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镇

1、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大庄镇大庄镇辖区面积94.66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人,耕地面积8.2万亩,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2.1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0.4亿元,2000年二月被省政府批准为"中心镇"。开发区规划区域面积6.2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4万人。
自1993年开发区设立以来,先后投入8000余万元用于镇驻地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镇驻地建成"三横两纵"道路12万平方米,有220KVA变电站1座,日供水万吨自来水厂一处,程控电话4400门,中小学教育、卫生、体育、文化、居住等设施配套完善。交通十分便利,东(营)红(花埠)公路和日东高速公路在镇内交汇,南距临沂机场50公里,东距日照港90公里,西距京沪高速公路20公里,距正在建设的兰新铁路沂南站8公里,距亚欧大陆东桥头堡连云港150公里。
大庄镇共有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业户1000多家,二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0.42亿元。镇驻地(开发区工业园区内)有各类工业企业58家,拥有石油、服装、化工、皮革、建材、建筑业、肉类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十多个行业100多种产品,保健用品总厂生产的各类保健内衣出口世界各地。建泉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已形成饲养、加工、冷冻、储存、出口一条龙,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日本、西欧等国。工艺品有限公司的产品主要供外贸出口。锦坤竹木制品系天然竹纹,高雅美观,采用UV三次上漆,防水防蛀,安全耐用。大庄烧鸡远销全国各地。中国石化集团临沂分公司--太平洋加油城为您尽除旅途疲惫,踏上平安成功路。区内工业企业年产值达到6.8亿元,实现利税5600万元,安置剩余劳动力12000人。
大庄镇农业基础雄厚,二00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7亿元,近几年来,该镇以农业增收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培植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发展高产高效高税特色农业。农作物逐步向果品、蔬菜等名、优、特、稀、新品种方向发展,现已发展优质水稻2万亩,建成万亩生姜栽培基地,万亩大棚蔬菜基地,优质黄烟面积发展到2000亩,省级无公害韭菜面积发展到2000亩,优质红富士苹果面积发展到2000亩,养殖生产基地5处,优质果品苗木科技示范园2处,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28元。
大庄经济开发区地处沂河中游,东红公路作为全国交通大动脉贯穿南北,省227线和沂(南)青(鸟)公路在驻地交汇,往南距临沂飞机场40公里,往东距日照80公里,往西距京沪高速公路20公里,距胶新铁路沂南站4公里,正在规划建设中的东红高速公路将在区内与日东高速公路交汇,日东高速公路在此设出入口,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2、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大庄镇乡镇简介
大庄镇位于安徽省泗县城北25公里处,104国道穿镇而过,距江苏徐州观音机场40公里。全镇面积94.7平方公里,所辖33个行政村,6.2万人口,8.7万亩耕地.1999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5亿元,财政收入7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800元。城镇建设发展较快,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连续七次荣获宿州市“十佳”文明集镇光荣称号,1999年8月大庄镇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镇”。
产业结构
镇党委政府依托泗州丝厂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全镇已发展桑园15000亩,走上了栽桑、养蚕、收烘、缫丝一条龙生产之路。全镇麦套棉3.5万亩,年产皮棉17.5万担;水果面积3000亩,年产量达600万公斤,小宋村生产的“虹远”牌酥梨远销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
大庄镇镇村企业发展较快,现有缫丝厂、面粉厂、家具厂、木材加工厂、石雕工艺厂、板皮加工厂等工业企业280家,其中豆瓣厂生产的豆瓣酱91年在上海由商业部举办的全国名、特、优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奔马奖”。石雕产品工艺精美,远销新加坡、朝鲜、香港等地出口创汇。木材蓄积量30万立方米,木材市场为皖北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场之一,全镇木材加工企业蓬勃发展,已发展木材加工企业250家,形成了原木、板材、锯沫一条龙生产。
