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帽叶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戴帽叶猴

基本资料【中文名称】:戴帽叶猴

【俗名】:大灰猴,翘眉猴,金丝绒猴,白猴

【英文名】:Capped Langur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未列入

【濒危等级】:濒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致危因素】:种群隔离,栖息地破坏

【分类地位】:灵长目猴科叶猴属

【地理分布】:

戴帽叶猴分布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缅甸北部和我国云南贡山的独龙江一带,栖息于河谷地区的亚热带密林中

体态特征体长53—71厘米,尾巴的长度超过体长,达60—95厘米,体重9—14千克。脸部为黑色,身体除了四肢的末端和尾巴为黑色外,其余都是银灰色,被毛长而稀疏,顶部的毛较为蓬松,没有旋毛,冠顶的颜色较深,如同戴着一顶小帽,与两颊浅色的络腮胡须成鲜明对比,因而得名。口唇和眼周没有菲氏叶猴那样的白色斑,颜面部色黑,手、足也是黑色。

生活习性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森林,戴帽叶猴是昼行性、树栖、群居的动物,每群通常为10—30只不等。主要以各种鲜嫩树叶、枝芽、花朵、水果为食。初生的幼仔体色为桔黄色或乳白色,耳、脸、手、足均为粉红色,与成体的灰黑体色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样就会引起群体中的成员的注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

繁殖习性初生的幼仔体色为桔黄色或乳白色,耳、脸、手、足均为粉红色,与成年的灰黑成反差,这足以引起居群其它成员的注意力。事实上,每个母猴都对新出生的小猴极为关切,这种习性仅见于疣猴亚科。

物种现状在我国仅存500~600只,见于云南西北部贡山独龙江河谷地区。

叶猴起源于欧洲,它们的祖先从欧洲经非洲再到亚洲,首先进入东南亚地区,然后沿着河谷或低地进入我国华南和西南一带具有热带岩溶地貌的亚热带森林,即在目前的分布区生存繁衍,形成优势种群。这个过程发生在大约距今300万年前的第四纪,恰好与我国南方热带岩溶在热带气候条件下开始发育、形成的时间相一致,并且得到了很好的适应和充分的发展,生存至今,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宝贵财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