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吴耕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吴耕民

一、吴耕民生平简介吴耕民(1896—1991),原名润苍,后改润苍为字,余姚孝义乡吴家路东溜场(今属慈溪周巷镇)人。15岁入绍兴府中学堂,师事鲁迅等名师,剪辫求新,立志学农,改名耕民。1913年,因参与罢考学潮,被迫退学。次年考入北京农业专门学校,3年7次考试俱名列第一。1917年考取官费留日生,赴日本进兴津园园艺试验场当研究生。1920年学成回国,相继执教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后改称东南大学)、金陵大学园艺系、浙江大学农学院。1929年赴法、比、英、德、瑞士等国考察园艺。1933年应聘任山东省青岛农林事务所特约研究员,后执教山东大学农学院、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37年于黄岩创建浙江园艺改良场,任场长,兼任浙江省农业推广委员会主任、技正。次年任江西农学院技正,后转任广西农学院园艺系教授。1939年秋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园艺系主任,达11年。新中国成立后,执教浙江大学农学院(后改浙江农业大学)。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浙江省政协委员。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逝于杭州。是中国园艺科学奠基者之一,参加创建国内首批高级园艺机构,毕生从事园艺学研究和教育,造就人才众多。于中国温带和亚热带果树栽培、品种分类及蔬菜栽培等均有深入研究,尤长果树修剪学,先后调查研究我国果蔬品种资源,选引国外园艺良种和栽培技术。发表、出版专著、论文、译著1000余万字,著有《菜园经营法》、《果树园艺学》、《蔬菜园艺学》、《果树修剪学》、《果树栽培学》、《中国温带果树分类学》等。

二、吴耕民教授传略吴耕民(1896-1991)

学科奠基人

中国园艺学科奠基人

著名果树园艺学家

1956年:一级教授

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1年:浙江省园艺学会名誉理事长

1986年:中国园艺学会名誉理事长

--------------------------------------------------------------------------------

吴耕民教授传略

吴耕民,号润苍,1896年3月17日出生于慈溪市精忠、乡东溜场一个小商家庭。从七岁开始上学,经私塾和小学共8年,15岁考入绍兴府中学堂(后改为绍兴第五中学),当时由鲁迅先生讲授博物(动、植物)课,引起他对农业的爱好。1913年冬离开该校,一心想去学农,至1914年见报上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招生广告,后赴上海应考,录取后遂得以完成生平志愿,立志学农,改名耕民。

吴耕民

当时我国正在废科举办学堂,全国高等农林院校,仅北农一所,且成立不过一年,仅分农、林两科,因此有关农业课程所学甚多,广而不深。由于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从入学至毕业考试均列全班第一。1917年毕业后,即由原校推荐,经当时教育部考试合格后,派遣至日本兴津园艺试验场当三年研习生(1917—1920),学习果树、蔬菜、花卉栽培及贮藏加工等,与日本著名果树学家高桥郁郎、田中谕一郎(博士)等先后同学。1920年学成回国,回母校任农场实习课教员一年。1921年春至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任教,同年夏,南高师改组为国立东南大学,在农科下设立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园艺系,任副教授兼系主任达6年久。主讲果树园艺、蔬菜园艺、花卉园艺以及普通园艺、促成栽培等课程,在此期间曾在金陵大学园艺系兼课,教蔬菜园艺等。1927春,转至浙江,参加筹备国立浙江大学(初名为第三中山大学)农学院,成立园艺系,任教授兼系主任。1929年春由浙江大学派赴欧洲考察园艺,足迹遍及英、法、德、比、瑞等国。翌年回国仍回校任原职。1933年秋离开浙江大学任青岛农林事务所特约研究员。1934年去山东大学农学院创建园艺系任系主任兼教授。1935年转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建立园艺系任系主任兼教授。1937年5月转任浙江省园艺改良场场长(即今浙江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兼浙江省农业推广委员会主任,其后因抗战转至广西大学任教授至1939年仍回到浙江大学农学院(其时在广西宜山)任园艺系主任兼教授¨943年夏经农科高等院校教授选举提名,并由旧教育部学术委员会审查通过,与苏步青教授一起被教育部聘为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学校复员回到杭州工作,直至全国解放。1939—1949年期间曾在金陵大学、中央大学、云南大学,南通学院兼课讲学。