镇下辖村
街南村
[1]街北村
关庄村
王印村
朱泗村
回庄村
田庄村
程行村
佃庄村
安朋村
三杨村
许超村
西彭村
小宋村
小顾村
小张村
万安村
西卢村
后卢村
漂陈村
程刘村
刘集村
新河村
新集村
大朱村
小朱村
大孟村
东郭村
姚场村
张昌村
水刘村
塘张村
秦场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2]总人口
59305
男
29931
女
29374
家庭户户数
15854
家庭户总人口(总)
58111
家庭户男
29148
家庭户女
28963
0-14岁(总)
15146
0-14岁男
7879
0-14岁女
7267
15-64岁(总)
39108
15-64岁男
19880
15-64岁女
19228
65岁及以上(总)
5051
65岁及以上男
2172
65岁及以上女
287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57747
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大庄镇大庄镇位于县城西3公里,西与杨凌接壤,南临渭河、公路、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2001年11月与观音堂乡合并而成,全镇辖27个行政村,总人口42387人,其中农业人口41134人。总面积2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万亩。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799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2744万元,农业产值5935万元,第三产业产值9319万元,商品贸易零售总额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0元。农业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苗木花卉、“二牛”养殖发展迅猛。工业以化工、建材、造纸、制砖为主,东方纸业集团拥有资产1.26亿元,46条生产线,年产值2亿多元,生产的15个规格20多个品种畅销省内外。大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已具雏形。
大庄镇各行政村
[大东村] 大东村共8个村民小组,398户,1735人,耕地面积1005亩,有村办企业1个。人均年纯收入1424元。
[大西村] 该村共11个村民小组,486户,2084口人,耕地面积1700亩,村办企业1个。人均年纯收入2148元。
[北韩村] 北韩村有5个村民小组,人口1760人,户数398户,耕地面积1570亩,以粮食种植为主,村级企业1家。现人均纯收入2148元。
[孟王村] 该村共4个村民小组,1266人,288户,现有村办企业1家,主产小麦、玉米。年人均纯收入1975元。
[贺家村] 贺家共4个村民小组,人口1135人,户数257户,耕地820亩。主导产业为小麦、玉米种植。年人均纯收入2987元。
[张堡村] 该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535户,2404口人,耕地面积1925亩,主导产业为粮食种植,有村办企业2户。人均纯收入1431元。
[圪劳村] 全村共15个村民小组,794户,3545人,耕地面积4100亩,主产水稻、小麦、玉米。人均年纯收入1853元。
[许家村] 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325户,人口1436人,耕地面积1400亩,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村办企业1家。人均纯收入2082元。
[布王村] 该村共4个村民小组,人口984人,户数237户,耕地960亩,主产小麦、玉米等。人均纯收入1667元。
[曹家村] 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204户,878口人,703亩耕地,主产小麦、玉米。人均纯收入1481元。
[北立节村] 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524户,2277口人,2237亩耕地,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为主。人均纯收入1217元。
[南立节村] 该村由5个村民小组组成,农户327户,人口1452人,有耕地1760亩,主导产业为粮食种植。人均年纯收入1217元。
[坚强村] 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346户,1500口人,1247亩耕地,以小麦、玉米为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1313元。
[方寨村] 由10个村民小组组成,农户630户,人口2725人,耕地1672亩。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现村办企业2户,其中大型造纸企业1户。人均年纯收入3255元。
[乔寨村] 全村共8个村民小组,373户,1734口人,1600亩耕地,以小麦、玉米等种植为主。人均年纯收入1488元。
