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藨子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茶藨子属

描述Ribes L. 茶藨子属,茶藨子科,约150种,分布于北温带和南美的安第斯,我国约45种,产西南部、西北部至东北部,其中有些供观赏用。有些的果可食。灌木,有刺或无刺;叶常绿或脱落,互生或丛生,单叶,常掌状分裂;托叶缺;花两性或有时单性,单生或排成总状花序;萼管与子房合生,裂片直立或广展;花瓣4-5,通常小或为鳞片状;雄蕊4-5,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1室,有2个侧膜胎座;胚珠多数;花柱2;果为一浆果,顶冠以宿存的萼。本属在Engler系统中置于虎耳草科。

茶藨子科(Grossulariaceae,常被归并於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的一属,约含150种灌木,可明显区分为茶藨子与醋栗两类。原产北美洲的温带地区,并向南延伸至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脉。有些学者将醋栗独立为醋栗属(Grossularia)。茶藨子通常无刺,醋栗则多刺;前者的花常聚生成簇,後者则常单生;两类植物的果实均可烹煮或烤食。因果可供食而栽培的种包括英国醋栗(R. uvacrispa)、美洲醋栗(R. hirtellum)、黑果茶藨子(R. nigrum)、香茶藨子(R. odoratum)与红果茶藨子(R. sativum)。有观赏价值者包括高山茶藨子(R. alpinum)、香茶藨子、倒挂金钟茶藨子(R. speciosum)、开芳香黄花的金茶藨子(R. aureum),以及蔓生常绿的荚蒾叶茶藨子(R. viburnifolium)。由於本属所有植物都是毁灭性疱锈病真菌的寄主,而这种真菌也危害白松,所以在任何白松林地附近皆有地区性禁植令。

所属科

分布量 世界:150种;中国:45种

引种状况 非引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