全国解放以后,学校经多次改组易名,仍一直在原校即现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浙江大学农学院独立成立浙江农学院,原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以及安徽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并入,才卸去园艺系主任之职,专任果树栽培学教授。1956年被评为一级教授。1957年被选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81年被选为浙江省园艺学会名誉理事长;1986年被选为第四届全国园艺学会名誉理事长;1963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7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特邀委员。1986年1月24日,当其91岁高龄时,实现了他毕生的追求,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87年5月退休,1991年11月病逝,享年95岁。

吴师是一位经历新旧几个不同时代的人,他早在1910年在绍兴府中学堂时,就效法鲁迅,带头剪辨以示抗清决心。翌年辛亥革命后参加保安宣传队,由鲁迅先生。i旨挥每天上街宣传、安定人心。:在留学日本期间他看到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的歧视,激起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专程回国,在家乡参加运动,亲身登台演说,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及封建主义。在旧社会,他出污泥而不染,不愿去做官,宁可过清贫的教师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他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使在1957年以后的极左错误思潮影响下,受到了批判斗争,千年动乱期间遭受残酷的迫害等情况下,他仍深信党的英明伟大,终有一天会弄清是非,恢复真理,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坚决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他非常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有关的政治生活。

吴师是我国近代园艺科学和园艺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终身执教达七十多个春秋,自1921年至1937年先后创建4所农业院校的园艺系和1个研究所,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的园艺人才,如曾勉(教授,曾任中国农科院柑桔所第一任所长)、章恢志(华中农大教授)、谭其猛(沈阳农大教授)李曙轩、沈德绪(浙江农业大学教授)、蒋聪强、李育农(西南农大教授)、孙筱祥(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杭(北京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蔡政模(台湾大学教授)、彭昌枯(台湾中贸大学教授)、郁宗雄(台湾凤仙园艺场高级研究员)。解放后还有一大批学生,堪称桃李满天下。由于他好为伯乐。因而他的许多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名闻国内外。

吴师知识广博,园艺学术造诣尤深,通晓英、日、法三国文字,主编和编著了大量教材。他早年编写的《蔬菜园艺学》是我国最早的园艺教科书。据不完全统计他的专著有23部、论文34篇,共计1千万字以上。即使在退休后九十高龄时仍每天写作,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蔬菜栽培学》、《果树修剪学》、《枣、栗、柿栽培》、《中国温带果树分类学》、镊日英*汉农林园艺词汇》,《中国温带落叶果树栽培学》等,许多著作成为农业院校园艺学科的主要参考书,它作为传播园艺知识、总结祖国园艺技术经验中起了重大作用。

吴师长期从事园艺教育科研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在他工作所到之处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选引了许多国内外良种并推广了许多新技米,如我国现用的温床,最早于1921年在南京东南大学成贸街农场,是根据日本兴津园艺试验场模式建造的。1920年他从日本回国后,带回各种果树品种苗木,均送给杭州五云山果园即今钱江果园。如梨有传十郎、二宫白、黄密(今村夏)、明月、廿世纪、菊水、今村秋、晚三吉;桃有各种水蜜桃;柿有富有、次郎等。有的成为主要外销品种,如西湖蜜梨等。1921—1226年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自法国等地引入大批花卉,并逐个加以定名,如“仙客来”、“矮牵牛”、“福禄考”、“大理花”、“毛地黄”、荷包花等都是由他首次定名。1937年,在黄岩办浙江园艺改良场,自日本引进温州蜜柑宫川、龟井、尾张、松木,大长等植后成绩甚佳,现已传遍南方各地。 在西北农专创建园艺系时建立了园艺场。引进大批果、蔬、花木优良品种,现西北已成为我国苹果生产基地,其他如甘蓝、番茄、革莓等是1921—1926年在东南大学引种试种推广。他重视实践,重视调查研究,写了许多调查报告,成为我国园艺科学总结、经验的典范,全国闻名的浙大长萝卜,就是他在解放初从杭州市郊农家选出,现已传遍全国成为著名的良种。