[南店村] 共9个村民小组,农户365户,人口1542人,耕地面积1280亩,主种植粮食,有企业1户。人均纯收入1680元。
[北店村] 北店村共4个村民小组,人口601人,户数142户,耕地438亩,主产小麦、玉米,村办企业1户。人均纯收入2113元。
[金牛村] 该村6个村民小组,190户,763口人,850亩耕地,主导产业为小麦、玉米种植,私营企业1户。人均纯收入1717元。
[观音堂村] 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597户,2511口人,2759亩耕地,主导产业有农业种植,工业加工,经商等。人均纯收入1900元。
[高村] 该村由12个村民小组组成。现有人口2778人,户数656户,耕地面积2485亩。主产小麦、玉米等。人均纯收入2293元。
[枣林村] 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146户,605口人,耕地面积603亩。以粮食种植为主,有村办企业1户。人均纯收入3207元。
[段家湾村] 全村共3个村民小组,197户,847口人,1641亩耕地,主产小麦、玉米、油菜。人均纯收入1641元。
[文家湾村] 由3个村民小组组成,现有人口691人,户数167户,以粮食种植为主,有企业1户。人均纯收入1606元。
[徐家凹村] 共有4个村民小组,181户,693口人,820亩耕地,以农业种植为主,有企业1户。人均纯收入1688元。
[王尧村] 全村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47户,人口630人,耕地面积580亩,主种小麦、玉米。人均纯收入1762元。
[张寨村] 该村共14个村民小组,人口2761人,户数645户,耕地3003亩,以小麦、玉米、油菜种植为主。人均纯年收入1442元。
[上高庄村] 共4个村民小组,农户164户,人口802人,耕地670亩,主产小麦、油菜、玉米。人均纯收入1559元。
4、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大庄镇大庄镇位于双柏县城东北部,处于东经101°38′~101°47′,北纬24°38′~24°42′。东与禄丰、易门交界,南与法月表 镇接壤,西与妥甸镇山水相连,北与楚雄市、禄丰县相邻。总面积557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大庄村,距县城公路里程32公里。镇境内最高海拔2269米(大哨山),最低海拔(大河边)1270米,呈东南西三面高,中部和北部地形低。沙甸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穿全境,后注入绿汁江。中部海拔1400米,多属河谷气候,年平均气温23℃;全年无霜期274~280天,每年3~4月日照最长,平均每月276小时;年降雨量800~900毫米,具有光热资源丰富,干湿季节明显,雨热同季等气候特点。
【沿革人口】2000年,把14个村公所改为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下设立村民小组,2002年8月撤乡建镇更名为大庄镇。全乡辖13个村民委员会。2004年3月进行第二届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
2000年11月1日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大庄乡普查登记的总人数为25949人,其中男性13585人,女性12364人,男女比例为1∶0.9;汉族11621人,少数民族14328人,占总人口的55.22%。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出生人口443人,出生率为17‰;死亡人口278人,死亡率10.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
大庄镇2005年末,辖大庄、尹代箐、各三郎、洒利黑、木章郎、普妈、普岩、柏子村、代么古、干海资、麻栗树、桃园、杞木塘13个村民委员会,235个村民小组,181个自然村。全镇总户数6033户,总人口26820人,其中农业人口25896人,占96.9%,非农业人口024人,占3.4%;女性12942人,占总人口的48.3%;少数民族人口14663人,占总人口的54.7%。全镇有汉族、彝族、哈尼族、白族、苗族、回族、傣族、满族、拉祜族、傈僳族等10个民族,彝汉杂居;。汉、彝、哈尼3族为世居主体民族,汉族多分布于大庄、木章郎、普岩、干海子等村委会;彝族多分布于各三郎、洒利黑、麻栗树、桃园、杞木塘等村委会;哈尼族汉族多分布于大庄、柏子村、桃园、杞木塘4个村委会。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13519人,哈尼族1120人,其它少数民族34人。
【经济建设】 大庄是个典型的山区半山区农业镇,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农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粮食、烤烟、畜牧养殖,产业经济结构比较单一。近几年来,结合大庄“历史古、文化悠、热气足、生态差、产业弱、基础薄”的实际,精心培植和扶持重点产业,不断增加了农民收入,切实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确保了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进一步转变了政府职能和机关作风,与时俱进,务实创新,真抓实干,促进了该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推进了富民强镇的进程。
