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
基本概况“永嘉”作为县名始自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永嘉”二字,是“水长而美”的意思。永嘉风景秀美资源丰富。享“天下第一江”美誉的楠溪江国家4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著称。悠悠三里楠溪江,江流纯净澄碧、清澈见底,两岸叠翠峰恋,茂林修林,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景区内植被良好,没有任何工业污染,其地面水至今仍保持着最原始的水貌,纯净度超过国家一级地面水标准。
永嘉县隶属于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北岸。地理坐标为北纬28°09′,东经120°41′。总面积2674.1平方千米。2007年末总人口91.33万人。县人民政府驻上塘镇县前路98号。邮编:325100。代码:330324。区号:0577。拼音:Yongjia Xian。
行政区划永嘉县辖12个镇、26个乡:上塘镇、瓯北镇、乌牛镇、桥头镇、桥下镇、沙头镇、碧莲镇、巽宅镇、
岩头镇、枫林镇、岩坦镇、大箬岩镇;徐岙乡、西溪乡、下寮乡、陡门乡、花坦乡、渠口乡、茗岙乡、昆阳乡、石染乡、界坑乡、溪下乡、西岙乡、大岙乡、山坑乡、应坑乡、五乡、表山乡、东皋乡、鹤盛乡、西源乡、岭头乡、溪口乡、鲤溪乡、张溪乡、黄南乡、潘坑乡,13个社区、12个居民区、906个行政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永嘉县辖12个镇、26个乡:上塘镇、瓯北镇、乌牛镇、桥头镇、桥下镇、沙头镇、碧莲镇、巽宅镇、岩头镇、枫林镇、岩坦镇、大箬岩镇;徐岙乡、西溪乡、下寮乡、陡门乡、花坦乡、渠口乡、茗岙乡、昆阳乡、石染乡、界坑乡、溪下乡、西岙乡、大岙乡、山坑乡、应坑乡、五乡、表山乡、东皋乡、鹤盛乡、西源乡、岭头乡、溪口乡、鲤溪乡、张溪乡、黄南乡、潘坑乡。
上塘镇面积157.00平方千米,人口10.19万人。镇政府驻建镇巷1号,邮政编码325100。辖5个社区(城西、城北、城南、城中、城东)、83个行政村(前村、后村、中村、浦口、浦东、横溪、敬仁、水碓塆、下塆、三元堂、立新、云加山、石阶下、绿峰、河底、绿嶂、绿上、下堡、渭石、嶂岙、龙翔、上桥头、西后、西前、金塘、前一、前二、前三、郭山、应山、溪了头、大了埄、中联、中西、中兴、麻山、仁堂、外山、李家村、粟-、金平、东山下、中埄、马兰坦、岭山、山节、金元埄、十二盘、上庵、江北田、枫树下、阮家埄、李家坑、牛角门、下庵、大亨、朱岙、塘山、路口、杭廓、柯师塆、阮家山、岭后、峙口、焦坑、河屿、长源、大龙头、溪头、高山、仁里、山仓、河岙、大岙坦、东岸、李浦、观下、炉塆、东岸岙底、东岸坦、黄屿、观前、屿门)。
瓯北镇面积126.90平方千米,人口12.27万人。镇政府驻双塔路,邮编:325102。辖8社区(双塔、清水埠、楠江、襟江、镇西、创新、江北街、金瓯)、73个行政村(花岙、罗浮、浦一、和一、和二、和三、马岙、白水、珠岙、礁下、堡一、堡二、浦二、林垟、塘头、五星、浦西、东方、蔡桥、龙桥、码道、新桥、河田、王家坞、前牌、安丰岙、江头、仙山、后江、三江浦东、三江浦西、长岙、新建、梅园、挂彩、开洋、东占岙、池头、埭下、黄岩洞下、江边、珠江、凤屿、浦边、江北岭、上白岩、下白岩、岭下、外窑、黄田岙、新寿湾、夹里、雅林、千石、雅村、芦田、罗溪、行禅、芦黄、缪北、龙川、木桥、北岙、龙头、龙下、启灶、山后、南岙、半岭、仙客、陈家坑、箬隆、箬岙底)。
乌牛镇面积77.00平方千米,人口3.87万人。镇政府驻王宅村,邮编:325103。辖1个居民区(乌牛街)、37个行政村(王宅、大联、金合、横岚岙、新庄、荣庄、乌牛岭下、鸭鹅、茅楼、吴岙、古塘、乌牛西垟、孙宅、芦池、西湾、乌牛码道、横屿、青塘、乌岩、东嶂、十八垄、西叶、西岙底、上叶、水对头、杨家山、洪山、岳田、大嶂、仁家垟、东坦头、上三房、马岙、项岙、河口埭、河口岙、泰庄)。
桥头镇面积90.60平方千米,人口6.46万人。镇政府驻桥西村,邮政编码325107。辖2个居民区(桥东、万象)、57个行政村(桥西、桥头、桥一、埄头、潘罗、龙头、詹岙、新华、溪心、黄堡、底新、将山、前下、井大、溪西、外新、下近、金窑、殿前、街头、宋坑、窑底、坦头、店埠、谷联、梨村:凤山、夏园、董岙、外岙、荷塘、沈埄、黄坦、龙根、头、大沸下、东行、前庄、金村:前堡、石埠头、连岙、朱涂、白沙、外垟头、闹水坑、石马岙、壬田、外岙儿、林福、林下、四角石、胜丰、洛溪、白垟、桃湾、白下)。
桥下镇面积79.50平方千米,人口3.53万人。镇政府驻桥下村,邮政编码325106。辖2个居民区(桥下街、西岸街)、38个行政村(桥下、小旦岙、光华、西溪下、金兰、肖山、山联、连村:泰山、桥上、上埄、京岸、陈山、外塆、桃山、韩埠、胡山、八里、方岙、小京岙、岩下、垟塆、梅岙、埠头、麻坑、小京、西岙、徐山、下斜、霞岙、中央山、上村:东山、塘坑、尤山、延寿、叶岙、浦石)。
