阳能电池片和2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2007年7月,江阴浚鑫科技有限公司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创业板(AIM)市场成功挂牌上市,发行逾2500万股票,融资3050万英镑(近5亿元人民币),股票市值超过2.2亿美元。
皇明战略
作为太阳能产业的一面旗帜,太阳能光热企业龙头皇明,把自己的上市计划一拖再拖。直到2008年3月,才有正式消息传出,皇明将在年底登陆A股市场。该时点距离2005年12月无锡尚德在纽约交易所成功上市名动天下的那一刻,已经晚了整整三年。
表面激情澎湃的董事长黄鸣,其实在经营上非常务实,对于皇明的屡屡推迟上市,黄鸣没有详细地解释过,但仅从媒体披露的部分数据来看,皇明集团目前固定资产约为8亿元、年销售收入约为15亿元,2006年仅在德州就上税7682万元,显然跟众多初生的光伏企业相比不太缺钱。
从历史经验看,皇明似乎也能找到不必急于上市的理由。
皇明以太阳能热水器和真空管起家,这两项业务至今仍是皇明集团的主业。过去十几年来,皇明不仅率先开发出成熟的太阳能热水器和真空管产品,更在多方游说下,成功确立了中国的太阳能热水器与真空管标准。
众所周知,成为标准的制订者,就意味着一家公司站到了产业的最高端,这一点,黄鸣相当聪明,也是他对外显得激情澎湃的直接原因。
凭借技术与标准的双重优势,皇明硬是把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率先实现商业化,也是我国太阳能利用中应用最广泛、产业化最迅速的一个领域,一炮打响,成为中国太阳能行业唯一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的三冠王,品牌价值达51亿元,甚至名列国产家电品牌第5强。
在这一炮的基础上,皇明太阳能集团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和真空管制造基地,2005年皇明集团一家就推广了近200万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相当于整个欧盟的总和,比北美的两倍还多。
不仅如此,皇明面对的市场还在不断扩大,十足的朝阳产业。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累计安装量将达到1.5亿平方米。
但事实上,市场的机会越大,挑战老大的机会就越大。黄鸣似乎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2008年1月,皇鸣一改往日的自力更生,与鼎晖国际投资公司、美国高盛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协议。
根据合作协议,两大投资机构首批将向皇明集团注入资金1亿美元,支持太阳能产业发展并积极推动皇明集团的上市工作。拿到巨额资本之后,黄鸣下一步如何做大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根据多方渠道的了解,
目前皇明已经投资和即将投资的项目有8个,其中温屏玻璃工业园项目,投资3亿元,主要以生产保温玻璃为主,已于2006年底前完工,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已经投产。
同时,皇明集团投资10亿元、年设计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国际环保节能示范区”项目已经启动,该项目覆盖了各类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产区、太阳能检测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大学、太阳能光电应用、太阳能博物科技馆等。其中,太阳能博物科技馆是目前唯一一座太阳能博物馆,在皇明10周年庆典上正式开馆。
答案不言自明,做太阳能热水器起家的皇鸣,正以太阳能为中心,向周围产业辐射。其“国际环保节能示范区”更是将皇鸣从太阳能厂商一步过渡到房地产开发领域。
据很多专家预计,皇明一旦上市,其市场有可能一举突破400亿元。这将是皇鸣与中国太阳能产业的一个里程碑,但远不是终点。
皇明,又再一次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