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是指由于生活规律改变、情绪抑郁、饮食因素、排便习惯不良、药物作用等因素所致的便秘,例如,外出旅行的人,由于生活规律、周围环境的改变,以及劳累等因素的影响, 多会出现便秘,这种便秘则属于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的病人,除肠道易激综合征外,均可通过生活规律化,合理饮食、调畅情志、养成良好排便习惯以及去除其他病因等手段达到治愈便秘的目的。而患有肠道易激综合征的病人 ,其发生的便秘虽属功能性便秘,但必须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功能性便秘病因功能性便秘的发生可能与心理因素、先天性异常、炎症刺激、滥用泻药及长期有意识抑制排便,或与支配肛门内外括约肌的神经功能异常有关。 病因可归纳为以下几项:
(一)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得食物中所含机械或化学的刺激不足(如蔬菜中的纤维素)或因摄食量过少,尤其是缺少遗留大量残渣的食物。使肠道所受刺激不足,反射性蠕动减弱造成便秘。
(二)在结肠的总蠕动后,粪块进人直肠,从而引起排便反射。但当便意经常被忽视,排便场合和排便姿势不适当,以及经常服用强泻剂或洗肠等,均可造成直肠反射敏感性减弱。以致虽有粪块进入,而不足以引起有效的神经冲动,故无排便反射产生,结果造成便秘。
(三)精神抑郁或过分激动,使条件反射发生障碍,高级中枢对副交感神经抑制加强,使分布在肠壁的胸腰支交感神经作用加强,因而产生便秘。
(四)不良的生活习惯,睡眠不足,持续高度精神紧张状态等,亦可造成结肠的蠕动失常或痉挛性收缩,因而造成便秘。
发病机制排便生理过程任一环节出现故障均可引起便秘。此外,粪便的容积和稠度、直肠顺应性、内外括约肌功能、耻骨直肠肌与肛直肠角、直肠感觉等均可影响排便过程。
功能性便秘的防治为防止功能性便秘发生要注意以下几点[2]:
(1)要注意饮食调整,忌食厚味辛辣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如果患者便秘持续时间较长,大便呈粗条状,不带有粘液,便意不强烈,又无腹痛,称弛张性便秘,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及蔬菜。如果便秘间断发生,多在精神紧张时加重 ,饭后常出现左下腹疼痛或大肠部位压痛,大便呈球状,带有粘液,虽有便意但难以便出,称痉挛性便秘,则应以吃软食为主。
(2)预防津液耗伤。平时应多饮水,尤在夏季应注意补充体内水份分,有严重心力衰竭的心律失常患者,饮水量应按医生指导进行。
(3)心律失常病人应劳逸结合,注意避免忧思过度,多做适合自己的户外运动,这样可以增加肠蠕动。还可以按摩腹部,被动增加肠蠕动,以防止便秘的发生。 (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应养成晨起定时大便的习惯。晨起没有便意也要多蹲一会儿,坚持日久,可以形成条件反射,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