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外经典
即指登载于一般经录以外之经典。依其内容,约可分为四类:(一)失译经典,指译者不明之经典。此乃因古时于所译经本中,未署译者之名,且有关翻译该经之记载亦付阙如,故后人无由得知经典之译者。据南朝梁代僧祐(445~518)所作之调查,我国自东汉至南北朝中期之三百年间,传译之经典已有二千余部,其中失译经之数目高达已知译人之经典总数三倍。 (二)抄经,又称别抄经。即由已完成汉译之大部头经典中个别抄出其中一章或一节,另附以经名,成为独立之经而流行者。此风自古即盛行,虔笃之人可任意亲手抄写而别行,故若不慎究其本经出处,则常易误为另有小经典译成。此等抄经数目颇多,且多与本经一并流传于后世。 (三)阙本经,即指虽知某经已被译出,然至后代又散轶不存。属于此类之录外经典亦不在少数。盖因经过数百年之书写流传,其间难免有遗失或残缺者。至隋、唐以后,以朝廷之力编修大藏经,而书写、传通、翻译新经等,一切均依敕旨而为,一旦编入藏经,殆几不可能成为缺本。然在此之前,不仅翻译之时地分散,书写弘传亦是私相授与流传,故中途缺失实属难免。 (四)伪疑经典,指非译自梵筴之佛教经典。其中,有我国学者仿造佛教经典伪作者;亦有少数佛教以外其他宗教之典籍,因不察而译出者;或有虽觉不妥,然亦难辨其真伪者。此类之问题译作,于历代经录所载为数不少,最多者为开元释教录,总计四○六部。伪疑经大多数均遭摈斥藏外,久之亦渐失传;然亦有虽有可疑处,自古依然照收入藏者。大正大藏经中亦收载此种经典,不下几十部。[佛书解说大辞典佛典总论第二部(小野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