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制结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不同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形态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它所反映的是各种所有制的外部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首先体现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上。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其所有制结构必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制度上的基本特征。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革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这个阶段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片面追求“一大二公”,认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越纯越好。

第二阶段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之前。在这一阶段,强调以公有制为主题,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第三阶段是当得十五大召开之后。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