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谢尔伦要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伊谢尔伦(Iselhorn)要塞是帝国军于帝国历454年,宇宙历763年由银河帝国-高登巴姆王朝建造,帝国历458年,宇宙历767年完成的一颗人工行星,围绕亚尔提那恒星旋转。直径60公里,内部若加以细分,可以分隔成数千层。表层以耐光束的镜面处理而成,是由超硬度钢、结晶纤维及特制陶瓷所组成的复合装甲,共有四层,牢不可破。外壁表面积达11,300平方公里,设有许多索敌系统、炮台、枪座及舱口,彼此互相监视,但并非全无死角,敌军便多利用死角以陆战进攻。以战略基地而言,其战略机能可说是样样兼备,攻击、防御、补给、保养、装备、医疗、通讯、管制、情报等,不一而足。宇宙港口可停泊20,000艘舰艇,装备工厂可以同时修复四百艘战舰;医院共可容纳200,000张床位;兵工厂一个小时可以生产7,500枚雷射核融合飞弹。其要塞主炮——雷神之锤,输出达924兆瓦,同盟军前后六次大举来袭,每一次都因此而大量折损官兵和舰艇。

伊谢尔伦既是要塞,同时也是可容纳50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要塞和驻留舰队的军人共计两百万)。这里的社会资本堪称完备,而且各项设施俱全,从学校、剧场、音乐厅、高达15层的运动中心、妇产科医院、育儿所,到内部一体成型的给水排水系统、淡水工厂暨氢气动力炉、可充作氧气供给系统之一及森林浴场所的广大植物园,以及最重要的水耕农场——此为植物性蛋白质和维他命的补给站。

作为战略要地,截至宇宙历801,在伊谢尔伦回廊,共发生了十一次伊谢尔伦攻略战。

要塞自宇宙历767年完成以来,一直是帝国军对同盟用兵的要冲,直到宇宙历796年的第七次伊谢尔伦攻略战,同盟军杨威利成功攻占了要塞,伊谢尔伦要塞才更换了主人。帝国军时代,要塞司令官与驻留舰队司令官分由二人担任,一直以来,两个职位之间一直不和。杨威利能成功不流血地攻占了要塞,与这矛盾不无关系。要塞落入同盟军之后,两个职位便由一人所兼任,而自夺取到要塞重回帝国之手的3年间,「要塞司令官暨驻留舰队司令官」一职一直由杨威利一人所担任。到了「银河帝国-罗严克拉姆王朝」,皇帝莱因哈特亦因袭此举,合并了二职。

附:

第六次伊谢尔伦要塞攻略战-第六次伊谢尔伦要塞攻略战-

宇宙历794年/帝国历485年 10月~12月

帝国军

(守方)

舰队/据点

军舰数

指挥

幕僚

乘船

旗舰队

20000

宇宙舰队司令长官

缪肯贝尔加元帅

兹因玛曼中校

梅尔卡兹上将

斯特汀少将

伊谢尔伦要塞

雷神之锤

装甲掷运兵总监

奥夫雷沙一级上将

留涅布尔克少将

坎普上校

要塞防卫舰队

160

奥斯卡·冯·罗严塔尔准将

--

--

要塞防卫舰队

160

渥佛根·米达麦亚准将

--

--

缪杰尔舰队

3000

莱因哈特·冯·缪杰尔少将

吉尔菲艾斯少校

克斯拉上校

毕典菲尔特上校

同盟军

(攻方)

舰队

军舰数

指挥

幕僚

乘船

旗舰队

28900

宇宙舰队司令长官

拉撒尔‧罗波斯元帅

总参谋长

格林希尔上将

霍克中校

卡介伦准将

杨威利上校

亚典波罗少校

先寇布上校

伊旺·高尼夫少尉

波布兰少尉

分舰队

3000

威利姆·何兰多少将

--

--

分舰队

2500

拉姆杰·华兹少将

马尔寇姆·

怀特伯恩上校

--

分舰队

2500

卡波特少将

--

--

结果

在此战中无能的长官们都死光,30岁以下的年轻指挥官,个个都立下功勋。

第七次伊谢尔伦要塞攻略战-第七次伊谢尔伦要塞攻略战-

宇宙历796年/帝国历487年 5月

帝国军

(守方)

舰队/据点

军舰数

指挥

幕僚

乘船

伊谢尔伦

驻防舰队

15000

伊谢尔伦舰队司令长官

杰克特上将

奥贝斯坦上校

--

伊谢尔伦要塞

--

伊谢尔伦要塞司令长官

修特豪简上将

雷姆拉中校

--

同盟军

(攻方)

舰队

军舰数

指挥

幕僚

乘船

第13舰队

6400

杨威利少将

费雪准将

姆莱准将

派特尼契夫上校

菲列特列加中尉

马尼诺上校

伊凡‧高尼夫上尉

波布兰上尉

蔷薇骑士连队

1

先寇布上校

--

林兹中校

布鲁姆哈尔特少校

结果

伊谢尔伦要塞首次被同盟军攻占,而且是以零伤亡的代价。

第八次伊谢尔伦要塞攻略战-第八次伊谢尔伦要塞攻略战-

宇宙历798年/帝国历489年 4月~5月

帝国军

(攻方)

