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权

一、三国名将
1.1个人资料字 公衡 古名 黄权
[1]生卒 ? — 240
终属 魏
籍贯 益州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车骑将军 仪同三司 育阳侯 谥曰景侯
家族资料
父亲 未知 母亲 未知
配偶 未知
子女 黄崇 黄邕
兄弟姐妹 未知
相关人物 刘璋 王累 刘备 曹丕 司马懿
曾效力过的势力 刘焉 蜀 魏
1.2简明历史传记魏车骑将军。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权劝谏之,璋不从。出权为广汉长。及先主袭取益州,权闭城坚守,须刘璋稽服,乃诣降先主。先主假权偏将军。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先主迎鲁,先主以之为护军。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先主为汉中王,犹领益州牧,以权为治中从事。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之,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败,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魏主曹丕拜权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使之陪乘。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权独否。后领益州刺史,徙占河南。大将军司马宣王深器之。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权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明年卒,子邕嗣。邕无子,绝。
1.3简明演义传记魏臣。初从刘璋,因劝璋勿引先主入蜀,而为璋所疏。先主攻璋,权都献策抵之。及蜀定,权闭门不降,先主亲往请之,乃降。后先主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之,不从。先主败,权因吴兵隔断在江北岸,欲归无路,不得已而降魏。魏主曹丕大喜,遂拜黄权为镇南将军。权坚辞不受。
1.4历史年表黄权年青时为郡吏,后来州牧刘璋征召他为主簿。当时别驾张松建议,应该迎接刘备,使他讨伐张鲁。黄权劝谏,刘璋不听,派法正去迎接刘备,而将黄权外放为广汉长。
[212年],刘备开始进攻益州,派将领分别攻下郡县,各郡县都望风归顺,而黄权闭城坚守,等到刘璋投降,才去见刘备归顺。刘备封黄权为偏将军。
[215年],曹操破张鲁,张鲁逃入巴中,黄权建议刘备去迎接张鲁,以保三巴的安全。于是刘备以黄权为护军,率领诸将进入巴中。但张鲁已经回到南郑,投降于曹操。之后刘备攻破杜濩、朴胡,杀掉夏侯渊,占领了汉中,这些都出于黄权最初的建议。
[219年],刘备称汉中王,领益州牧,以黄权为治中从事。
[221年],刘备称帝,将要伐吴,黄权自愿为刘备的先锋,建议刘备总镇后方,而不应去前线冒险。刘备不听,封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国部队,刘备自己统兵在江南。等到战败之际,刘备撤退,道路被吴军封锁,黄权不能够归还,于是率领部下投降于魏国。有关部门依照法规,上报要抓捕黄权的家人,刘备说:“是我对不起黄权,黄权没有对不起我。”于是仍像以前那样对待他的家人。魏文帝曹丕问黄权:“你放弃叛逆前来归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吗?”黄权回答说:“我受过刘备的特殊恩宠,不能降吴,又无法归还蜀国,于是前来投降。况且败军之将,被免死就已经很幸运了,哪里还能效仿古人呢?”曹丕很赏识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从蜀国投降的人中有人说,刘备已经诛杀了黄权的家人。黄权知道这是谎话,没有立即发丧,后来得到确切消息,果然和他判断的一样。
[223年],刘备病逝,魏国的群臣都在庆贺而唯独黄权不这样做。魏文帝曹丕察觉到黄权有器量,想故意吓吓他,于是派人召见他。黄权还在路上,前来催促的使者一个接一个,在道路上交错奔驰,黄权的下属官员、侍从都吓得魂飞魄散,而黄权却举止自若。后来,黄权领益州刺史,迁进河南。司马懿十分器重他,问黄权:“蜀国像你这样的人有多少?”黄权笑着回答:“没想到被您如此看重。”司马懿在给诸葛亮的书信中说:“黄权,是个爽快人,经常从坐位上起身,赞叹着谈论你,这种谈论总不离口。”
