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中都遗址
中都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与当时的元大都 (今北京)、元上都(今内蒙正蓝旗) 并驾齐名。它的建造者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孙子元武宗海山。他即位10天就下令撤销上都,建行宫中都于此。据史籍记载,白城子一带古称旺兀察都,是“天苍苍,野茫茫,鸷鹅鸿雁水中荡,獐狍鹿兔草中藏”的肥美草原,是南中原汉地,北通漠北草原的交通要道及军事重地。元中都是元代除大都和上都之外的第三大都城,其政治地位、城市规模、经济文化在当时世界上享有盛誉。其遗址保存较好。
遗址由宫城,皇城,郭城组成,并呈“回”字型相套。宫城垣保存完好,地上残高三到四米。皇城城垣呈土垅状,残高一米。宫城内呈露在地面上的27处原建筑遗址保存完好。经过3年的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大批石、陶、铁、木及玉雕、砖雕和铜、铁、骨器。其中汉白玉角部螭首的雕工极尽绝艺,堪称元代雕刻极品。特别是前殿东步道南侧的砖雕象眼,堪称稀世瑰宝。该遗址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中都遗址目前已发掘的中心大殿、西南角楼及南大门,可供游客参观。同时,遗址博物苑工程已启动届时游客可参观保存完事的元代出土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