沙头镇面积64.90平方千米,人口2.53万人。镇政府驻高浦村,邮政编码325108。辖1个居民区(沙头街)、26个行政村(高浦、稠树、渔田、庙活、潮际、龙潭下、下浦、石埠、阳岙、响山、新星、上光、乌龙川、东章、罗川、古二、古一、上浮林、下浮林、西垟、北山、中堡、南川、古庙口、龙益、陈住起)。
大若岩镇面积90.90平方千米,人口2.73万人。镇政府驻大箬村,邮政编码325116。辖1个居民区(大若岩)、36个行政村(大箬、白泉、玉泉、双岙、大元下、龙垟、府岸、黄潭、荆州、黄岙、石岙、涨岸垟、银泉、下湾、上湾、水云、钱泉、桐州、李大屋、埭头、大东、李茅、舟岙、小若口、九房、梧涨、陈岙、下岸、都溪、田垟、蒋山、都南、寺前、垟坑、藤溪、里舍)。
碧莲镇面积44.80平方千米,人口2.04万人。镇政府驻碧莲村,邮政编码325116。辖1个居民区(碧莲街)、16个行政村(碧莲、上村:新岙、澄田、鱼仓、地凑、石山、东坑里、东边、缸窑、黄岗、石湖、邵园、下岭根、梧岙、梧町)。
巽宅镇面积77.20平方千米,人口1.97万人。镇政府驻巽宅村,邮政编码325117。辖1个居民区(沿溪)、24个行政村(巽宅、小坑、金溪、龟背、下谢、小溪、巽一、岭东、麻埠、进书、沙埠、龙前、里山、下一、下二、三里、麻庄、石垟、水头垟、邵川、山下、外宕、中 山、章山里)。
岩头镇面积57.30平方千米,人口4.30万人。镇政府驻岩头村,邮政编码325113。辖1个居民区(丽水街)、36个行政村(岩头、河三、河二、河一、协岙、塆里、芙蓉下、小港、芙蓉、张大屋、郑岙、下园、溪南、屿根、里岙、里户、港头、大岙埄、垄翔、大丘田、陈家坪、苍岙、潘家垟、渡头、苍坡、周宅、方岙、上美、中美、下美、上岙山、岙底、下日川、西岸、上烘头、下烘头)。
枫林镇面积73.60平方千米,人口3.89万人。镇政府驻枫林,邮政编码325112。辖1个居民区(圣旨门)、45个行政村(枫一、枫二、枫三、枫四、枫五、东升、西、 新坊、垟、镬炉、镜架山、徐家塆、兆潭、狮溪、大门台、后山、湖西、孤山、陈垟、新强、娄山、里龙、老庵、新竹、福田、高塘、金南、大木 垟、汤岙、田寮、乌弄、垟山、下港、陈田、垟山头、田东、龚埠、内档、外档、外垟、包岙、金山、凤岙、朱山头、金山头)。
岩坦镇面积61.90平方千米,人口1.19万人。镇政府驻岩坦村,邮政编码325115。辖1个居民区(岩坦街)、14个行政村(岩坦、坦一、西塘、叶坑、三面山、源头、闪坑、岩门、屿北、蛙蟆垄、东岙、庙下、大岭、龙园)。
徐岙乡面积39.80平方千米,人口1.41万人。乡政府驻徐岙村,邮政编码325106。辖20个行政村(徐岙、塘上、朱硐坑、吴垟、黄麻垟、岭根了、朱坑、大荚岙、大平、金加了、宋岙、银坑、西尖、桐园、殿后、樟岙、杨塆、蒲家墩、黄川、廿四垄)。
西溪乡面积83.70平方千米,人口3.88万人。乡政府驻吴宅村(现暂住六龙村),邮政编码325106。辖38个行政村(吴宅、六龙、章一、下庄、罗徐、呈岙、朱坑垟、潘宅、坦头垟、龙头、下徐、龙口、墩头、山根、富垟、湖钟、周山平、济根、黄村、双联、上朱山、茶一、茶二、朱山、阮山、里村:黄山、陈岙、瓯渠、双进、前山、岭-、金园、娄川、垟观、向阳、徐山、瓯山)。
下寮乡面积24.50平方千米,人口0.67万人。乡政府驻底寮村,邮政编码325108。辖13个行政村(底寮、外寮、前坪、八里、芬益、中心、芬星、朱寮、陈下山、江山、山平、银场、江坑)。
陡门乡面积50.00平方千米,人口1.08万人。乡政府驻全安村,邮政编码325108。辖18个行政村(全安、牛伦、潘垟、陡门、全山、东坑、林村:梅岙、茅竹坑、珠山、大溪、西林垟、上庄山、翁山、山溪头、绍山、金竹垟、平坑)。
花坦乡面积70.70平方千米,人口2.40万人。乡政府驻花坦,邮政编码325109。辖30个行政村(花三、花二、花一、樟树鸟、马田、科竹、廿四、高坑、东光、董岙底、水岩、石公田、黄村:溪北、珍溪、架鹤山、霞山、埄头山、珍岙、双溪、胡头、廊一、廊二、廊三、朱垟、埄下、小溪、东川、东升、繁荣)。
渠口乡面积48.00平方千米,人口2.03万人。乡政府驻中方村,邮政编码325108。辖18个行政村(中方、上方、下方、珠岸山、珠岸、豫樟、石柱、岭垟、坦下、岭下、塘塆、九丈、呈坑、泰石、霞川、码砗、下城岙、福利)。
茗岙乡面积42.10平方千米,人口1.60万人。乡政府驻茗下村,邮政编码325116。辖22个行政村(茗下、茗后、茗上、茗中、坐凳、胜山、章当、下石坑、石田坑、光塘垟、剩庄、章岙、龙外、徐宅、马界山、外徐、乾口、底岙、麻岙、岩山、南山、平川)。
革命老区昆阳历来是永嘉中西部重镇,清代属清通乡4都,设有“衙门”,驻有清兵,管辖藤桥、仰义(今均属鹿城区)、温溪(今属青田县)、到溪、菰溪、碧莲、四川等地域。民国初年,承袭旧制,设西内区,辖地不变,而“衙门”改为永嘉县第五警察分局。
大革命时期,昆阳各村已普遍成立农会,会员达1000余名。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温州独立支部遭到破坏,党员李振声转到西内区坚持斗争,秘密发展党组织。党的八七会议精神贯彻之后,在恢复、健全农会基础上,各村普通建立了农村武装。1927年冬至1928年,先后建立昆阳、赤岭、梅坑、邵山、下陇、吊坑、林山、郑山等村党支部。
