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喜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威喜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组成】黄蜡120克 白茯苓(去皮)120克(作块,用猪苓7.5克,同于瓷器内煮二十余沸,取出晒干,不用猪苓)

【用法】上以茯苓为末,熔黄蜡,搜为丸,如弹子大。空腹时细嚼,满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为度。

【主治】男子元阳虚惫,精气不固,溺后余沥不尽流,小便白浊,梦寐频泄,妇人血海久冷,白带,白漏、白淫,下部常湿,小便如米泔,或无子息。(不孕)

【禁忌】服药期间,忌饮米醋,切忌使性气。

威喜丸

【方剂别名】感喜丸、补虚威喜丸

【药物组成】白茯苓4两(去黑皮,锉作大块,与猪苓1分,瓷器内同煮20-30沸,取茯苓再细锉,猪苓不用),黄蜡4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方剂主治】元阳虚惫,精气不固,梦遗,遗尿,白淫;妇人血海久冷,白带,白浊,不孕。两耳虚鸣,口干。肾有邪湿,精气不固。溲溺如泔,涩痛梦泄,便浊属火郁者。肺虚痰火久嗽。

【方剂功效】调理阴阳,固虚降浊。

【用药禁忌】忌米醋,只吃糠醋,切忌使性气;忌腥气;尤忌怒气劳力。

【制备方法】上先捣茯苓为末,炼黄蜡为丸,如小弹子大。

【各家论述】

1.《古方选注》:《抱朴子》云,茯苓千万岁,其上生小木,状似莲花,名威喜芝。今以名方者,须择云茯苓之年深质结者,制以猪苓导之,下出前阴,蜡淡归阳,不能入阴,须用黄蜡性味缓涩,有续绝补髓之功,专调斫丧之阳,分理溃乱之精,故治无阳虚惫而为遗浊带下者。若治肺虚痰火久嗽,茯苓不必结,而猪苓亦可不用矣。

2.《成方便读》:诸症皆从虚而不固中来,治之者似宜纯用敛涩之剂,然淫浊带下,皆属离位之精,则又宜分消导浊。茯苓,黄蜡二味,一通一涩,交相互用,性皆甘淡,得天地之至味,故能调理阴阳,固虚降浊,以奏全功耳。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干咽下。小便清为度。

【附 注】感喜丸(《丹溪心法》卷三)、补虚威喜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其 它】是否医保用药:非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