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古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塔山古寺

广东汕头澄海市城区东北7公里多远,莲上镇涂城塔山(以石似塔故名)上的塔山古寺,向为澄海名刹,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历代重修,1987年至1989年重建,名山焕彩,成为礼佛、旅游胜地。1991年被省风景名胜区协会列为会员单位,1992年12月3日被列为澄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5月被省建委评为省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

塔山“高百余丈,周四十余里”,东横碧海,南挹平江,层峦相拥,间壑听松,湖阔石奇。寺创建于南宋,明天启年间(1621-1627)重修。清康熙五年(1666)因苏湾都斥地,迫民内迁,寺被焚毁。八年(1669)展复县治,释照唐(字羽梵)募化重建。二十三年(1684)再修。乾隆时废于地震,释心晃募款修复。道光二十年(1840)重修,增建文昌亩、魁星阁。民初寺田被充为校产,寺、庙、阁逐渐式微。1956年释根净又募化葺修。1958年因建水库,遂湮,遗元朝至元五年(1268)石观音坐像一尊、明窑瓷香炉一个及清代乐捐、重修等碑记。

1986年建立以涂城老人协会为主体古寺修建筹备组,得到有关政府部门支持。海内外乡贤竭诚襄助,使重建古刹愿望得以实现。1990年古刹重光,名山添秀,至1992年春,捐资者共1500人,近1千万元港币,建成一寺、四桥、九路、十三亭、七牌坊、八泉、十二峰、三十二奇石等景观,以古寺为主,重建山门3道、大雄宝殿、观音阁、地藏阁、僧房、长廊,丹墙琉瓦,嵌瓷典雅,恢宏雄伟。

寺坐北向南,建筑面积3千多平方米。分为大门楼(即天王殿)、大雄宝殿,西厢筑观音阁、会客厅、祖师堂、僧舍,东厢筑地藏阁、功德堂、消灾堂。依山临水,巍峨壮观,尤以三山门独具特色。它木石结构,最高8米余,上筑亭盖,其下饰双龙夺宝及花鸟图案 ,青色琉璃饰顶,门前置两大石狮(各高含座2.2米),下伸石阶,全座美轮美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