1929年11月12日晚,昆阳农民武装捣毁永嘉县第五警察分局后,至茗岙聚集,参加西内区84村农民大暴动。在界坑与八保里民团决战,攻打驻上董省保安队。然后于19日到达溪下,参加浙南革命委员会和浙南红军游击队成立大会,被编入红军第三中队,昆阳潘孟秋任中队长。24日,红军游击队与前来围剿的敌人作战。潘孟秋不幸被捕牺牲。
1930年3月9日,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在黄皮寺成立。昆阳红军指战员被编在雷高升为支队长的第一支队。3月19日,红军游击总指挥攻入处州城,后主动撤离。王国桢、雷高升、李振声率领红军队伍,在昆阳大宗祠休整2天。这对昆阳人民极大鼓舞。各村相继建立了红军队伍,全乡约有500多名武装。如邵山、梧山的红军有一连,每天集中在邵氏宗祠进行训练。村里的地主豪绅纷纷携家挈眷逃往温州城里。
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建立,昆阳农民武岩成为红十三军指战员,先后参加袭击平阳县城,摧毁第十三地反动民团,攻克缙云县城,打垮殴渠反动堡垒等大小战斗,付出了重大牺牲。此时,西内区红军仍坚持斗争。1930年9月中旬,敌浙保四团团长甘清地亲自率兵,伙同县民团300余武装,向西内区昆阳进剿。昆阳红军获悉情报后,由昆阳党支部书记潘统旺带领100多名红军战士,在昆阳岭踞险狙击敌军进犯。
敌人占领昆阳村后,挨家挨户,搜捕红军。抓不到人,便烧、毁红军战士的房屋。潘统旺的4间房屋(杂货店)、潘瑞纣的4间房屋(染布店)被烧掉。有的红军住房与群众杂居,因邻居苦求,敌人便砍屋柱或拆毁。潘进纽的房屋被拆倒烧毁。昆阳的红军战士撤到廿四垄地区,与廿四垄红军联合起来,坚持斗争。
据不完全统计,昆阳乡人民在“二战”时期艰苦奋斗的岁月里,阵亡牺牲33人,被捕杀害25人,被押坐牢24人,被迫逃亡他乡25人,被烧毁房屋79间,被拆毁房屋51间,为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深受后人的颂扬和怀念。
农业生产永嘉山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水田面积5366亩,山塘水库52个,其中小二型水库3座,盛产水稻、蕃薯、马铃薯、田鱼等,素有永嘉西部粮仓之称。近年来,昆阳乡从当地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经济路子。
一是“三农”地位继续提升。昆阳乡始终坚持把农业发展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效益农业发展不断推进,农业资源优势得到较好利用,现有县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规模型农业基地18个,2001年,实现全乡农业总产值1599万元,年均递增14.5%。“昆阳农业三件宝,田鱼干、粉皮、猕猴桃”,而尤以田鱼干著称,传统焙制田鱼干堪称民间一绝,誉满瓯江南北,全乡年产田鱼干约7万斤,产量为全县之最。永嘉县昆阳名特优果品种植场,占地600多亩,现已投资200多万元,该基地去年产值600多万元,农民工工资支出达30万元。一年多来,中药材的开发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就业和增收机会。县绿源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去年雇请约200名农民工采收加工药材,产值达到500多万元,今年该县成立永嘉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本部就设在昆阳。昆阳楠溪江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真空包装生产的“山底”牌田鱼干,供不应求,该公司去年被列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该公司还通过基地建设,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带动农户劳动力从事效益农业,对小楠溪流域的稻田养鱼起推动作用,现公司年加工田鱼干1万公斤,农民年增收16万元。同时两个乌牛早基地150 亩, 三个油桃基地230 亩, 香抛基地800亩,其它零星基地260亩,发展趋势良好。坚持巩固200吨的粮食订单合同, 切实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 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产业化趋势遂步形成。
