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流
1、本义(图)hóngliú
(1) [torrent]∶巨大的水流
战国 楚 宋玉 《小言赋》:“析飞糠以为舆,剖粃糟以为舟,泛然投乎杯水中,淡若巨海之洪流。” 唐 韦应物 《使云阳寄府曹》诗:“仰瞻乔树颠,见此洪流迹。”
(2) [powerful current]∶像巨大的水流一样的力量。比喻前进中的巨大事物。
秦牧 《<长河浪花集>序》:“几十年,对于无穷无尽的历史洪流来说,本来只是一瞬。”
2、作家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13
民族: 汉族
原名洪骏。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1938年入延安鲁艺学习。历任延安鲁艺研究室研究生班学员,延安《解放日报》、山东《大众日报》记者,《渤海日报》特派记者,《浙江日报》采访部副主任,新华社铁道部分社主任兼新闻秘书,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国铁路文协副主席。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报告文学集《跨过乌鞘岭》,回忆录《燃烧的青春》,电影文学剧本《天山歌声》、《两代人》、《曾是野草遍地的地方》等。话剧剧本《革命新风》(已公演)获新疆话剧汇演剧本奖。
3、小说《洪流》是波兰作家亨利克·显克维奇的鸿篇巨著——历史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家以1655至1659年波兰抗击瑞典入侵的历史为题材,展示出一幅幅兵连祸结、雨骤风狂的时代画卷。三部曲的第一部《火与剑》,描写的是1648至1651年间,乌克兰贵族赫麦尔尼茨基勾结克里木汗国,发动哥萨克叛乱,在当时波兰的东部疆域进行的一场既是内战,又是外战的血雨腥风的战争。《火与剑》于1884年在华沙首次出版了单行本,它的第一个直接由波兰文原著翻译的中文译本已由花山文艺出版社于1997年奉献给广大中国读者(译者:易丽君、袁汉铬)。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伏沃迪约夫斯基骑士》(又译《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 于1888年在华沙出版,作品以1668至1673年波兰—土耳其战争为历史背景,集中再现了前两部小说中的英雄人物之一——小个子骑士伏沃迪约夫斯基 ——保卫共和国南部边城卡缅涅茨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三部曲以其宏伟的规模,磅礴的气势,如诗如画的壮丽场景,一波三折、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的人物肖像画廊,而进入世界文学经典的宝库。1905年瑞典文学院为表彰显克维奇“作为一个历史小说家的显著功绩和对史诗般叙事艺术的杰出贡献”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魏尔生在授奖辞中曾用大量篇幅对三部曲作了中肯的分析和高度的评价,指出显克维奇在历史小说创作中取得的成就“既巍峨高大,又浩瀚广阔”;特别强调“他的史诗风格更是达到了艺术上绝对完美的地步。他那种有着强烈的总体效果和带有相对独立性插曲的史诗风格,还由于它那朴素而引人注目的隐喻而别具一格”;称赞三部曲大量出色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举例说像扎格沃巴“这样的人物将永远在世界文学的那些不朽的喜剧性格画廊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完全是一个独创性的人物”。
17世纪中叶是波兰贵族共和国由极盛走向衰亡的转折时期。早在1386年波兰和立陶宛就已实现了王朝联合,1569年又正式合并成一个国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成为波兰领土的组成部分。16世纪下半叶,在因弗兰蒂(包括今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一部分,在俄语中称立沃尼亚)战争中,波兰战胜俄国,因弗兰蒂归波兰所有。到了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侵略从东部威胁着
波兰的安全;土耳其以巴尔干半岛为据点,不断向北扩张,在藩属克里木汗国的配合下,不断侵犯乌克兰,袭扰乌克兰共共和国的南疆;妄图建立统治波罗的海霸权的瑞典对因弗兰蒂和位于维斯瓦河出海口的王国普鲁士垂涎三尺;1618年波兰藩属公国普鲁士的政权落入勃兰登堡霍亨索伦家庭的手中,变幻无常、见风转舵的选帝侯竭力要摆脱对波兰的依附关系,并最终于1657年达到了目的,成为独立公国。
而对如此凶险的国际形势,波兰却缺乏足够的警觉,也未能及时对社会体制上存在的弊端进行必要的改革,以致演绎出一段惨痛的历史。波兰国内推行的劳役制庄园经济经过16世纪的大发展,到了17世纪中叶进入危机阶段,广大农奴和贵族领主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乌克兰大贵族庄园的逃奴形成了第聂伯河蜂屯蚁聚的哥萨克,只要有人登高一呼,他们就会揭竿而起,爆发像《火与剑》中所描写的那种“哥萨克战争”。欧洲罕见的波兰贵族民主制的弊端日趋明显,追求民主、平等和自由成了贵族文明的基本准则,君权神授在当时的欧洲是天经地义和不可置疑的,但在波兰却遭到了挑战,他们的国王是由贵族自由选举的。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没有议会的批准,国王不仅不能发布征兵令,就连最普通的奖惩诏书也不能生效。而由豪门贵族控制的议会,实行的是自由否决权,议会中的各种提案如有一票反对,便不能通过。这样便逐渐形成了全国性的无政府状态,致使国库日益空虚,兵力不足,故而每次大战爆发时,波兰都是处于劣势。但当时的波兰毕竟是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一旦贵族骑士等级能以国事为重奋起一搏,举国上下团结一致,对任何强大的敌人还都能战而胜之,只是连年战乱大大削弱了波兰的国力,降低了波兰的国际地位,共和国从此开始走下坡路。如此又挨过了一百多年,到了18世纪末,在一切改革措施均遭失败之后,波兰终于没有逃脱被列强瓜分的命运,堂堂的波兰共和国终于从欧洲的政治地图上消失。在三部曲出版时,波兰人民已在外国奴役中度过了将近一百年。
作者简介
亨利克·显克维奇,波兰作家。1883年,显克维奇开始转向历史小说的创作。他连续发表了描写波兰17世纪历史事件的三部曲:《火与剑》、《洪流》、《伏沃迪约夫斯基骑士》。三部曲在读者中引起了巨大的反映。瑞典著名学者奥·威尔森高度评价说:"直到显克维奇,波兰史诗才真正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继三部曲之后,显克维奇又发表了著名的历史小说《你住何处去》(1896)和《十字军骑士》(1900)。《十字军骑士》描写了15世纪初为波兰人民反抗十字军骑士团侵略和英勇斗争。《你往何处去》则被誉为"反映古罗马社会的杰作"和"真正的基督教史诗"而风靡欧美文坛,是19世纪发行超过百万册的少数小说之一。 1905年,"因为他作为一个历史小说的显著功绩",显克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