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令智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发音]

lì lìng zhì hūn※

[解释]利:私利。 令:使。 智:理智。 昏:昏乱。因贪利而丧失理智,不辨是非。清旦:清晨。鬻:卖。攫:抓,夺。

耳:而已。被:通“披” 子:你 殊:完全 徒:只 金:黄金

[出处]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谚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负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故事]战国时,秦国派大将白起带领人马攻伐韩国,占领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泌阳县),使上党(今上西长治市北)受到极大的威胁。“上党守将准备归附赵国,希望得到赵孝成的保护。赵孝成王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平阳君赵豹认为,无故受利,会招致祸殃,以不要为好。但平原君赵胜却认为,这么大一块好地方,不费任何代价,送上门来还不要吗?最后赵孝成王采纳了赵胜的意见,派他到上党把这块地方接受了过来,井封冯亭为华阳君。可是这样一来,把秦国激怒了。秦国又派白起去打赵国,使赵军大败。后来,差一点儿打进赵国的都城邯郸。

[示例]独苦国人无识者,~,则不免受其饵矣。

[近义]见利忘义、利欲熏心、贪利忘义

[反义]见利思义、一芥不取

[原文]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柬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曰:"取金之时,徒见金,不见人。"

[翻译]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大清早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到卖金子的地方去,见到有个人手中拿着金子,就一把抢夺过来。

官吏把他逮住捆绑起来,问他道:"人都在这儿,你就抢人家的金子,是什么原因?"

那人回答官吏说:"拿金子时,我只看到金子,根本就没看到人。"

[寓意]

一个人如果惟图是利,利欲熏心,往往会丧失理性,做出愚蠢的事来.而古人说“淡泊明志”“无欲则刚”才是正确的处世态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