二是科技兴农不断深化。昆阳乡属“139富民攻坚计划”内的欠发达乡,扶贫、民政、科技工作是该乡工作的重头戏,也是该乡的民心工程,为使昆阳乡农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乡政府积极组织实施扶贫攻坚计划。一是层层部署营造氛围,为富民攻坚提供舆论支撑,将富民攻坚举措部署到村,富民攻坚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加强劳动力素质培训,为在温州地区打响“昆阳保姆”品牌,举办家政专业培训班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当前“昆阳保姆”供不应求,针对永嘉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本部在我们昆阳的有利时机,今年举办了一次为期三天的中药材专业知识培训,并带领药民外出考察,效果良好;三是加大下山移民工作力度,以乡政府驻地为中心,制定下山移民规划,有序推进下山移民工作,坚持不通路的自然村下山脱贫的原则,积极组织和引导村民,下山脱贫;四是组织实施“万名干部帮万户”活动,现已落实了140户,共计扶贫款7万多元,深受广大干部与群众的欢迎,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五是劳务输出已成为该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天下昆阳人”跑遍全国各地,经商有道,办企有方,好多能人都已成为经济大户,早已是名声在外。
城镇建设
近年来,昆阳乡采用多主体投入,多渠道筹资,共投入资金3500多万元,建成了一批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七个交通项目投资1600万元。继白泉至徐岙段公路全线硬化后,乡内的6个康庄工程项目(包括昆阳至茗岙的乡间联网工程)相继投入使用,昆阳是继瓯北之后的永嘉县第二个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乡。这将大大改善该乡的交通条件,优化了该乡的地域环境,对接受城市和旅游中心区的辐射起着重大作用。投资400多万元建成昆阳乡中心学校教学大楼,计划投资150万元建造中心学校附属设施,新建现代远程教育点2个。随着这些教育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育人环境,为提高全乡人民的总体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有效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筹措了300多万元资金,修理了一批山塘水库,加固了几条防洪堤坝,完成了部分溪流改造,建设了部分村的自来水工程。投入300多万元,以村庄整治为载体,以治理环境为抓手,以建设新农村为目标,美化了村容村貌,改善了人居条件。争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投入了700多万元,完善了通讯、广电、电力网络建设。投资近200多万元的乡卫生门诊大楼,已完成选址及筹备工作,即将开工建造。以上这些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居住环境,改变了乡村面貌,增强了乡域经济的发展后劲。
历史人物自唐至清,昆阳耕读世传,人才辈出,登科及第的有(武)状元1名、进士9名、举人3名、贡2名、恩补3名;及至现当代,更有律学大师潘怀素、著名红学家林冠夫、浙大博士生导师郑建民、少林寺曹洞派三十四代武功传人潘国静等文化名流,堪称文化之乡。
唐
潘天立,字制成,号云衡,登景福(892-893)进士第,授南京员外郎,历湖广廉访使,莅政清慎,发奸摘伏如神。著诗文《归闲集》二十卷,列于郡志。
北宋
潘文虎,靖康丙年(1126)武状元,步骑将领,成忠郎。
南宋
潘文孝,绍兴五年(1135)进士,太常寺主簿。
潘文饶,字明则,绍兴八年(1138)进士,建宁教授,学本濂洛,为士林所宗。
潘文礼,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金城知县。
潘庭翼,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
潘 宇,乾道八年(1172)进士,袁州教授。
潘斗建,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福建帅参,微州知州。
潘希白,宝佑元年(1253)进士,临安节制公事。
潘 桧,荫补,文孝子,建德知县。
潘 柽,文虎子,字德久,号转庵,荫补福建兵马钤辖。
元
潘 颐,号藤隐,隐逸著《正卿文集》一卷。
明
潘文奎,字景昭,号渔庄,昆阳村人。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进士,任左春坊司直郎,升腐同知。清慎宽厚,其文章词翰,为当时所重。七次参加编制国史,终官福建布政司参议。