[239年],黄权升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240年],黄权去世。
1.5《三国志·黄权传》原文及译文原文: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也。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容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璋不听,竟遣使迎先生,出权为广汉长,及先主袭取益州,将帅分下郡县。郡县风景附,权闭城坚守,须刘璋稽服,乃诣降先主。先主假权偏将军。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于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先主为汉中王,犹领益州牧,以权为治中从事,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先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待之如初。魏文帝谓权曰:“君舍逆效顺,欲追从陈、韩邪?”权对曰:“臣过受刘主殊遇,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是以归命。且败军之将,免死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文帝善之,拜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使之陪乘。蜀降人或云诛权妻子,权知其虚言,未便发丧,后得审问,果如所言。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权独否。文帝察权有局量,欲试惊之,遣左右诏权,末至之间,累催相属,马使奔驰,交错于道,官属侍从莫碎魄,而权举止颜色自若。
后领益州刺史,徙占河南。大将军司马宣王深器之,问权曰:“蜀中有卿辈几人?”权笑而答曰:“不图明公见顾之重也!”宣王与诸葛亮书曰:“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权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明年卒,谥曰景候。子邕嗣、邕无子,绝。权留蜀子祟,为尚书郎,随卫将军诸葛瞻拒邓艾。到涪县,瞻盘桓未近,祟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瞻犹与未纳,祟至于流涕。会艾长驱而前,瞻却战绵竹,祟帅厉军士,期于必死,临阵见杀 。
译文:
黄权,字公衡,巴西郡阆中人。他年青时作过郡吏,益州牧刘璋征召他为主簿。当时别驾张松建议,应该邀迎刘备入蜀,让他前去讨伐张鲁。黄权劝谏说:“左将军刘备有骁勇声名,现在请他来蜀,想用部下之礼对待他,则不能满足他的心愿;想以宾客之礼对待他,则一国不能容下二位君王。如果客有泰山般的安稳,则主人就会有累卵之危了。现在尽可守紧边境,等待时局的稳定。”刘璋不听他的劝告,最终还是派人迎请刘备,并将黄权外派作广汉县县长。及至刘备袭取益州,将帅们分别占领蜀地各郡县,各郡县望风归附,黄权紧闭城门,直至看到刘璋投降,才前往向刘备降附。刘备让黄权代理偏将军。待曹操击破张鲁,张鲁逃往巴中,黄权向刘备进言:"如果失去汉中,则三巴之地就会受到威胁,这就割去了蜀国的大腿与臂膀。"于是刘备任命黄权为护军,率领诸将去迎接张鲁。其时张鲁已退回南郑,北往投降曹操,然而刘备最终还是打败了杜灌、朴胡,斩杀夏侯渊,占据汉中,这都出自黄权的原来计谋。
刘备为汉中王后,仍兼任益州牧,任命黄权为治中从事。及至刘备登基称帝,准备征讨东吴,黄权劝谏说:“吴人骠悍善战,而我军又水路出兵顺流而下,易进难退,为臣乞请您让我为先头部队去试探舌人虚实,陛下应当在后面坐镇。”刘备没有听从黄权的建议,而任他,镇北将军,督领江北军队防御魏国出兵,刘备自己在江南前线。后身吴国将军陆议(即陆逊)顺长江流势冲破蜀军的包围,蜀国江南前匀部队大败,刘备撤退。由于返蜀道路被吴军完全阻断,黄权军队无鞋返回蜀地,故此他只好率领部下投降魏国。蜀国有关衙门依军法行事,向刘备报告说已将黄权妻子儿女收捕。刘备说:“是孤有负黄权.而黄权并未负孤啊!”对待他的家小仍同过去一样。