吴师,生勤奋好学,治学严谨,待人诚恳,诲人不倦,他经常指导中青年教师,传授治学方法和外文翻译,不辞辛劳地为他们审阅书稿,为培养人才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的学生都赞颂他是教师的楷模。

吴师长期以来,生活很有规律,不染烟酒,节制饮食,早睡早起,坚持体育锻炼,心胸开阔,遇事豁达,取得了长寿的成效。在九十二高龄时,他还以“唯有鞠躬尽我瘁,聊效献曝乐余岁”来勉励自己,仍坚持每天写作,为祖国四化事业发挥余热。今天在他诞生10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吴师光辉的一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学习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他的优秀品德,振奋精神,把浙江农业大学办成一流的社会主义农业大学,建设好园艺学科,为加快我国四化建设而努力奋斗。

1995年3月17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网站)

三 、吴耕民生平贡献吴耕民(1896—1991),著名园艺学家、园艺教育家。中国近代园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毕生致力于园艺教育,参加创建我国首批高等院校园艺系,培养了我国几代园艺人才。他运用近代园艺科学知识,调查整理我国果、蔬生产经验,传播国内外园艺良种和栽培技术。他对中国温带及亚热带果树的栽培造诣深厚,果树修剪的理论与技术尤为突出。一生著作甚丰,著有《果树园艺通论》、《中国蔬菜栽培学》、《果树修剪学》等。他是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发起人之一。

吴耕民,原名仁昌,字润苍。1896年3月17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孝义乡。该地历来为浙江省重要产棉区,他自幼参加摘棉劳动,培养了热爱田间劳动的兴趣。1910年他考入绍兴府中学堂,曾受教于鲁迅先生,学习博物、生理卫生等课程,获得了动植物知识。由于中学得名师教导,自己又勤奋努力,因而成绩优异,不但中文水平高,并能用英文记日记和阅读科技书籍。

1914年吴耕民投考北京农业专门学校,考试成绩名冠榜首。入学后改名耕民,以示学农的决心。在当时废科举、创新学之际,知识分子多重政法、经济、理工而轻视农业,吴耕民立志学农,实属难能可贵。他在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农科学习期间,因成绩优异,而获得奖学金。

1917年6月毕业后由母校推荐,经教育部部试合格,选派去日本留学。1917年12月到日本静岗县兴津园艺试验场当研究生(当时该场的外国留学生通称研究生,不授予学位),学习果树和蔬菜栽培,并兼学果蔬加工和贮藏。该场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每天上午授课2小时,其余6小时为实地操作。这段时间的学习为他掌握近代园艺知识奠定了基础。1920年回国后,在东南大学、金陵大学任教,担任园艺学科大部分课程的讲课、实习和讲义编写任务。

1927年起,历任浙江大学副教授、教授、园艺系主任等职。1929年4月至1930年5月由浙江大学派遣赴欧洲考察园艺,足迹遍及英、德、法、比利时、瑞士等国。

1929年春,由吴耕民、林汝瑶、胡昌炽、章文才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园艺学会。吴耕民任出版委员。同年10月,吴耕民、范肖岩、蒋芸生、林汝瑶等在杭州笕桥第二农场创建浙大园艺学会,开展了学术演讲、编写园艺丛书、调查总结浙江园艺生产技术等活动。

1937年他创建浙江省园艺试验场,自任场长,以研究柑桔为主。这是我国最早的柑桔研究单位之一,开办时,除栽植黄岩的柑桔如早桔、本地早、槾等外,并栽种了温州蜜柑、脐橙和伏令夏橙等。其后因抗战避乱遂转至广西大学任教授。

1943年夏,经农科高等教育院校教授选举提名,由教育部审查通过,任部聘教授,同时仍在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1952年全国大专院校院系调整后在浙江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任教,直至1987年退休。

