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言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诗体的一种,是适应短促的劳动节奏、以单音词为主、每句二字的诗体。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指出:“二言肇于黄世,竹弹之谣是也。”所谓竹弹之谣即《弹歌》“断竹、续竹,飞士、逐肉”,据说是黄帝时代的歌谣,公认是原始社会诗歌,是二言诗之始。《竹弹谣》载于《吴越春秋》。《周易》中也保存了一些古代歌谣,如《屯.六二》通篇都是以二言为句。

后人也将各句第二字相叶的诗篇称为二言诗。清代赵翼的《陔余丛考》记载:“《辍耕录》载虞伯生咏蜀汉事曰:銮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度南泸,长驱西蜀,力据东吴,美乎周瑜妙术,悲乎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此又通首皆二字一韵,更前人所未有也。中州韵入声似平声,故蜀、术等字皆与鱼、虞相叶。古来通篇二言诗,惟此一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