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豹
冯豹,东汉名儒冯衍子,子仲文。
豹字仲文,年十二,母为父所出。后母恶之,尝因豹夜寐,欲行毒害,豹逃走得免。敬事愈谨,而母疾之益深,时人称其孝。长好儒学,以《诗》、《春秋》教丽山下。乡里之语曰:“道德彬彬冯仲文。”举孝廉,拜尚书郎,忠勤不懈。每奏事未报,常俯伏省,或从昏至明。肃宗闻而嘉之,使黄门持被覆豹,敕令勿惊,由是数加赏赐。是时,方平西域,以豹有才谋,拜为河西副校尉。和帝初,数言边事,奏置戊己校尉,城郭诸国复率旧职。迁武威太守,视事二年,河西称之,复征入为尚书。永元十四年,卒于官。
冯豹(1859—1922),原名隆杰,改名豹,字地造,一字笛樵,晚号勿翁,乐清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家乡白石凤岙创办延祥书院,常向学生讲授太平天国故事及历代兴亡史实。次年,和吴郁周、石蕴辉等筹办柳市高等小学。旋闻孙中山先生在海外倡导革命,遂曰:“复兴祖国,此其时也,丈夫处世,岂可抱卷执粉笔而终乎?”结识敖嘉熊后,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三十年,参与嘉兴创温台处会馆,“谋握地方上财、兵二权,以次组成独立之军,且以交通浙东西之各秘密会党”(冯自由《革命逸史》第五集,第48页),四月发议,九、十月间成立,豹和陈乃新已先由嘉熊招至。八月,豹和乃新受托赴处州,访志士李造钟和丁嵘,在永康龙华会主沈瑛(荣卿)家结识魏兰及其堂侄魏毓祥,共同密谋革命事宜。三十一年四月后,因经费困难,会馆不能维持,办事人散去。六月,以乐清代表名义参与温处学务分处筹备会议,后被聘为委员。三十二年二月,陈梦熊《新山歌》案发,次年五、六月间,光复会领袖徐锡麟、秋瑾相继殉难,豹受牵连,出奔南洋,流亡新加坡、印尼、爪哇,旋东渡日本,鼓吹民主革命,筹集活动经费,其后奉召回国,参与浙江光复活动。
民国成立,任缙云县知事,越二年,改任於潜县知事。1915年,改任浙江省立第十一(处州)师范学校校长。晚年目睹军阀专政,战乱不休,对时局悲观失败,隐居莲溪(凤凰溪)之阴,赋诗念佛自遣。其后皈依佛门。1922年2月17日卒于温州头陀寺,享年64岁,遗著《诗界革命篇》、《勿翁诗草》、《劳草吟》等3卷行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