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发腺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重要病理改变

a真皮网状层有多数圆形或椭圆形类似于粟丘疹的毛囊漏斗部囊肿,并由棘细胞索把它们连接起来,

b 腔内充满角质。

一般病理改变

a 囊壁由立方形嗜伊红或胞浆淡染的细胞组成,有时其间有一层扁平的颗粒细胞,

b 有时嗜伊红性瘤细胞只形成细胞岛或团,而中央不形成角化中心,

c 囊肿破裂时可形成异物肉芽肿。

病理鉴别诊断

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瘤细胞排列成细条状,囊肿内角质有钙化,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明显。

微囊肿性附属器癌:呈恶性肿瘤构型,肿瘤可伸入皮下或肌肉组织,瘤体内可见主要向导管分化的结构。

汗管瘤: 管腔的一端为导管状,而另一端为实体条束,形如逗号。

临床特点

a 各年龄组均可发病,

b 肿瘤单发,好发于面部,其次为颈部及躯干,

c 肿瘤直径3mm~15mm,生长缓慢,肿瘤边缘珍珠灰色(Pearly-grey translucency),毛细血管扩张,囊肿质硬。

临床鉴别诊断

基底细胞癌

治疗方案

局部切除即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