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清偿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亦称“国际流动性”,指一国政府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通资金的能力。它既包括一国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的现实能力即国际储备,又包括融资的潜在能力即一国向外借款的最大可能能力。

前者称为无条件的国际清偿力、自有储备、第一线储备,后者称为有条件的国际清偿力</B>、借入储备、第二线储备。通常,国际清偿力</B>又称作广义国际储备,无条件的国际清偿力称作狭义国际储备,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国际储备。

一般而言,有条件的国际清偿力包括备用信贷、互惠信贷协定、借款总安排和该国商业银行的短期对外可兑换货币资产。就流动性而言,因受资产所有权及时间的制约,第二线储备流动性较第一线储备弱,但二者的汇总国际清偿力全面反映了一国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所能动用的一切外汇资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