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回忆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洛克菲勒回忆录

这是一部独特的家族史,作者戴维?洛克菲勒违背了祖父“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不出自传”的遗训,写出了历史上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洛克菲勒家族的自传。这部家族史跟美国的近代经济史和外交史都有着深刻的勾连。作为美国第一家族的后代,戴维有其他人没有的机会可以接触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最有权势的家族、影响整个欧美政局的政治家、每一届美国总统,参与了很多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访问。他在冷战时期造访前苏联,跟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都有过直接而锋利的面对面交流,也是第一批在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后的1973年到访中国的资本家,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跟中国密切接触,并成功开展商务活动的国际金融家。他跟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的交往,跟当时的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深厚友谊,深深地培植了他对中国这片土地的感情。作为哈耶克和熊彼特的学生,并与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同学,他对经济学,对企业经营和政府影响都有着深刻的见地,这些见地也广泛地影响了美国经济的走向和政策制定。他继承了巨大的财富,并且成功地把财富的培育和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密切相连,将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他重新定义了企业家的身份,“企业家身份本身代表着一种机会,用于满足人的发明创新、追求权利和赌博的本性……事实上,对成就过程的追求,其本身对于许多人来说就是一个目标,而在那些人眼里,利润只是一种值得付出努力的副产品”,这也许更能解释他在使用和创造财富上做的一切。

《洛克菲勒回忆录》目录

祖父

一张相片的故事

标准石油公司

临危不乱

给予的艺术

公共关系

母亲和父亲

美国最强大的两个家庭的联姻

颇具影响力的标准和脆弱的情感

她是个美人

职责、道德、品行 拉德洛

儿童时代

纽约市最大的私人住宅

艺术的氛围

上学

波坎蒂克

锡尔港的夏天

六种不同个性

哈佛

大学的选择

羞于交际

奥尔德里奇家族

本吉和迪克

富有挑战性的课程

希特勒德国之夏

三位令人难忘的教授

国内外的暑期活动

拜会帕德雷夫斯基和弗洛伊德

洛克菲勒家族遗产

选择职业

一篇论文,一个妻子,一份工作

一篇论文

闲置与浪费的“思考”

佩吉

小花

“备战”

在大通银行的事业起步

选择

大通国民银行

洛克菲勒“家族银行”

温思罗普·奥尔德里奇

大通文化

年薪3500美元乘地铁的上班族

欧洲 没有营销想像力

拉丁美洲 未挖掘的市场

巴拿马 用牛作抵押

甘蔗与古巴革命

波多黎各的“经营自主”

在南美的扩展

开发资本市场的努力

在大通内部挣扎

平行事业

建立家庭生活

收支平衡

兄弟同心

从父亲手里购买洛克菲勒中心

购买波坎蒂克地产

家族资产的重组

慈善传统

彻底改造洛克菲勒大学

阿尔杰·希斯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

与阿尔杰共进晚餐

私人秘书

建设大通曼哈顿银行

伟大的天然领袖

奇怪的关系

银行管理的现代化

碰撞 兼并热

“乔纳吞吃了鲸鱼”

寻求外部咨询

下曼哈顿的整合

无法拒绝的机会

激动人心的新大楼

冲突

争夺银行的“灵魂”

“特洛伊木马”

绕过国际部

与进出口银行竞争

投资于发展中国家

争夺一把手的决战

“品位”撞击 内部分裂

面对全新的国际环境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

早期预警信号

阿拉伯石油禁运

回收石油美元

债务危机

在中东的扩张

复杂的个人关系

复杂的银行业务关系

出人意料的工作提议

愤懑与调和

约旦国王侯赛因和哈桑王储

酋长、苏丹王和萨达姆

科威特的加巴尔酋长

巴林和贝鲁特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曼苏丹王卡布斯

也门的奎特聚会

伊拉克与萨达姆·侯赛因

家庭风波

一个美国王朝

为人父母的艰难

紧张的关系

小戴维

阿比

内瓦

佩吉

理查德

艾琳

越南悲剧

在哈佛的对抗

完美结局

手足冲突

手足冲突

怒火中烧的领导人

顽固的理想主义者

第一战场

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

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的“断送”

阋墙

家族办公室的小规模冲突

波坎蒂克大决战

内尔森的纪念碑

不同寻常的一封信

约翰去世

内尔森的报复

内尔森的最后几个月

内尔森去世

伴侣关系

佩吉

政府

慈善事业

央巴卡帝洛中心

今天和明天

成功与幸福的要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