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薯5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中薯5号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1998年育成。原代号"C9305-6",亲本是:中薯3号天然结实后代。

审定情况2001年通过北京市审定。

特征特性性

早熟马铃薯品种,生育期60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55厘米左右,生长势较强。茎绿色,复叶大小中等,叶缘平展,叶色深绿,分枝数少。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中等,有种子。块茎略扁圆型,淡黄皮淡黄肉,表皮光滑,大而整齐,春季大中薯率可达97.6%,芽眼极浅,结薯集中。炒食品质优,炸片色泽浅。

田间鉴定调查植株较抗晚疫病、PVX、PVY和PLRV花叶和卷叶病毒病,生长后期轻感卷叶病毒病,不抗疮痂病。苗期接种鉴定中抗PVX、PVY花叶病毒病,后期轻感卷叶病毒病。

品质分析:干物质含量18.5%,还原糖含量0.51%,粗蛋白1.85%,VC29.1毫克/100克鲜薯。

产量表现一般亩产2000公斤左右。

栽培要点1、该品种耐肥水,适合保护地和地势较低的地块种植。不耐旱,不抗疮痂病,因此不适合在干旱的含盐量高的地块种植。

2、北京地区春季3月中下旬播种,6月下旬收获;秋季8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收获。春季覆膜可适当早播。平播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亩4500-5000株左右。

3、播前催芽,施足基肥,加强前期管理,及时培土中耕,促使 早发棵早结薯,出苗后及时浇水,结薯期和薯块膨大期不能缺水,收获前一周停灌,以利收获贮存。

4、二季作地区适合与棉花、玉米等作物间、套作。

5、 二季作留种春季适当早收,秋季适当晚播,并注意及时喷药防蚜,拔除病株。

适宜区域适宜北京平原二季区做春秋两季种植;门头沟、延庆山一季区做早熟栽培种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