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罗
【词目】:网罗 :
【拼音】:wǎnɡ luó
【释义】:
①捕捉鱼类或禽兽的器具:网罗鱼禽。
②比喻束缚人的器物:布网罗绳之以法。
③比喻招纳搜求,多方面地搜求、招致:网罗天下贤才|网罗旧闻轶事。
【词意探源】:
(1)指捕捉鱼类和禽兽的用具。
《盐铁论·通有》:“设机陷,求犀象;张网络,求翡翠。”
(2)指招罗搜求。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网罗天下放矢旧闻。”
(3)指束缚人的东西。
司空曙《酬张芬赦后见赠》诗:“紫凤朝衔五色书,阳春忽布网罗除。”
【基本解释】
1. [a net for catching fish or birds;trap]∶捕捉鱼和禽兽的用具,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2. [enlist the services of]∶多方面地搜求、招致
网罗人才
3. [law]∶比喻法律,法网
【详细解释】
1. 捕捉鸟兽的工具。
《淮南子·兵略训》:“飞鸟不动,不絓网罗。” 南朝 宋鲍照《代空城雀》诗:“高飞畏鸱鸢,下飞畏网罗。” 宋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闻道鵷鸿满台阁,网罗应不到沙鸥。” 清 顾炎武 《一雁》诗:“塞上愁书信,人间畏网罗。”
2. 比喻像网的笼罩物。
唐李山甫《又代孔明哭先主》诗:“尽驱神鬼随鞭策,全罩英雄入网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这种骗术,直是妖魔鬼怪都逃不出他的网罗。”曹禺《日出》第一幕:“她认定自己所习惯的种种生活的方式,是最残酷的桎梏,使她即使怎样羡慕着自由,也难以逃出自己的环境的网罗。”
3. 以网捕物。
唐元稹《蜘蛛诗》序:“ 巴 蜘蛛大而毒,其甚者,身边数寸,而踦长数倍其身,网罗竹柏尽死。” 清 昭连 《啸亭杂录·内湖珠兆》:“因网罗之,得蚌径尺。”
4. 比喻法网。
《韩非子·解老》:“好用其私智而弃道理,则网罗之爪角害之。” 唐 司空曙 《酬张芬有赦后见赠》诗:“紫凤朝衔五色书,阳春忽布网罗除。” 宋欧阳修《<江邻几文集>序》:“其间又有不幸罹忧患,触网罗,至困阨流离以至。” 鲁迅 《<二心集>序言》:“谨案在‘清党’以后的党国里,讲共产主义是算犯大罪的,捕杀的网罗,张遍了全 中国 。”
5. 搜罗;包容。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近自托於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唐 刘知几 《史通·本纪》:“盖纪者纲纪庶品,网罗万物,考篇目之大者,其莫过於此乎!” 宋 苏轼 《谢王内翰启》:“此圣人所以网罗天下之逸民,追复先王之旧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