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地区
日本的制造业重镇--关西地区
日本关西地区包括大阪府、京都府、兵库县、奈良县、和歌山县、滋贺县、三重县、福井县(两府六县),总面积为3.13万平方公里,占日本国土面积的8.3%。人口约2300万,占全日本的17.1%,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密度的2.3倍。
关西地区是日本西部的重要经济中心,主要产业为钢铁、纺织、化工、电子等,区内中小企业众多,达3万多家,其中很多拥有较独特的技术,在关西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西地区的GDP占全日本的1/6以上,进出口总额占全日本进出口的五分之一,贸易伙伴大部分来自亚洲、北美洲和欧洲,占80%以上。我国是关西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主要从我国进口纺织品原料及辅料、食品,向我国出口合成纤维、半导体、钢铁、纺织品等。
70年代后期以来,关西地区的产业进行了大幅度的结构调整,由原先以重工业产业为中心转向以光电子设备和生物技术、新材料开发等尖端技术为主的产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关西地区产业发展,不断涌现出世界级的企业。日本的九大综合商社中,七家诞生于关西地区。它们虽起家于不同领域,最后都发展成了当今的综合商社。在家用电器方面,“日本的三大家电制造商”的总公司都设在大阪府。京都具有世界上有名的电子技术关联产业,神户有代表日本钢铁产业和时装产业的企业,这些企业在日本久负盛名。
关西地区一直重视同中国发展经贸关系,早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就组团访华,并通过友好贸易、备忘录贸易等方式积极开展民间贸易。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对华投资方面,关西地区一直保持积极态度,从1992年以来对华投资大幅增加,关西一些著名跨国企业如松下电器、三洋电机等均在中国拥有数十家投资企业,在投资规模和技术转让上都达到较高水平。近年来,由于日本经济陷入低谷,关西地区经济亦大受影响。2002年日本出口虽有所增加,生产有所恢复,经济复苏看到了一丝希望,但是日本经济还未达到真正的复苏。破产企业的增加以及企业重组使得失业率上升,抑制了消费,日本经济处于低谷。
关西经济形势更加严峻。2002年关西的完全失业率为6.7%,比全日本高出1个百分点,企业破产率也很高。产业空洞化及人才空洞化导致了关西经济竞争力的下降,企业活力降低。但关西地区在高科技领域依然具有很强的实力,生物技术、纳米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关西地区IT产业的研究开发非常先进,IT产业带正在形成。主要产业及投资情况如下:
1、矿产业
关西的矿产业生产指数(以1995的数字为基数,下同),虽然从2002年第2季度以后逐渐上升,但关西投资率依然低下,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升。消费资料中的耐用消费品价格水平趋低,但非耐用消费品价格趋高。关西的货物上市量,与生产资料的走向几乎相同,与全日本相比水平偏低。关西的库存指数继续保持1998年以来的下降趋势,2002年更低。
2、制造业
2001年关西制造业产品的销售额为47.8万亿日元,占全日本的16.7%,继续保持较低水平。从工业类别来看,加工装配业比例逐年增加,基础材料型产业的比例逐年减少。
3、建筑及房地产业
2000年全日本建筑动工的占地面积增加,关西地区一直保持着1996年以后下降态势,在全日本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关西地区建筑施工费用、新建住宅面积继续下降。2002年,关西地区高级公寓的出售量比前一年略有上升,约有3.9万套,但高级公寓的签约率比2001年下降。
4、设备投资
根据日本政策投资银行调查,2001年实际投资为2.2万亿日元,2002年仅为2.0万亿日元,减少2000亿日元。从制造业设备投资额的占有率来看,关西在2000年之前高于全日本平均值,2001年达到28%,则低于全日本平均水平。
2001年度,关西地区非制造业设备投资比前一年大幅下滑,2002年除大企业下滑幅度缩小以外,中小企业下滑仍大幅增加。
2003年,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关西地区的经济活动趋于活跃,产业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