2005年,全镇实现粮食总产量1058万公斤,农民人均产粮410 公斤,农民人均有粮325公斤;圆满完成县下达给该镇的烤烟收购任务119万公斤,其中:指令性烤烟收购任务95万公斤,出口备货烟24万公斤,实现均价12.55元,支付烟农收购资金1327.6万元;大牲畜存栏14812头,出栏3732头,出栏率25.1%;生猪存栏27424头,出栏23268头,出栏率84.8%;山羊存栏20897只,出栏9045只,出栏率43.2%;家禽出栏48644只,全年肉类总产量2750吨,畜牧业总产值2790万元;完成早青蚕豆种植10650亩,销售青豆米340吨,实现产值220万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517.5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267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7元;财政总收入555.5万元,其中自收收入292.6万元,财政总支出560.2万元,财政累计赤字4.7万元。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进步的良好局面。
【教育】 2005年,全镇有普通中学1所,教职工74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18人,当年招生333人,初中入学率达96.9%,巩固率达98.2%;毕业学生296人,高中上线105人(其中考取楚一中3人,州级其他学校5人),中专录取98人。共有小学校17所,其中镇中心学校1所,村完小13所,1师1校3所,有教职工116人,代课教师17人,教师配备率达100%,专任教师学历合格116人,合格率达100%;有9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83人;有学前班10个,在校幼儿261人;当年招生35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3%,巩固率达99.7%;毕业学生372人,毕业率达100%。
【卫生】 大庄镇卫生院1998年建盖门诊楼1幢使用面积746平方米,1997年建盖职工住宿楼1幢使用面积861平方米,两次建盖房屋,共投入自筹资金40多万元。至2007年拥有业务用房1421平方米,病床20张,职工住宿楼1201平方米。设有住院部、西医门诊、中医科、妇产科、保健组、防疫组、护理组、西药房、检验室、财务科、后勤科等科室。住院部设有病床16张,全年住院人数165人次,全年诊治病人9675人(次),业务收入45.25万元。全镇有村级卫生所13所,村医生14人。
【文化】多年来,大庄镇党委、政府立足“历史古、文化悠”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认真落实“文化活镇”工程:2004年11月,大庄文化大院修缮工程完工,作为大庄文化站办公场所使用,业务用房增加到1487.18平方米,藏书增加到3500多册。2005年8月,大庄文化大院被楚雄州人民政府批准为“楚雄州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12月,大庄文化站被楚雄州文化局授予“楚雄州乡镇文化站创先争优示范站”,同时由“云南省三级文化站”通过云南省文化厅评审升级为“云南省一级文化站”。
5、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大庄镇乡镇简介
大庄镇位于清苑县城东南20公里处,南邻蠡县,东接高阳,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1.2万人,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 万亩,是清苑县经济、文化重镇之一。全镇辖2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 名,其中农村党支部17个,农村党员 名。大庄镇党委按照“促强、帮弱、抓中间”的工作思路,对所辖农村党支部进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狠抓阵地建设,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改善队伍结构,提高党员素质。
大庄镇以建设效益农业重镇、专业市场名镇、特色工业强镇为目标,充分发挥现有优势,依靠传统资源优势,强力推进“123”既定思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抓开放,上项目,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了全镇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行政辖村
草桥村
[3]史庄村
庞庄村
东王庄村
小庄村
大庄村
石屯村
段庄村
杨庄村
孙庄村
张良庄村
徐庄村
东孟庄村
黎沟村
蒲洼村
杨庄村
解庄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4]总人口
23199
男
11687
女
11512
家庭户户数
5737
家庭户总人口(总)
22548
家庭户男
11273
家庭户女
11275
0-14岁(总)
5477
0-14岁男
2792
0-14岁女
2685
15-64岁(总)
15883
15-64岁男
8008
15-64岁女
7875
65岁及以上(总)
1839
65岁及以上男
887
65岁及以上女
95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