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利
1、山东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男,1950年7月生,山东泰安人。笔名大犁。现职山东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彩建系党总支书记,美育教研室书法教师,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济南分校87级书法专业毕业,现为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正式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A级会员;山东省硬笔书协会员;全国煤炭高校书协副秘书长;浙江丽州书画社理事,桂林艺术学校客座教授;淮海书法艺术学校书法导师等,其书法作品在全国及省市举办的大赛中多次获奖;部分作品被收录《全国“凤凰杯”书画艺术大展获奖作品选集》、《“泰山杯”全国书画大赛作品精选》、《中国青少年书画篆刻作品精选》,有的作品被山东东昌“集宝斋”、“孔繁森纪念馆”收藏,被辽宁“观音阁”碑林刻石造像;其艺术成就被收录《中国书画艺术人才名录》(香港)、《中国硬笔书法人才大集》(山东)、《中国当代书法艺术人才精品大典》(湖南)出版专著《硬笔书法入门》(山东人民出版社)、《行书字帖》(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作品还被《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人民画报社出版)收录,并被国际书画家画廊聘为书画家。
2、 山东大学教授职称:教授
性别:男
现所属专业:材料学
主要学历
1980.9-1984.7,东北大学,金属物理专业,学士
1988.9-1990.12,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系,硕士
1990.12-1994.6,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系,博士
主要任职经历
1986.8-1988.8 兵器部五二所,从事表面强化工作
1995年起至今山东大学材料学院,从事稀土多层膜、陶瓷电致热材料研究。
3、华中理工大学教授男 ,教授。 研究方向:并行分布式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集群系统及无形计算、计算机软件测试。近年来主要从事并行程序设计、分布式实时操作系统、集群超级服务器、无形计算、计算机网络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进程的并行划分”和“并行分布式实时处理软件形式开发技术”。主持完成了总装备部下达的军用软件预研项目“基于UNIX分布式实时操作系统”、“基于局域网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实现技术”、“顺序程序并行转换”项目的研究工作。承担了国防基金项目“实时调度模型与实时调度算法的研究”、“分布式操作系统中调度算法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同时承担了武汉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集群视频信息处理平台”、“中船总的抗恶劣环境计算机系统中实时容错同步分布式操作系统”、“湖北省委分布式信息处理系统”、“东风集团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湖北省国防工办9603厂信息管理系统”、 211工程项目“集群网络超级服务器聚集技术”等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发表了“一种有保证的实时通信协议”等20多篇学术论文。正式出版了《操作系统》等4本教材。主要讲授研究生、本科生的课程有:并行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理论与实践、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等课程,其中操作系统原理获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质课程。获1998年度华中理工大学优秀指导教师。
4.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广播电视文学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男,1969年生于河南南阳。1991年毕业于河南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文学系工作。1999年在职攻读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电视剧历史与理论方向博士学位,2003年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晋升副教授。现为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艺术学基本理论及广播电视艺术学电视剧历史与理论。在当代电影、当代电视、现代传播、复旦学报、文艺报等报刊杂志发表相关领域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主编美学前沿、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电影批评:迈向21世纪等论文集,编著函授教材艺术概论等。
5、安徽大学教授男,38岁,中共党员,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师,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大学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光电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探索[2006KJ007TD])。已连续10年承担本院《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的讲授和《大学化学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连续承担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多年来在院无机化学博、硕士点指导或合作指导研究生;多次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研究,主持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并取得了系列性研究成果。近年来在Eur. J. Inorg. Chem.,Chemistry Letters,Optical Materials等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已经发表学术论文2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4篇(10篇为第一作者)。2004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2006年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2006年4月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光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一项。
2003年以来承担的系列性科研项目:
项目1: 50272001,“强双光子效应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实验和测试工作。
项目2:03044701,“强双光子效应的新型配合物材料的合成与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实验和测试工作。