高等园艺教育的开拓者

我国近代最早的园艺教育机构是1912年成立的江苏省立苏州农校园艺科。直至1921年以前成立的三所园艺学校均属于中等学校。1921年,东南大学创办了我国最早的高等学校园艺系,吴耕民是该系的主要骨干教师。任职5年中,他先后担任了园艺系5门专业主课——果树园艺、蔬菜园艺、花卉园艺、蔬菜促成栽培、普通园艺的讲授和实习任务。他以日本资料为蓝本,参照中国实际,编写了果树、蔬菜、蔬菜不时栽培、普通园艺等4本讲义。吴耕民虽未学过花卉,但为了讲授此课,于1921年向法国费赫莫汉(Vilmorin)种苗公司购进该公司全套草本和木本花卉种子,按种子袋上说明,播种栽培,亲自管理,经观察调查后,于1923年开设花卉园艺课,并编写了讲义。此外,对造园学也提供了翻译的日文材料。这5本自行编写的讲义,为我国高等园艺学教材建设奠定了基础。吴耕民用他所编著的蔬菜园艺教材替换了美国学者汉考克(Hencock)在金陵大学农科兼课时所讲授的蔬菜园艺讲义。1921年暑期,全国中等园艺学校教师和园艺研究人员集中在东南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业务培训,所用果树园艺、蔬菜园艺、花卉园艺和观赏树木的教材均由吴耕民编写。他为创建我国第一所高等学校园艺系作出了巨大贡献。

1927~1933年,吴耕民在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6年期间,开辟了大面积果园,作为实习、良种引选和推广基地。1934年他还协助筹建山东大学农学院园艺系;1935年受南京国民党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的邀请,任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园艺系教授兼系主任和园艺场场长及附设高等职业学校校长。他到任后随即从山东、浙江等省择优聘请教师、技术人员和技工,并开辟果园约200亩、菜圃百余亩、苗圃400余亩,作为教学实习之用,很快就使学校教学条件的面貌焕然一新。

吴耕民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习除口到、眼到、心到外,还要手到、足到。所谓手到是练习实践,足到是多作实地考察。”他十分重视现场教学,常常亲自带领学生实习。他尤其擅长于果树修剪,对桃、梨、葡萄等的短截和疏枝两种修剪方法操作熟练,得心应手,通过现场教学,使学生能很快掌握修剪技术。

他坚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观点,自视知识有限,认为自己之所以出名,主要是时代造成的。他常谦虚地说,“我只做了一些农业园艺科学的开端工作”。他寄厚望于青年,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接好园艺科技事业的班。