清
潘 海,乾隆五十年(1785) 贡,著《守耕堂集》。
潘宗耀,嘉庆六年(1801)举人,丹徒知县。
潘光分,嘉庆十五年(1810)举人。
潘 熏,嘉庆二十三年(1818)岁贡,石楼知县,朔州知州。
潘宗澜,道光五年(1825)拔贡,就职州判。
潘铭恩,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文山知县,路南知州普洱庄知府。
潘铭宪,道光二十三年(1843)杂选,广东普宁知县。
潘福荫,荫补铭恩子,宾川知州,顺宁知县。
现当代
潘怀素
公元422年谢灵运任永嘉郡守“郡有名山水,肆意傲游,所至辄发为歌咏。”开文学史山水诗先河,所作五言才高词盛。其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鲍照语)被认为是“南朝冠冕”。后人将谢灵运与陶渊明并称,说“渊明独得田园之趣,灵运独得山水之美”。其后有“永嘉四灵”(赵师秀,字灵秀;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步谢灵运后尘,善作五言,诗风简约清丽,独标一帜。与南宋四大家(范成大,杨万里,尤袤,陆游)齐名,《诗史》称:颇能影响一世”。
谢灵运(南北朝)
张 湮(唐)
王开祖(宋)
刘安上(宋)
戴 桷(宋)
戴 溪(宋)
张 辉(宋)
林季仲(宋)
薛叔似(宋)
蒋叔舆(宋)
徐 玑(宋)
卢祖皋(宋)
赵汝回(宋)
林一龙(宋)
戴 侗(宋)
郭 沔(宋)
蒋元中(宋)
胡 弼(宋)
薛季宣(宋)
叶 适(宋)
潘 柽(宋)
陈 谦(宋)
徐自明(宋)
徐 照(宋)
赵师秀(宋)
戴 厚(宋)
潘希白(宋)
戴 栩(宋)
王致远(宋)
缪主一(宋)
黄公望(元)
陈华祖(元)
余尧臣(元)
王振鹏(元)
薛 汉(元)
张 著(明)
张文选(明)
谢庭循(明)
朱良暹(明)
朱 谧(明)
朱 腆(明)
刘康祉(明)
梅调元(明)
金 祺(明)
胡宗韫(明)
朱良以(明)
周 旋(明)
朱墨癯(明)
金 昭(明)
谢包京(明)
林占春(清)
张元彪(清)
周衣德(清)
谢文波(清)
陈王缓(清)
徐宗穆(清)
陈遇春(清)
项维仁
王毓英(1852~1924)
高玉卿(1864~1936)
刘景晨(1880~1960)
谢磊明(1884~1963)
柯逢春(1886~1984)
杨其苏(1890~1924)
刘廷芳(1891~1939)
曾耕西(1893~1990)
陈仲陶(1894~1953)
梅雨清(1895~1976)
谢用卿(1898~1944)
夏承焘(1900~1986)
叶在湄(1902~1974)
朱子常(1909~1934)
陈田鹤(1911~1955)
江宫秋( ? ~1940)
陈沙兵(1920~1979)
叶墨卿(1855~1940)
张 光(1878~1970)
黄方栋(1881~1910)
胡荣铨(1886~1972)
章兴(女每) (1899~1980)
马孟容(1890~1932)
马公愚(1893~1969)
陈勉村(1894~1938)
潘怀素(1894~1978)
徐石麟(1896~1953)
郑振铎(1898~1958)
方介堪(1901~1987)
郑曼青(1902~1975)
刘筱艳(1911~1947)
刘隐笙(1916~1986)
许思言(1918~1987)
朱翠月
潘怀素(1894~1978),原名潘茳,字思白,昆阳村人。少年有志于学,20多岁即远渡重洋,先后留学日本和德国,获得博士学位。民国10年(1921)6月在日本留学期间,曾参加郭沫若与成仿吾创办的“创造社”,从事文学翻译工作,推动新文化运动。回国后,任《晨报》记者,又为多所大学教授。24年(1935)“一二九”运动期间,潘怀素是北京大学17位教授联名发起关于抗日救亡宣言人之一,又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之一。建国后,任国务院参审。酪爱音乐,在乐律方面有很深造诣。1953年,辞去政务,致力于乐律研究,成为我国隋唐燕乐和民间乐律研究专家。1957年,翻译出版《敦煌琵琶谱我读研究》一书,为研究敦煌曲谱,提供宝贵资料。他带领学生到福建、广东、陕西等地采访民间音乐,并参考我国历代音乐文献和各国音乐著述,经过30多年努力,终于发掘和整理出中国式的纯正韵——二十三不等分纯正律。“文化大革命”期间,惨遭迫害,夫人被迫自杀,自己到处流浪,仍不忘乐律研究。1978年春,以84岁高龄从温州去北京,因路途劳累,一病不起。在告别人世的最后一刻,手里还紧攥着乐律资料和文稿。潘怀素为我国开创的律学研究新路,在1983年11月北京召开全国首届律学学术讨论会上,获得高度评价。
