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大椎位置: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局部解剖:浅层主要分布着第八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棘突间皮下静脉丛,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和第八颈神经后支的分支。

主治:头项强痛,疟疾,热病,癫痫,骨蒸潮热,咳嗽,气喘,上呼吸道感染,脊背强急。现多用于颈肩部肌肉痉挛,颈椎病,落枕,感冒,疟疾,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舞蹈病等。

刺灸法:向上斜刺0.5~1.0寸。可灸

配伍:配腰俞,有通督行气,清热截疟的作用,主治疟疾。

配合谷、中冲,有解表泻热的作用,主治伤寒发热,头昏。

配长强,有通调督脉的作用,主治脊背强痛。

文献摘要:1、《甲乙经》:三阳、督脉之会。

2、《图翼》:又治颈瘿、灸百壮,及大椎两边相去各一寸半少垂下,各三十壮。

3、《千金方》:凡灸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灸之。从头项发者,于未发前预灸大椎尖头,渐灸过时止;从腰脊发者,灸肾俞百壮;从手臂发者,灸三间。

4、《普济》:灸以年为壮。

研究进展:1、感冒 取大椎 穴,行散刺再拔罐。另可用隔姜灸大椎3~5壮,或艾条灸20分钟,每日2~3次。

2、荨麻疹 取大椎穴,行强刺激,留针5分钟。

3、痤疮 用三棱针点刺或梅花针叩刺数下,然后拔火罐,以出血为度。

4、灸小白鼠大椎穴,可使免疫功能低下的小白鼠提高其免疫功能。

5、灸小白鼠大椎穴,对实体瘤和腹水癌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延长小白鼠的存活期,使肿瘤细胞受到抑制。

大椎

大椎(属于督脉)

#部位 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针法 直刺,深0.5-1寸灸法:直接灸5-15壮,温灸15-30分钟

#针感 酸胀向下或向头部放散,或向肩部放散

#主治 急性热病,肝炎,癫痫,支气管炎,肩背冷,白血球减少等

取穴方法:

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