70年来,吴耕民无私地贡献了他的全部知识,培养了大批高级园艺人才,有的已成为中外著名的园艺科学家。他教书育人的风貌,深刻留在学生们的心目中。

重视实地调查研究科学总结群众经验

吴耕民一贯重视生产实践,并运用近代园艺科学知识去分析总结我国果树、蔬菜生产经验,足迹遍及辽、冀、鲁、豫、陕、苏、浙、皖、赣、云、贵、川、粤、桂、京、沪等地。1934至1956年间,对山东青岛果树、德州西瓜、益都甜瓜、肥城桃、莱阳梨,陕西邠县(现名彬县)梨,河南灵宝枣,云、贵两省梨,贵州湄潭核桃、李,尤其对我国特产蔬菜如大白菜、榨菜、芥菜、苋菜、萝卜、凉薯、莲藕、茭白、竹笋、蒲菜、荸荠、菱、大葱等作了开创性的调查研究。如山东肥城佛桃,云南呈贡宝珠梨,贵州湄潭金盖梨、青脆李、大柿花、薄核桃、绵核桃,河南灵宝铃枣、长枣、圆枣,浙江杭州早竹笋、尖兴青笋、迟花萝卜、浙大长萝卜、杼子蚕茭、象芽茭、杼子茭等果、蔬品种及其生产经验都是吴耕民首先进行详细记载和报道的。对某些果品的生产技术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例如1934年他评议肥城桃异地栽培变质的观点时,认为,在附近和条件相似地区可以栽培,到1990年,这一论断已被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罗新出的“肥城桃异地栽培”的科研成果所证实。1987年,吴耕民首先根据浙江省玉环、温岭一带所产的高橙(又名玉橙)的性状极似葡萄柚,认定其栽培历史要比巴巴多斯岛的葡萄柚早183年以上,且葡萄柚为柚和橙的杂种。因为巴巴多斯岛于1707年才开始引种柚子,该地所产葡萄柚最早也不会早于1707年。据此,他认为浙江南部是葡萄柚的原产地,以后才传播到世界各地。抗日战争期间,他在贵州湄潭还进行了许多生产试验,如甘薯多收栽培试验、洋葱栽培法之研究、凉薯留种试验、豌豆周年供应栽培试验、多种根菜产量比较试验等。这些试验结果对提高当地蔬菜栽培技术水平和改善蔬菜供应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如甘薯原在湄潭亩产仅约500公斤,吴耕民通过调查研究,抓住施肥和扦插两个环节,开展田间试验,采取扦插前亩施草木灰和菜饼,进行温床育苗,改斜插为水平插,使亩产量增至2232公斤。又如,洋葱采用合理密植,每亩栽苗由1.2万株提高到2万株,产量提高33%,亩产达2672公斤,并使洋葱在当地获得首次试种成功,并很快推广种植。

积极传播园艺良种推广栽培技术

吴耕民工作所到之处,均选引推广了许多国内外园艺植物良种和栽培技术。1919年冬,吴耕民在日本兴津园艺试验场学习期满,将该场赠送的果树优良品种各5株(其中包括柑桔、柿、桃、葡萄、枇杷等),由他的同学葛敬应托运至杭州五云农场(即现在杭州市钱江果园)试种,栽培技术全部采用兴津园艺场的方法,从而使日本果树优良品种和技术传播到杭州一带。至今闻名港、澳和加拿大超级市场的浙江名牌果品——杭州蜜梨,即为当初吴耕民引入的日本菊水梨。浙江农业大学70年代选出的著名梨新品种——黄花,其母本即为吴耕民当时引进的今村夏梨(该品种后改名黄蜜)。我国梨树疏删修剪技术也源自五云农场‘明月’和‘青久’两品种所应用的日本梨修剪技术。1921年南京东南大学成贤街农场的蔬菜温床,是他根据日本兴津园艺试验场的木框温床仿制而成的。这是我国最早的蔬菜温床。同年,他向法国费赫莫汉公司购买花卉种子,亲自在东南大学园艺场栽种后,采种推广,使许多欧洲花卉首次在中国传播,其中许多花名如矮牵牛(Petunia)、福禄考(Phlox)、仙客来(Cyclamen)、撒本乃利(Saponaria)、古代稀(Godetia)、大丽花(Dahlia)、毛地黄(Digitalis)、荷包花(Calceolaria)等都是由他翻译定名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1924年7月,吴耕民和王舜成、葛敬中、胡昌炽、陆费执等人主持《改良推广江苏省园艺计划》。当时在东南大学园艺场设立总场,并在苏州农校内设分场。改良计划有三点:(1)征集江苏省优良品种,择优繁殖,以事推广;(2)征集国内优良品种,择其风土适宜者加以推广;(3)罗致海外种苗,择其优良丰产品种,验其是否适合本省风土,然后繁殖推广。由此,当时东南大学农科收集了果树400余种,蔬菜200余种及许多花卉。金陵大学农科也收集了果树140余种。这些科研工作对丰富江苏省和我国园艺品种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5年吴耕民在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任教时,看到当地经济和农业生产落后,果、蔬、花木极少,人民常无菜可食,仅以辣椒、盐、酱油、醋佐餐,他千方百计地自日本和山东各处购来果苗(苹果、梨、桃、柿、葡萄)1.3万株,以及山东大白菜、番茄等各种蔬菜和观赏树木和花卉的优良品种,并请山东园艺技工栽培示范,在三道原建菜圃约100亩,二道原建果园约200亩,法熹寺建园艺苗圃400亩,并在校园内布置花卉,多余果苗栽于陕西省三原县斗口农场。这些国内外引来的园艺植物在当地试种成功,如今已在西北各省推广,其中苹果已在陕、甘、宁、晋等省高原地带“落户”。这些地区至今已成为我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国内外。

