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氯化锂

氯化锂的详细阐述:

英文名: Lithium chloride

分子式: LiCl

分子量: 42.39

CAS号: 7447-41-8

RTECS号: OJ5950000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立方晶体,具有潮解性。 味咸。性质:密度2.068。熔点605。沸点1382。

熔点: 605 °C

沸点: 1350 °C

相对密度(水=1): 2.068(25℃)

相对密度(空气=1): 2

饱和蒸汽压(kPa): 0.133/547℃

溶解性: 易溶于水 [100克H2O中67克(0℃),832 g/L (20°C),127.5克(100℃)]。乙醇、乙醚、丙酮、吡啶等有机溶剂

折射率:1.662

燃烧爆炸危险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接触潮湿空气。

燃烧性: 不燃

危险特性: 与三氟化溴发生剧烈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 氯化氢。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强氧化剂、强酸。

灭火方法: 不燃。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526mg/kg(大鼠经口) LC50:

健康危害: 本品属低毒类。对眼睛和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中毒主要由于误服,病人出现全身,无力、眩晕、耳鸣、视力模糊、口干、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腹泻。重者出现抽搐、昏迷,有时可呈现精神障碍。

急救

皮肤接触: 用流动清水冲洗,若有灼伤,按碱灼伤处理。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小心扫起,装入备用袋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用途

用于空气调节,用作助焊剂、干燥剂、化学试剂,并用于制焰火、干电池和金属锂等。

行业

氯化锂主要用于化工、医药、催化剂、有机化学等行业。

制法

蒸发LiCl水溶液可得LiCl·H2O结晶,高于98℃可得无水盐,但加热至结晶水脱尽前即同时水解失去部分HCl,而使产物呈碱性。纯无水LiCl(水溶液的pH=6~7)需要用减压脱水,与NH4Cl共热,在干燥HCl气流中加热至200℃或无氧条件下用纯氮喷雾干燥制得。LiCl·H2O或无水盐在空气中均极易吸湿而至水滴状。无水LiCl主要用于电解制备金属锂、铝的焊剂和钎剂及非冷冻型空调机中的吸湿(脱湿)剂。工业上主要由锂云母、锂辉石以及提取NaCl、KCl后的盐卤水中提取。通常使用的是由Li2CO3或LiOH与盐酸作用制得。一些试剂厂生产的无水LiCl往往是在蒸发LiCl水溶液至100-110℃时热滤而得的块状体,其含水量在3%-5%。

安全

1940年代时,曾经将氯化锂用作食盐的替代品,但随后发现氯化锂对机体有毒害,因此停止了该应用。锂盐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类似的碳酸锂是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