林冠夫(1936—),有时用笔名观夫、秦谙,昆阳乡林山村人,著名红学家。1957年考取复旦大学中文系,1962年考进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师从刘大杰先生攻读中国文学史专业,研读重点是从六朝到唐宋时代的诗词、散文和传奇小学。1966年毕业分配到文化部下属单位。“文革”后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红学研究,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已退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红学会副会长。曾任文化部两届学术委员,艺术研究院学位委员。主要著作有《红楼梦版本论》、《红楼梦纵横谈》、《秦淮旧梦》、《红楼诗话》、《林冠夫小品文集》、《重编今古奇观评讲》、《唐宋律诗选讲》(合作)、《重编千家诗评讲》(合作)、《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主编,合作)等。《西游记》校点,又有五部中国古典长编小说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节编本。
郑建民(1966—),昆阳乡郑山村人,浙江大学毕业,现为浙江大学数学系和计算机图象图形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家CAD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著作有《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等,其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有较高的水平。
潘国静(1974—),昆阳乡东村人,少林寺曹洞派三十四代武功传人,在少林十八罗汉中惟一能散打和传统功夫聚一身的功夫罗汉。7岁入少林寺习武,皈依在嵩山少林寺方太释永信门下,赐法号延武。擅长少林传统功夫和散打,职称为中国武术六段,对气功养生、中医伤科、自然环境学颇有研究。在1989年全国攻打擂台赛中获得52kg冠军,1993年全国散打擂台邀请赛中获得52kg冠军,2000年在全国武术比赛中获少林拳、少林棍两项冠军,2006年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比赛中获拳术、棍术两项金奖。为发扬少林武术,潘国静曾跑遍祖国大江南北,并出访欧美和新、马、秦,为“中华瑰宝”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96年在少林武术发源地——河南省登封市创办少林寺南北武术院,自任院长,兼教练,为世界武术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少林功夫的平台。
潘国静沿革变迁汉高祖时属闽越,惠帝三年(公元前192)至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属东瓯国,国都在今永嘉县瓯北镇江北,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属会稽郡回浦县,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为章安县东瓯乡,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属会稽郡。三国吴太平二年(257)改属临海郡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置永嘉郡,改属之。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永嘉郡置处州,改永宁县为永嘉县,县沿郡名。隋炀帝大业元年(605)恢复永嘉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废永嘉郡置东嘉州,隶括州总管府,析永嘉县之楠溪、西溪两乡置永宁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废东嘉州重隶于括州,永宁并入永嘉县。唐高宗上元元年(674)从括州析永嘉、安固两县置温州,治永嘉。唐武后载初元年(689)析永嘉置乐成县后,永嘉县辖境历五代、宋、元、明、清不变。民国37年(1948),温溪、石染、西岙3乡划给青田县。
1949年5月,永嘉县全境解放。以瓯江为界南置温州市,江北县境置双溪县,治岩头镇。9月21日,双溪县复称永嘉县,移治枫林镇,翌年6月迁治罗浮龙桥,12月21日迁治温州市区九山,1950年5月,将原属温州市属的梧埏、永强、三溪、藤桥4个区划归永嘉县。1958年该4个乡重归温州市,永嘉县治迁至上塘镇。1961年,青田县西岙、石染、上横3乡划归永嘉县。
1997年,永嘉县辖14个镇、28个乡,面积2698平方千米,人口87.43万人。
