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穿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子宫穿孔

概 述:

子宫穿孔(妇科)是指宫腔手术所造成的子宫壁全层损伤,致使宫腔与腹腔,或其他脏器相通。 子宫穿孔在女性生殖道器械损伤中最为常见。可见于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人工流产、中期引产、诊刮术等,探针、宫颈扩张器、吸管、刮匙、胎盘钳或手指都可造成穿孔。穿孔部位可发生在宫底、峡部或宫颈管,其中以峡部最多见。亦可穿入阔韧带、膀胱后壁、肠袢,甚至拉出大网膜等,导致内出血、阔韧带内血肿及继发性腹膜炎。必须及时诊断处理,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症状表现:

1.宫腔手术过程中出现下腹突发性疼痛。

2.发觉所用器械进入宫腔的深度明显超过检查时所估计的宫腔深度,且无阻力,感觉不到宫壁的抵抗。

3.下腹压痛、反跳痛。

4.如穿孔损伤大血管,短时间内即可有内出血的典型表现,并迅速发生休克。

5.宫旁包块:如从子宫峡部穿入阔韧带损伤血管,可在阔韧带内形成血肿。

诊断依据:

1.手术中病人突然感到下腹疼痛,腹部压痛、反跳痛。

2.操作时术者突然感到失去宫壁阻力,有无底感,器械进入宫腔的深度远超宫腔实际深度。

3.若看到挟出有脂肪组织或肠管,则确诊无疑。

治 疗:

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住院严密观察。如宫腔组织已刮净又无内出血症象者,可给宫缩剂和抗生素;如宫腔组织尚未吸净,穿孔较小,无明显内出血,患者情况又良好时,可请有经验医生避开穿孔处刮净组织后再保守治疗,或抗感染一周后再行刮宫术。

2.手术治疗:如有明显内出血体征或可疑脏器损伤时,应立即手术(剖腹探查)。

用药原则

1.小的穿孔(如探针穿孔)且无其他脏器损伤者以口服甲硝唑、益母草流浸膏或注射缩宫素;

2.大的穿孔不宜单纯药物治疗,尤其是合并有其他脏器损伤或有内出血时需手术治疗。

预防常识:

宫腔手术操作前应详细了解病史,妇科检查搞清子宫位置及大小,操作轻柔。术中发现子宫穿孔应立即停止操作,根据具体情况全面分析,正确处理。如为探针穿孔,保守治疗多能治愈;如为卵圆钳或吸管所致穿孔,则多需手术治疗,尤其是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或内出血休克时必须立即剖父探查。在此需要特别提醒部份女同胞们的是:妊娠后如需要作人流或“打胎时切不要到那些无牌行医者那里进行,而应到医院妇产专科进行。

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子宫穿孔:此种妇科急症绝大多数发生在人工流产失误、放取宫内节育器、诊断性刮宫,由于操作不慎,导致子宫肌层出现孔洞并与膜腔相通。个别患者可发生于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的自发破裂穿孔。

子宫穿孔的危险性: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子宫穿孔突出症是突然剧烈腹痛或休克,确诊后行开腹检查,在直视下进行清宫、修补或作子宫切除术,并仔细检查有无合并肠管损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