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鱼狗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冠鱼狗[1]
【中文别名】花斑钓鱼郎
【拉丁学名】Ceryle rudis、Megaceryle lugubris
【命名时间】Linnaeus, 1758[2]
【英文名称】Crested Kingfisher
【科属分类】鸟纲、佛法僧目、翠鸟科、大鱼狗属
外形特征

冠鱼狗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翠鸟。身长24 - 26cm,翼展45 - 47cm,体重70 - 95 g,寿命4年。[3]这种鱼狗头具显著羽冠。黑色,具许多白色椭圆或其他形状大斑点,羽冠中部基本全白色,只有少许白色圆斑点;嘴下、枕、后颈白色;背、腰、尾下覆羽灰黑色,各羽也具许多白色横斑。翼黑色,初级飞羽各羽具许多不太圆的白色圆斑,次级飞羽各羽具许多整齐的白色横斑。颏、喉白色,嘴下有一黑色粗线延伸至前胸。前胸黑色,具许多白色横斑;下胸、腹、短的尾下覆羽白色;长的尾下覆羽和两胁似前胸,为黑白相间。 虹膜褐色;嘴角黑色,上嘴基部和先端淡绿褐色;脚肉褐色。[4]

嘴粗直,长而坚,嘴脊圆形;鼻沟不著;翼尖长,第1片初级飞羽稍短,第 3、4片最长;尾短圆;头大颈短,翼短圆,尾亦大都短小;嘴形长大而尖,嘴峰圆钝,脚甚短,趾细弱,第4趾与第3趾大部分并连,与第2趾仅基部并连。尾脂腺被(冉羽)。两侧存在乌喙骨,胸骨后缘有4个缺刻,胸骨柄单纯为外棘所成。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1]。
生活习性

栖息于灌丛或疏林、水清澈而缓流的小河、溪涧、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常在江河、小溪、池塘以及沼泽地上空飞翔俯视觅食。一旦发现食物迅速俯冲,动作利落。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顶上、电线杆顶或岩石上,伺机猎食。它把捕获物放到栖木上,并不断摆弄,甚至把鱼抛起来,以便先从头把鱼吞下去。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翠鸟扎入水中后,还能保持极佳的视力,因为进入水中后,它的眼睛能迅速调整水中因为光线造成的视角反差。所以捕鱼本领很强。叫声类似尖厉的哨声。[3]
生长繁殖

冠鱼狗巢筑在陡岸、断崖、田坎头或田野和小溪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这些洞穴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每窝产卵4-7枚。卵椭圆形,色纯白,辉亮,稍具斑点,大小约28毫米×18毫米,每年1~2窝;孵化期约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鸟喂雏。在北部地区,冠鱼狗在春季和夏季筑巢。在北部热带地区,冠鱼狗在9月至3月产卵,在南方是4月至8月 。在赤道地区,筑巢产卵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进行。[3]
亚种分布(4个亚种)[2]

1.Ceryle rudis rudis分布于土耳其、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埃及、尼罗谷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除了干旱的地区)。
2.Ceryle rudis leucomelanura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南卡、泰国和印度支那。
3.Ceryle rudis travancoreensis分布于印度。
4.Ceryle rudis insignis分布于中国。
保护等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