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事实推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国际关系上的反事实推理即counterfactual reasoning,指的是设定与事实相反的条件,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使个体将事件的真实现存状态与假设的、希望的理想状态进行比较的过程。由于国际政治不同于实验学科,无法进行人为控制的实验,因此通常采用反事实推理的方式来探讨某个原因是否重要。要判断一个反事实推理是否恰当和有用,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四个标准:

1、合理性(plausibility):即所做的反事实推理必须是在合理选择的范围之内,不应包括与时代不符的东西,例如如果有人假设拿破仑在滑铁卢一役中有了隐形轰炸机,那么他就会取得胜利,那么就违反了合理性原则。

2、相近性(proximity):即在所做的反事实推理中,原因和结果事件在时间上不应相距过长,时间上的接近意味着因果关系链上的两个事件比较相近,这样我们就可以相对较好地控制其他原因,从而比较准确地衡量各种因素作用的大小。例如Pascal著名的反事实推理:假如克利奥帕特拉的鼻子短一点的话,那么她对马克•安东尼的吸引力就不会那么大,这样一来,罗马帝国的历史乃至整个欧洲文明的历史就要重写,这一推理显然就违反了相近性原则。

3、理论性(theory):即一个有用的好的反事实推理应借用现有的理论。

4、真实性(facts):即进行反事实推理时,我们不能同时假设两个或两个以上与事实相反的条件,我们必须谨慎小心防止在同一个思维实验中,把一个反事实推理论点建立在另一个反事实推理论点的基础上。

心理学上的反事实推理1.反事实推理:心理上改变过去的某些环节,以便想象事情可能有所不同。

2.当反事实推理涉及的是比实际上得到的结果好时,容易体验到后悔,特别是当我们没有行动的时候。比如比赛中的第二名不会比第三名开心。

3.反事实推理对我们对时间的情绪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在心理上对结果改变越轻越易发生,对结果的情绪反应就越强。比如想象亲人悲剧能够避免的次数越多,忧虑的程度越高。

4.如果反事实思考能够使人们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才能在将来更好地处理相同情况,那它会非常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