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表疏感冒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风寒表疏感冒是感冒中的一个具体证候。它同前面所述的风寒表实感冒一样,也是感受了外界的风寒邪气而致病,也是病变的初期阶段,但与其不同的是表疏,而不是表实。

表疏是与表实相对而言的,临床表现以汗出为特点,常兼有恶风、发热、脉浮等表现。《伤寒论》指出:“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由此可知,所谓表疏的成因主要是人体感受风邪为主,风性开泄,令肌肤腠理毛窍疏松故汗出。如果从中医八纲虚实的概念来分析,表疏证是风邪伤人,肌表有邪气,全身正气不虚,并不属虚证,仍属实证的范围。所以不可误认为风寒表疏感冒为虚证。有些医书将本证称为风寒表虚证,是不确切的,容易造成误解,应予纠正。

另有两种情况,中医称之为表虚。一是患者素体肺脾气虚,卫外功能不强,平时动则汗出,易于感冒,此种情况属气虚的范围。其虚在里而不在表,应以补益脾肺为主治疗。可选用玉屏风散。另一种为患者外感之后,治疗不当,发汗太过,遂出汗不止,恶风。这主要是由于表有邪气不解,又使肌表阳气受损,故使腠理开泄,汗出不止。按八纲虚实的概念划分,乃属于虚实夹杂的范围。临床上应该注意此二者与风寒表疏证的区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