2000年,永嘉县辖14个镇、28个乡。总人口727390人,各乡镇人口: 上塘镇 79941 瓯北镇 125298 桥头镇 68569 桥下镇 34334 黄田镇 41627 乌牛镇 37719 七都镇 9685 沙头镇 16513 岩头镇 29095 枫林镇 21337 岩坦镇 6878 大若岩镇 16026 碧莲镇 11953 巽宅镇 12949 罗东乡 19315 西溪乡 20534 徐岙乡 7056 峙口乡 7813 陡门乡 6270 渠口乡 10490 花坦乡 13422 下寮乡 3378 五尺乡 5902 表山乡 2993 东皋乡 7294 鹅盛乡 8838 西源乡 4159 岭头乡 8432 溪口乡 6357 鲤溪乡 8311 张溪乡 7510 黄南乡 5607 昆阳乡 8805 茗岙乡 8154 山坑多 4200 大岙乡 4240 石染乡 4273 溪下乡 5214 西岙乡 5118 界坑乡 6154 潘坑乡 6763 应坑乡 3864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永嘉文化古时温州称永嘉,故永嘉文化泛指温州文化。永嘉文化中,有著名的永嘉学派。永嘉学派是南宋时期能够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成鼎足之势的重要学术思想流派,创始人是薛季宣、陈傅良,他们分别是现在的温州鹿城和瑞安人,永嘉是当时的州治所在地,故称为“永嘉学派”。稍后的思想家叶适是瑞安人,继承和发展了永嘉之学,进一步扩大了“永嘉学派”的影响,在当时的学术思想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具体到永嘉学派的近代命运,近代温籍知识分子从永嘉学派的文献中汲取了思想精华,在近代情境中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正如陈黻宸说:“通商以来,风气稍移,浮浅之徒,侈谈西学,剽窃失据,转或刍狗诗、书,求其融会中西,贯穿古今,通经致用,蔚为一代儒宗者盖鲜。夫以中国四千年圣人之治,不为之鲜扁弥缝,修吾声名文物,而徒震惊乎异域杂霸功利之见,儒术之衰,非吾辈责欤?” (《陈蛰庐孝廉〈报国录〉序》,《陈黻宸集》第511页)可以说,“贯穿古今,通经致用”是南宋永嘉学派的思想灵魂,叶适认为这是向儒家“道之本统”的回归(参见何俊《叶适与道统》,《叶适与永嘉学派论集》); “融会中西”则是永嘉学近代存续的具体形式,而这三者又统一于温籍知识分子对“儒术”的近代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近代儒家知识分子对儒家“道之本统”的新见解、新境界。因此可以说,永嘉学派近代命运这一个案,展示了儒学在各种情境下存续的某种规律。 永嘉历来人才辈出,文风鼎盛。东晋南朝出任永嘉太守的历史名人有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和书圣王羲之、“山中宰相”陶弘景,到宋代又出现了“永嘉学派”哲学家叶适。据“永嘉县志”载:宋代永嘉共出过513名进士,史称此地为“小鲁”。
绿色旅游自1988年楠溪江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后,永嘉旅游业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1997年以来,永嘉县大力实施“沿溪绿色旅游风光带”战略和“文化楠溪江”战略,积极实行大社会办大旅游的开发机制,保护和开发两手抓,使楠溪江旅游出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2004年全年接待游客人数5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其中,国内旅游人数52.47万人次,增长1.6%;接待境外游客0.13万人次,下降18.8%。
自然风光: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楠溪江位于浙江省南部的永嘉县境内,景区总面积625平方公里,分为七大景区,计800多个景点。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名闻遐迩,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区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
古村落:
在永嘉境内散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它们给风景区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赋予楠溪江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建筑史、规划史的研究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以“天人合一”、“气论”、“八卦”以及阴阳五行风水思想构建的楠溪江古村落,留存着大批完整的宗谱、族谱。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可以使我们大体了解我国古代“耕读社会”与“宗族文化”的梗概。