现在浙江省栽培的番茄、洋葱、甘蓝、花椰菜、山东大白菜、榨菜等均由他从国内外引种试种成功,现已成为当地菜场的大宗蔬菜。其中,榨菜就是他在抗战胜利后,从湄潭带来榨菜的原种——菱角菜的种子,在杭州试种并制成榨菜,以后利用冬季水田栽种。当地将这种榨菜率先采用精制小包装,深受消费者欢迎,现已在浙江全省特别是余姚、慈溪两县推广,成为浙江名产。全国闻名的‘浙大长’萝卜,是吴耕民于1949年从杭州市郊区古荡农家选取的萝卜,经系统选育而成为大而长的丰产品种,从1954年起已推广到全国各省及朝鲜等邻国。我国当前栽培的柑桔——温州蜜柑的不少品系,也是他在1937年创办浙江省园艺试验场时,从日本引种来的。吴耕民为引进果蔬良种和技术,改善我国人民果蔬供应以及绿化环境做出了不少重要贡献。

终身执笔为园艺学留下宝贵财富

吴耕民博闻强忆,通晓日、英、法三国文字,汉文流畅,长于写作。他根据调查研究的心得体会,参考中、日、欧美等国资料,联系我国实际编写了很多专著和论文。据不完全统计,已出版著作35本,论文38篇,以及许多科普文章和多篇译文,约1000余万字。其中重要的有《中国蔬菜栽培学》、《果树修剪学》、《果树园艺通论》、《中国温带果树分类学》、《木本食用油料作物栽培》、《日英汉农林园艺词汇》等,其中《柑桔修剪的理论和技术》获1983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中国蔬菜栽培学》已成为美国和日本等国主要图书馆的藏书。此外,他还提出了许多生产建议,如《广西省果树栽培发展刍议》、《山东省园艺改进刍议》、《中国主要果树之经济栽培区域》、《扩建杭州风景区的几点建议》等,这些建议也都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他还编写了不少科普文章,如《祖国的蔬菜》、《我国的果树》、《果树栽培讲话》等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他极为感动,虽年事已高,视力、听力和记忆力也都日渐衰退,但依然振奋精神,决心继续为祖国四化大业添砖加瓦,在短短的10年中,又出版了4部专著计334万字,成为他一生中写作出版最多的10年。至1989年他又先后完成了《中国温带落叶果树栽培学》和《温州蜜柑诊断栽培技术》两本书稿,约计90万字。

吴耕民在长达7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以毕生全部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园艺教育事业,为我国园艺科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91年11月4日,他走完了95岁的人生历程。他的业绩和教书育人的风貌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专家略传》,作者:吴光林)

简历

1896年3月17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孝义乡(现慈溪市精忠乡)。

1917年毕业于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农科。

1917—1920年在日本兴津园艺试验场学习。

1920年任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教员。

1921—1927年任东南大学副教授,并在金陵大学农科兼课。

1927—1933年任浙江大学副教授、教授,兼园艺系主任。

1933年任山东省青岛农林事务所特约研究员。

1934年任山东大学教授。

1935—1937年任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教授,兼园艺系主任、园艺场场长。

1937年任浙江省园艺试验场场长兼浙江省农业推广委员会主任、技正。

1938年任江西农学院技正,后任广西大学教授。

1939—1952年任浙江大学教授,兼园艺系主任,并在中央大学、云南大学、南通农学院兼课。

1943—1949年任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部聘教授、农业部顾问。

1952—1960年任浙江农学院园艺系教授(1956年被教育部定为一级教授)。

1957—1984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1960—1987年任浙江农业大学教授。

1981年当选为中国园艺学会第四届名誉理事长。

1990年当选为全国柑桔协会名誉理事长。

1991年11月病逝于浙江杭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