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基本资料汉字:曹
拼音:cáo
古又作"曺"
部首:日总笔画:11
五笔码gma
基本字义【释义】
①等;辈:尔曹(你等,你辈)|吾曹(我等,我辈)。
②周朝国名,在今山东西部曹国,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即周国) 。
③姓。曹姓,中国姓氏
详细字义一,官署类名
。西汉民帝置尚书五人,一人为其长,称仆射,余四人分四曹办事。东汉尚书增至六曹。魏、晋时迭时增减,最多时达三十五曹,而尚书仅五六人,乃以一尚书辖数尚书郎,尚书郎各主一曹。此即“五曹尚书”“六曹尚书”之由来。此曹后演为部,六曹尚书即六部尚书。尚书郎所主之曹,即以后部内之司。地方州郡亦有曹,如户曹、贼曹等,略当近现代机关之科。隋文帝开皇三年(583),诏佐官改“曹”为司,如司户、司法等。此后地方政府不再用“曹”。
二,作名词
古代指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即两曹
两曹,今俗所谓原告被告也。――《说文》段玉裁注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又如:曹干(官署中的干事人员);曹掾(泛指一般官员);曹务(古代官署中分类所管理的事务);法曹(唐、宋地方司法机关)
管某事的官职
双方;班;组
分曹并进。――《楚辞·招魂》。注:“偶也。”
曹姓曹姓是中国传统的一个姓氏,百家姓中排第26。
关于来源有六种。
起源一:赐受曹官 以官为氏
起源二:受封曹国 以国为氏
起源三:出自姬姓。
起源四:曹姓黄帝后裔
起源五:古曹国人
起源六:少数民族汉姓
名人
曹叔振铎:文王子,为曹氏开宗祖
曹参:西汉辅佐,“萧规曹随”。
曹植:才高八斗,三曹集。
曹刿:春秋时期时鲁国大夫。
曹操: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献帝建安时,位居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征服乌桓贵族,统一北方。死后追尊为魏武帝。
曹丕:魏国建立者。
曹松:唐时诗人。
曹霸:唐时画家。
曹彬:北宋开国大将。
曹雪芹:清代文学家,《红楼梦》作者,能诗能画。
曹国舅:八仙之一。
曹刚川:上将。
曹福田(?-1901)天津义和团首领。天津静海县人。
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
曹叔振铎者,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於曹。
叔振铎卒,子太伯脾立。太伯卒,子仲君平立。仲君平卒,子宫伯侯立。宫
伯侯卒,子孝伯云立。孝伯云卒,子夷伯喜立。
夷伯二十三年,周厉王奔于彘。
三十年卒,弟幽伯彊立。幽伯九年,弟苏杀幽伯代立,是为戴伯。戴伯元年,
周宣王已立三岁。三十年,戴伯卒,子惠伯兕立。
惠伯二十五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因东徙,益卑,诸侯畔之。秦始列为诸
侯。
三十六,惠伯卒,子石甫立,其弟武杀之代立,是为缪公。缪公三年卒,子
桓公终生立。
桓公三十五年,鲁隐公立。四十五年,鲁弑其君隐公。四十六年,宋华父督
弑其君殇公,及孔父。五十五年,桓公卒,子庄公夕姑立。
庄公二十三年,齐桓公始霸。
三十一年,庄公卒,子釐公夷立。釐公九年卒,子昭公班立。昭公六年,齐
桓公败蔡,遂至楚召陵。九年,昭公卒,子共公襄立。
共公十六年,初,晋公子重耳其亡过曹,曹君无礼,欲观其骈胁。釐负羁谏,
不听,私善於重耳。二十一年,晋文公重耳伐曹,虏共公以归,令军毋入釐负羁
之宗族闾。或说晋文公曰:“昔齐桓公会诸侯,复异姓;今君囚曹君,灭同姓,
何以令於诸侯?”晋乃复归共公。
二十五年,晋文公卒。三十五年,共公卒,子文公寿立。文公二十三年卒,
子宣公彊立。宣公十七年卒,弟成公负刍立。
成公三年,晋厉公伐曹,虏成公以归,已复释之。五年,晋栾书、中行偃使
程滑弑其君厉公。二十三年,成公卒,子武公胜立。武公二十六年,楚公子弃疾
弑其君灵王代立。二十七年,武公卒,子平公须立。平公四年卒,子悼公午立。
是岁,宋、卫、陈、郑皆火。
悼公八年,宋景公立。九年,悼公朝于宋,宋囚之;曹立其弟野,是为声公。
悼公死於宋,归葬。
声公五年,平公弟通弑声公代立,是为隐公。隐公四年,声公弟露弑隐公代
立,是为靖公。靖公四年卒,子伯阳立。
伯阳三年,国人有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谋欲亡曹;曹叔振铎止之,请待公孙
彊,许之。旦,求之曹,无此人。梦者戒其子曰:“我亡,尔闻公孙彊为政,必
去曹,无离曹祸。”及伯阳即位,好田弋之事。六年,曹野人公孙彊亦好田弋,
获白雁而献之,且言田弋之说,因访政事。伯阳大说之,有宠,使为司城以听政。
梦者之子乃亡去。
公孙彊言霸说於曹伯。十四年,曹伯从之,乃背晋干宋。宋景公伐之,晋人
不救。十五年,宋灭曹,执曹伯阳及公孙彊以归而杀之。曹遂绝其祀。
太史公曰:余寻曹共公之不用僖负羁,乃乘轩者三百人,知唯德之不建。及
振铎之梦,岂不欲引曹之祀者哉?如公孙彊不脩厥政,叔铎之祀忽诸。
【曹】姓郡望堂号
“清靖堂”,又称“无为堂”:西汉曹参,在萧何死了以后,继萧何为宰相。他一本萧何时的办法,所谓“萧规曹随”。“省刑法,薄税敛,无为而治”。老百姓因此歌颂他说:“载以清靖,民以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