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本书去巴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带一本书去巴黎

基本资料作者:林达著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2-5-1

字数: 140千

页数: 287

开本:32

I S B N : 9787108017079

包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定价:¥35.00

编辑推荐写美国的林达又踏上了浪漫花都之旅,然而,背负历史的所在总是沉重的:“一百年,可以积淀、挣扎、反思而产生雨果。一百年,也足以推陈出新,埋葬一段历史,因而彻底忘却,整个民族并不因为经历了什么而有所长进。巴黎是一个城市,也是一段历史缩影……你会感受一些他们的历史观。”

内容简介作者林达就是写过几本“近距离看美国”的林达,也就是写作《在边缘看世界》的那个林达。现在,她带着一本描写“革命”的文学名著(《九三年》)奔赴巴黎。在法兰西的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盛筵,倾听着历史的回声,感悟着前人在血与火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作者于浓厚的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了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以及对“革命”的理解。本书包括:带一本书去巴黎;奥斯曼和老巴黎;塞纳河上西岱岛;巴黎的教堂;圣丹尼和他的头颅等内容。

事实上,这本书也可以起到为旅游者充当指南的作用,比如我们知道了塞纳河上有西岱岛,巴黎城市改造的故事,戴安娜喜欢的“里兹饭店”,那个“像里兹饭店一样大的钻石”的“里兹饭店”只容许住店客人进去,旁的人不能进去逛逛。遗憾的是,从我的阅读体验上来说,作者对历史故事的叙述远不如她讲美国的那两本流畅,并且现实的游历和历史的遐想这两者互相成为叙述的障碍。

作者简介林达,是一对美籍华人作家夫妇合用的笔名。另有“丁林”、“Dinglin2”等笔(网)名。夫为丁鸿富,妻为李晓琳。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曾在黑龙江省插队。1991年移居美国。

林达的书,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被誉为是介绍美国最好的作者之一,是中国的托克维尔。同时,林达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设专栏,不仅有时事评论,还有散文和特稿。林达的文字朴实自然,富有洞见,写作领域涉及宪政、法治、历史、国际关系,是少有的全能型作家。

图书目录带一本书去巴黎

奥斯曼和老巴黎

塞纳河上西岱岛

巴黎的教堂

巴黎是法国的象征

圣丹尼和他的头颅

安布瓦斯的古堡

卢瓦河的地牢和诗人维永

在凡尔赛宫回看路易十四

凡尔赛宫里的国会大厅

塞纳河边的伏尔泰咖啡馆

拉法耶特的故事

巴士狱还在吗?

加纳瓦雷历史博物馆

寻找雅各宾俱乐部

消失了的雅各宾

协和广场上的卢克索方尖碑

杜勒里宫和圣·谢荷曼教堂

断头台的兴衰

先贤祠走访伏尔泰

卢梭手上的火把

从拿破仑回归雨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