项目3: 50532030,“无机基有机杂化非线性光学材料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本人排名第4位,承担实验和测试工作。
项目4: 2005KJ101,“具有超分子结构的光功能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本人主持项目。
项目5:教育部博士后研究基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博士后站)。本人主持课题。
项目6:2006CB302900-05,“表面等离子体亚波长光学(SPSO)应用基础研究:SPSO中的新现象和新基理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承担实验和测试工作。
6、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性别 :男
出生日期 :1965 年12月5 日
职称: 副教授
最后学位、毕业学校 :博士研究生中国农业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反刍动物营养
目前承担的
反刍动物对小肽吸收利用及对氮沉积的影响 国家自然基金 2001-2003 主持人
反刍动物理想氨基酸模式的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 2002-2005 主持人
奶牛现代化集约化饲养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科技部奶业专项 2002-2005 副主持人
北方大城市奶业现代化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攻关项目 科技部奶业专项 2002-2005 首席专家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简介 :
自1996年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反刍动物营养和养牛学的教学、科研和推广工作。主持着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反刍动物小肽的吸收利用及对氮沉积的影响”、“反刍动物理想氨基酸模式的研究”以及国家奶业专项“奶牛现代化集约化饲养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北方大城市奶业现代化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攻关项目的主要参加人。担任中国-以色列国际农业培训中心聘为中方奶牛养殖专家的两年中,协助中心成功的举行了三届现代奶牛营养与健康、奶牛营养与环境的培训班。2000年10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聘为北京市政府顾问。2002被联合国FAO的LEAD组织评为中方专家,协助LEAD在中国建立LEAD的中文平台。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副秘书长。 共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作为副主编出版了《动物营养研究进展》和《养牛科学研究进展》两本学术论文集。
7、保定体育局田径高级教练男,生于1965 年 7 月,本科学历,1984 至1988 在北京体育大学上大学,1988 年至今在保定体育局第一重点业余体校任教练,1992 年省八届全运会团体第二名,1994 年省运会团体第二,1996 年九运会团体第二,2000 年男子110 米栏冠军, 2004 年省运会第二名。向大学院校输送 40 余名河北省体队省工队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 1992 年被体育局评为优秀教练员, 2005 年优秀教练员。
8、图强林业基层法院院长男 1955年7月出生,汉族,北京市生人,197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政工师职称,刑警少校警衔。现任图强林区基层法院院长。
简历:
1973.01-1976.10 十八站林业局实验林场 知青
1976.10-1988.09 大兴安岭森警部队 副教导员
(其中1986.04-1988.06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学习)
1988.10-1990.09 大兴安岭森警部队呼玛大队 副教导员
1990.09-1997.07 十八站林业局政法委副书记
1997.08-2002.11 十八站林区基层法院副院长
2002.11- 图强林业基层法院院长 。
9、新疆天雪律师事务所律师男,汉族,1965年7月6日生,河北省新城县人, 1985年参加工作,任乌鲁木齐市鱼儿沟电务段工程师。89年9月至91年7月在新疆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95年通过全国律师资格考试, 1996年进入新疆巴州律师事务所从事专职律师工作,2001年新疆巴州律师事务所改制为新疆天雪律师事务所时为创始合伙人之一,并被推举为该所副主任。
1999年2月获自治区企业管理协会、自治区律协颁发的企业资产重组法律实务业务培训合格证书;2000年3月获财政部国有资本基础管理司、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颁发的从事国有资产权法律事务培训班结业证书。
10、库尔勒市市委副书记男 ,汉族 ,1956年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高级经济师 。曾任库尔勒市库尔楚园艺场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库尔勒市劳动局局长,库尔勒市市委副书记。曾连续五年获得库尔勒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995年获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先进个人,1998年荣获自治区级国防教育先进个人。
11、北京广播学院副教授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69年生于河南南阳。1991年毕业于河南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文学系工作。1999年在职攻读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电视剧历史与理论方向博士学位,2003年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晋升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艺术学基本理论及广播电视艺术学电视剧历史与理论。在当代电影、当代电视、现代传播、复旦学报、文艺报等报刊杂志发表相关领域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主编美学前沿、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电影批评:迈向21世纪等论文集,编著函授教材艺术概论等。
12、禹州市夏都办事处党委书记男,汉族,1963年11月出生,禹州市文殊镇人,大专学历。1982年7月参加工作,198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1月至1992年9月任褚河乡副乡长;1992年10月至1996年3月任古城镇党委副书记;1996年4月至1997年3月任市民政局副局长;1997年4月至2001年10月任市计生委副主任;2001年11月至2007年6月任夏都街道办事处党委副书记、主任;2007年6月至今任夏都办事处党委书记。主持夏都办事处党委全面工作。