革命遗址:
永嘉是一块英雄的土地,留下了无数革命者的足迹和不少革命遗址。本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谢文锦在永嘉创建了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点燃了浙南革命的火种。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五尺村宣告成立。
永嘉的诗
永嘉
年代:【唐】 作者:【顾况】 体裁:【五绝】
东瓯传旧俗,风日江边好。
何处乐神声,夷歌出烟岛。
译文:瓯越之地,流传着古老的风俗。风和日丽的江边景致秀丽。什么地方隐隐约约传来仙乐般美丽动听的歌声,原来是那烟波中的岛屿奏出的少数民族的音乐。(-_-!!!感恩原创)
东瓯(东瓯)
1.古族名。越族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分布在今浙江省南部瓯江﹑灵江流域。其首领摇助汉灭项羽受封为东海王因都东瓯(今浙江省温州市)俗称东瓯王。参阅《史记·东越列传》。2.温州及浙江省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东晋时于此置永嘉郡隋废唐时曾复置。3.古星座名。
形容永嘉的风俗的。这种祀神的乐曲大约同楚词的《九歌》,南朝乐府的《神弦曲》类似。随著唐宋时期各种表演艺术的发展,它也逐渐吸收了各种民间词调演唱故事,这就是最初在浙东沿海流行的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上市公司002154(报喜鸟):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系经浙江省人民政府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浙上市(2001)32号文批准,由报喜鸟集团有限公司、吴志泽、吴真生、陈章银、吴文忠和叶庆来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股份总额为6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2006年5月经2005年度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公司实施了以未分配利润按每10股送2股的比例转增注册资本方案,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7200万元,业经上海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验证,并出具信长师会报字(2006)第22657号验资报告,并已于2006年6月16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7]190号文核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4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9600万股,并于2007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董事会根据2008年4月8日召开的2007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公司2007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预案》,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共计转增96,000,000股。上述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已于2008年4月24日实施完毕。业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验证,并出具信会师报字(2008)第11699号验资报告,并已于2008年7月2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同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号变更为330000000012956,注册资本为19,200万元。 公司注册地在浙江温州市,深圳证券交易所A 股交易代码:002154,A股简称:报喜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