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延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孔延之(1013~1074),字长源,今江西省峡江县罗田镇西江人。孔子四十七代孙。幼孤自励,勤奋好学,日耕与陇,夜深晓读。登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清同治《临江府志》卷一二)。授钦州军事推官,经八迁至尚书司封郎中,赐服绯鱼。历知洪州新建、筠州新昌县,擢知封州,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神宗熙宁四年(1071)以司封郎中知越州,移知泉州、宣州。为人居官,持以忠厚,不矜饰名智,世称“笃行君子”。七年卒,年六十一。工於文,有文集20卷,已佚。又有《会稽掇英总集》二十卷。事见《元丰类稿》卷四二《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 生前著有 《顶山寺》诗:“高峰峰顶欲参天,蓄怪储灵远年传。云岫万重围净土,石门千丈落飞泉。群居在昔论三益,少别於今已十年。绕槛穿云似蝴蝶,梦魂何夕不翩翩”。

《七星岩》诗:“称安楼阁贯空嵌,绝顶磨霄凝翠岚。若到白云犹未半,凭君更上七星岩”。

孔延之有:“天目远随双凤落,海门遥蹙两潮趋。”的佳句。

孔延之撰《痤宜贼首级记》,记载了杜杞镇压宜州区希范、蒙赶等聚众反抗地方政权的经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