舰队/据点

军舰数/

要塞武器

指挥

幕僚

乘船

旗舰队

8000

总司令官

坎普上将

费赛尼亚中将

派特利肯少将

艾亨道夫少将

秃鹰要塞

秃鹰之喙

同上

同上

--

缪拉舰队

8000

副司令官

缪拉上将

欧拉准将

德瑞文兹少校

--

同盟军

(守方)

舰队/据点

军舰数/

要塞武器

指挥

幕僚

乘船

伊谢尔伦

驻防舰队

4500

客席提督

梅尔卡兹中将

舒奈德上尉

尤里安上士

马尼诺准将

伊凡‧高尼夫少校

波布兰少校

伊谢尔伦要塞

雷神之锤

要塞事务总监

卡介伦少将

参谋长

姆莱少将

派特里契夫准将

要塞防御提督

先寇布少将

驻防分舰队

3500

费雪少将

--

尼尔逊中校

驻防分舰队

3000

亚典波罗少将

拉欧中校

--

驻防分舰队

2800

阮文绍少将

--

--

第13混成旗舰队

约10以下

伊谢尔伦要塞司令

杨威利上将

菲列特列加上尉

杰诺中校

混成分舰队

2040

莫顿少将

--

--

混成分舰队

2200

雅拉肯少将

--

--

混成分舰队

650

马利涅汀准将

--

--

混成分舰队

610

沙尼亚准将

--

--

结果

派特利肯少将、艾亨道夫少将、坎普上将战死,缪拉上将负伤。秃鹰要塞化为乌有,帝国军战败。全体官兵生存者只剩下20分之1。

第九次伊谢尔伦要塞攻略战-第九次伊谢尔伦要塞攻略战-

宇宙历798年/帝国历489年 11月 ~ 宇宙历799年/帝国历490年 1月

帝国军

(攻方)

舰队/据点

军舰数

指挥

幕僚

乘船

旗舰队

15000

总司令官

罗严塔尔一级上将

贝尔肯格林少将

列肯道夫上尉

修姆德上校

鲁兹舰队

11000

副司令官

鲁兹上将

--

--

连内肯普舰队

10000

副司令官

连内肯普上将

格利鲁帕尔兹少将

克纳普斯坦少将

同盟军

(守方)

舰队/据点

军舰数/

要塞武器

指挥

幕僚

乘船

伊谢尔伦

驻防舰队

4500

伊谢尔伦要塞司令

杨威利上将

菲列特列加上尉

伊凡‧高尼夫少校

波布兰少校

梅尔卡兹中将

舒奈德上尉

伊谢尔伦要塞

雷神之锤

要塞防御提督

先寇布少将

参谋长

姆莱少将

派特里契夫准将

--

驻防分舰队

3500

费雪少将

--

尼尔逊中校

驻防分舰队

3000

亚典波罗少将

拉欧中校

--

驻防分舰队

2000

马尼诺准将

--

--

民用船队

大量

卡介伦少将

--

--

结果

在杨威利指挥下,伊谢尔伦的500万军民被完全收容到各舰船上,逃离伊谢尔伦要塞。

第十次伊谢尔伦要塞攻略战-第十次伊谢尔伦要塞攻略战-

宇宙历800年/新帝国历2年 1月

帝国军

(守方)

舰队/据点

军舰数

指挥

幕僚

乘船

伊谢尔伦

驻防舰队

15000

伊谢尔伦司令官

鲁兹一级上将

荷尔兹拜亚中将

库典森少校

--

伊谢尔伦要塞

雷神之锤

维拉中将

--

--

革命

政府军

(攻方)

舰队

军舰数

指挥

幕僚

乘船

杨舰队

1000

梅尔卡兹一级上将

先寇布中将

舒奈德中校

巴格达胥上校

林兹上校

布鲁姆哈尔特中校

波布兰中校

尤里安中尉

马逊准尉

结果

伊谢尔伦要塞再次回到杨舰队掌握之中。

第十一次伊谢尔伦要塞攻略战-第十一次伊谢尔伦要塞攻略战-

宇宙历801年/新帝国历3年 2月

帝国军

(攻方)

舰队

军舰数

指挥

幕僚

乘船

瓦列舰队

15600

瓦列一级上将

博莱尔中将

豪夫少校

卡姆胡巴少将

乌梅灵中将

克莱伯准将

帝国本土守备舰队

8500

瓦肯塞尔上将

沃恩克中将

--

共和

革命军

(守方)

舰队/据点

军舰数/

要塞武器

指挥

幕僚

乘船

伊谢尔伦舰队

6600

总司令

尤里安中尉

亚典波罗中将

史路兹卡利达少校

波布兰中校

卡琳下士

马逊少尉

分舰队

3800

参谋长

梅尔卡兹一级上将

舒奈德中校

--

伊谢尔伦要塞

雷神之锤

先寇布中将

卡介伦中将

巴格达胥上校

--

结果

自杨威利死后,民主共和势力第一次在军事上对抗并战胜了帝国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