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灸
冬病夏治疗效好
三伏天灸疗法是天灸疗法中的一种,因其选在每年的三伏天进行治疗,所以称为三伏天灸,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疗法,属于“冬病夏治”的一种疗法。“冬病夏治”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反向思维的运用,即在夏天治疗冬天易患、易发作的疾病。根据中医理论,夏季万物生长繁茂,阳气盛,阳气在表,夏季养生宜以养阳为主,此时毛孔开泄,运用针刺(俗称“打伏针”)或艾灸(俗称“施伏灸”)、敷贴,可使腠理宣通,驱使体内风、寒、湿邪外出,是内病外治、治病求本的方法。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极好机会,它是采用在穴位上敷贴药物来治疗某些慢性疾病的方法,即在三伏里每伏的头一天,将配好的中药碾成粉末后,制成药膏,分别贴在人体不同的穴位上,过4-6小时后自行取下,以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方法就是这么简单实用。
治疗慢性病效果最佳
据了解,三伏天指的是夏至过后第三、四个庚日及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此时为和煦阳气,是祛散寒气的最佳时机。一些慢性病如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经常性感冒、慢性颈、肩、腰、腿痛、慢性胃炎、结肠炎等,如能在此时进行天灸治疗,对于预防这些病在冬季的复发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为什么三伏天灸能够治病呢?它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起作用:一是局部的刺激作用,局部的药物刺激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某些抗体形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对一些过敏性疾病起防治作用;二是经络的调节作用,温热性能的药物对局部的刺激,有类似灸法的效应,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袪湿散寒的效果,而且通过经脉的调整,达到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衡,防病保健的作用;三是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至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同时通过药物对局部穴位的刺激,以激发全身经气,通过微小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的药理效应;四是利用“三伏天”这全年最热的时段,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刺激人体穴位,并通过药物的作用,起一个良性的,有利于机体增强抵抗力的,扶正袪邪的作用。另外,在冬季还有三九天灸,同样是利用全年最冷的时段,灸治疾病。
名词解释
三伏天灸,即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具体做法是,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的穴位部位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效果的。天灸包括范围较广泛,包括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是在特定时间下进行的天灸法,三伏天灸一般灸三次,之后可以再进行加强灸,其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中伏、末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