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模式
闪光模式表示控制该闪光灯曝光的方式。一般的闪光灯都有3种模式:TTL闪光模式(目前主流的闪光灯都具有这个功能),自动闪光模式和手动闪光模式。当然,根据厂商的不同,还有很多更为先进的模式,例如尼康的I-TTL,佳能的E-TTL等。
TTL闪光模式:是利用通过镜头的实际光量来确定相应的闪光输出量的一种测光模式。TTL是(Through the lens)的缩写,可以翻译为“通过镜头的光”。这种测光实际上是在取景器见到的现场范围内确定闪光的输出量,失败几率极低。
自动闪光:通常传统胶卷相机与数码相机在不作任何设定变动的时候,闪光灯模式都预设在“自动闪光”模式下。此时,相机会自动判断拍摄场景的光线是否充足。如果不足,就会自动在拍摄时打开闪光灯进行闪光,以弥补光线。我们大部分的拍摄情况下,“自动闪光”模式都足以应付。
E-TTL 闪光模式:佳能在1995年发布另一种形式的闪光技术 - E-TTL,也就是‘评价式透过镜头’闪光测光。E-TTL由主闪光泡发出一束已知亮度的低功率预闪,用以确定正确的闪光曝光。它通过预闪测量景物的反射率,然后基于这些数据计算出达到中间影调所需要的闪光输出功率。它也利用预闪,但出于下述两个原因,它克服了A-TTL的缺陷。
首先,E-TTL预闪发生在快门即将开启之前的瞬间而非半按快门的时候。因而与A-TTL不同, E-TTL预闪实际上用于确定闪光曝光,而且它不是在现场光测光阶段激发。有些用户可能对E-TTL在正式闪光之前发出预闪赶到惊奇。在正常设定条件下,该过程发生得很迅速,以至于预闪被难以察觉到,尽管你可能在反光镜抬起之前瞥见到它。
其次,预闪光线由相机内部的评价测光系统进行分析,这意味着它是透过镜头测光,不象外置传感器一般容易被愚弄。与TTL闪光测光表不同,E-TTL传感器不易被好奇者看到,它藏在五棱镜的外壳内。
E-TTL较TTL和A-TTL优越之处是用于填充闪光。E-TTL在白天摄影时添加微妙和自然的填充闪光方面通常表现较好。E-TTL曝光同时也与当前对焦点相关,理论上更易取得出色的曝光。
在佳能最新开发的E-TTL II方式下,当快门释放的一瞬间,闪光灯会发出一束预闪光,用来监测环境光和计算所需的闪光量,闪光灯发出正确的闪光,使环境光和人工闪光达到平衡。在复杂的场合,比如在起作用的与对焦点相连的测光区域外有强反射,也能正确闪光曝光。E-TTL II在评价闪光测光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平均闪光测光,由于采用了新的算法,闪光结果更精确更稳定。即使被摄体移动位置,E-TTL II自动闪光系统也能有效避免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的情况发生。
i-TTL 闪光模式:尼康的i-TTL和佳能的E-TTL有部分相似,先是预闪进行大略的闪光量估算,然后测合焦位置的主体的亮度。当闪光灯发光时,照在主体的光达到应有的亮度后,E-TTL就命令闪光灯停止闪光,而尼康的i-TTL还会把距离信息代入运算做为修正,然后再命令闪光灯停止闪光,当然更为精确。而这个距离信息的获得在对焦完成后也就完成了,所以根本不会耽误时间。尼康的i-TTL只有五个分区,但因为有了距离信息进一步修正,这个5分区就足够精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