13、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医师主任,受聘广州医学院及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任全国产前诊断专家组成员.全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委员.深圳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秘书长.深圳市生殖健康专家组成员。担任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妇幼保健杂志.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等多家国家级医学专业杂志编委。主编的胎儿畸形方面的专著-《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于2004年6月出版,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14、天门市多宝中学教师男,1956年4月生,湖北天门人,1979年6月参加教育工作,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西部教育顾问,中国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教育科学学会会员,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会员,湖北省教育学会会员,湖北省英语骨干教师,天门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天门市初中英语中心教研组成员,天门市人大代表,天门市多宝中学(一中)校长。自1979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初三毕业班教学,教学质量均居同科之首。2002年11月,在天门市全体英语教师、英语教研组组长会上作《英语科评课》的辅导报告。先后在《天门教研》、《天门教育》、《天门日报》上发表的论文有:《创设情景 活跃课堂 提高质量》、《独木桥与阳光道》、《兴趣 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动力》、《坚持教育创新 打造优势品牌》、《英语科评课》等。论文《创设情景 活跃课堂 提高质量》、教案《打电话》分获市优秀教研成果、优秀教案二等奖,论文《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思考》获省级二等奖,《放飞理想 彰显个性》、《坚持教育创新 打造优势品牌》、《校长治校方略》获国家级一等奖、《创设情景 活跃课堂 提高质量》获国家级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与人合编由中国物质出版社、湖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先后出版发行或收录的书籍有《初中数学单元辅导》、《初中活动》、《天门中考演练 英语演练》(第一版、第二版)、《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中国当代思想宝库》、《新课程实验与研究》、《英语作业本》、《中国当代思想宝库》(6)等。 1979年至2005年先后十多次评为镇优秀(先进)教师、教育战线标兵、先进教育工作者;六次评为镇优秀党员(党员标兵);五次评为镇“十佳领导”;两次评为市德育先进工作者;一次评为荆州地区德育先进工作者;2005年3月入选《人大代表风采录》(湖北卷)。分别于2004年12月、2005年11月受邀参加第一、二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所管理的学校先后被省综治委授予“安全文明校园”,市卫生局、教育局授予“食品卫生先进单位”、市教育局授予“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团市委授予“先进团支部”,市委连续四年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002年中考,学生陈巍、文乔分获三市一企(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中考状元和榜眼(也分别是男女生状元),2002-2005年连续四年中考考生过天门市重点高中线蝉联全市第一名。学校事迹先后在《中国教师报》、湖北电视台、《学习月刊》、《今日湖北》、《湖北青年报》、《楚天声屏报》、《天门日报》、《天门广播电视报》、天门电台等媒体进行过专题报道。
15、第三届“江西杰出青年卫士”候选人男,31岁,汉族,河南省西平县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南昌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中队长。
自入伍12年来,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舍小家顾大家,无怨无悔。十几年来,他共参加各类灭火救灾战斗1200余起,如1993年5月13日万寿宫商城火灾、2001年2月11日昌九高速公路液化气槽车交通事故、2002年9月27日江西省肿瘤医院手术室大火等。在每次与火魔的面对面较量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多次扑灭大火,避免了重大险情的发生。在日常训练中,他严于律己,从“严”入手,狠抓部队管理和训练。自调任特勤一中队中队长以来,他同战士一起摸爬滚打,指导训练。所带的特勤一中队在2001年总队举办的全省岗位练兵特勤业务比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并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岗位练兵先进中队”。他从实战需要出发,编写出了常规消防车灭火三类九种操作法,创立了“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训练方法,被公安部消防局编入“特勤业务训练教材”。几年来,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并被评为全省公安消防部队“优秀中队长”。
16、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教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听力语言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教授,听力言语康复教研室主任。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于听力言语康复工作。曾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进修言语病理专业硕士课程,随后又赴日本国立康复中心专修言语听力康复,回国后一直从事言语和听力障碍的诊治、研究,是在国内最早开展言语听力康复和研究者之一。在国内最早建立了言语障碍康复科室并致力于此专业在国内的推广。言语听力康复在我国是一新的领域,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同,国外的评价方法不能搬过来直接应用,因此先后研制了适合我国应用的的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构音障碍评价法,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并通过培训推广到全国。
94年以来一直担任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专业本科生、大专生、教学和研究生带教工作。已完成局级科研课题3项,参加了国家医学九五和十五攻关课题《脑卒中早期康复研究》《脑卒中三级康复研究》。主编了我国首本言语康复本科教材《言语治疗学》并参加了10余部康复书籍的编写。在全国性康复医学杂志发表文章20余篇,国外会议发表4篇。还与国外同行有密切的学术交流,曾多次赴美国、德国、日本、丹麦、韩国等交流和讲学。目前担任国际流畅言语学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联康复协会听力语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言语听力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北京康复医学会言语听力分会主任委员;另外还担任中国物理医学与康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国听力语言科学杂志和中国康复医学的常务编委和编委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