魏又帝曹丕对黄权说:“您背弃叛逆效命顺从天意的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的作法吧。”黄权回答说:“为臣受过刘蜀主的特殊恩遇,既不能投降东吴,又无路返回蜀地,故此前来归顺。况且败军之将,免去一死就是幸运,还有什么羡慕古人之处!”曹丕颇为赞赏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官侍中,并恩待他陪同乘坐同一辆车。蜀国投降的人有的说黄权的家小被杀,黄权知道其言不真实,故未马上发丧。后来审得确切消息,果然如黄权所言。刘备病逝的消息传来,魏国群臣都相互庆贺,独黄权无一丝笑意。曹丕观察到黄权很有器量,想试着惊惧他一下,于是派遣身边的人诏知黄权,黄权未进宫廷之前,来催促他的人一个接着一个,使者坐骑奔驰不绝道路,黄权的部下莫不胆战心惊,而黄权却举止谈笑脸色自若。
后来黄权兼任益州刺史,又调任河南。大将军司马懿非常器重黄权,问黄权说:“蜀中人物像您这样的有几人?”黄权笑着回答说:“没想到明公您如此看重我!”司马懿与诸葛亮的信说:“黄公衡,豪爽之士,无论何时谈起您,总是赞叹,不改初言。”景初三年(239),即蜀延熙二年,黄权被升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第二年黄权即去世,谥号为“景侯”。其子黄邕继承侯位,黄邕无子,故其爵绝嗣。
黄杈留在蜀国的儿子黄崇,为蜀国尚书郎,跟随卫将军诸葛瞻抗御邓艾。出兵至涪县,诸葛瞻盘桓不前,黄崇多次劝说诸葛瞻应当迅速前行守住险要之地,不让敌军得以进入平川之地。诸葛瞻犹豫不足而没有采纳黄崇的意见,黄崇为此进谏以至流涕痛哭。等到邓艾长驱直入,诸葛瞻退至绵竹作战时,黄崇统帅军队激励将士,与敌决一死战,在阵前被敌军所杀。
1.6历史评价徐众:“权既忠谏於主,又闭城拒守,得事君之礼。武王下车,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所以大显忠贤之士,而明示所贵之旨。先主假权将军,善矣,然犹薄少,未足彰忠义之高节,而大劝为善者之心。”
刘备:“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
司马懿:“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诸葛亮),不去口实。”
杨戏:“镇北敏思,筹画有方,导师禳秽,遂事成章。偏任东隅,末命不祥,哀悲本志,放流殊疆。”
罗贯中:“降吴不可却降曹,忠义安能事两朝?堪叹黄权惜一死,紫阳书法不轻饶。”
《三国志·黄权传》:“黄权弘雅思量,以所长,显名发迹,遇其时也。”
1.7个人档案黄权年青时为郡吏,后来州牧刘璋征召他为主簿。当时别驾张松建议,应该迎接刘备,使他讨伐张鲁。黄权劝谏,刘璋不听,派法正去迎接刘备,而将黄权外放为广汉长。
[212年],刘备开始进攻益州,派将领分别攻下郡县,各郡县都望风归顺,而黄权闭城坚守,等到刘璋投降,才去见刘备归顺。刘备封黄权为偏将军。
[215年],曹操破张鲁,张鲁逃入巴中,黄权建议刘备去迎接张鲁,以保三巴的安全。于是刘备以黄权为护军,率领诸将进入巴中。但张鲁已经回到南郑,投降于曹操。之后刘备攻破杜濩、朴胡,杀掉夏侯渊,占领了汉中,这些都出于黄权最初的建议。
[219年],刘备称汉中王,领益州牧,以黄权为治中从事。
[221年],刘备称帝,将要伐吴,黄权自愿为刘备的先锋,建议刘备总镇后方,而不应去前线冒险。刘备不听,封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国部队,刘备自己统兵在江南。等到战败之际,刘备撤退,道路被吴军封锁,黄权不能够归还,于是率领部下投降于魏国。有关部门依照法规,上报要抓捕黄权的家人,刘备说:“是我对不起黄权,黄权没有对不起我。”于是仍像以前那样对待他的家人。魏文帝曹丕问黄权:“你放弃叛逆前来归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吗?”黄权回答说:“我受过刘备的特殊恩宠,不能降吴,又无法归还蜀国,于是前来投降。况且败军之将,被免死就已经很幸运了,哪里还能效仿古人呢?”曹丕很赏识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从蜀国投降的人中有人说,刘备已经诛杀了黄权的家人。黄权知道这是谎话,没有立即发丧,后来得到确切消息,果然和他判断的一样。
[223年],刘备病逝,魏国的群臣都在庆贺而唯独黄权不这样做。魏文帝曹丕察觉到黄权有器量,想故意吓吓他,于是派人召见他。黄权还在路上,前来催促的使者一个接一个,在道路上交错奔驰,黄权的下属官员、侍从都吓得魂飞魄散,而黄权却举止自若。后来,黄权领益州刺史,迁进河南。司马懿十分器重他,问黄权:“蜀国像你这样的人有多少?”黄权笑着回答:“没想到被您如此看重。”司马懿在给诸葛亮的书信中说:“黄权,是个爽快人,经常从坐位上起身,赞叹着谈论你,这种谈论总不离口。”
[239年],黄权升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240年],黄权去世,谥景侯,儿子黄邕继嗣。黄权留在蜀国的儿子黄崇,为尚书郎,随诸葛瞻战死于绵竹。
二、抗日将领黄权,师长。号威远,广西陆川人。1929年10月5日任第十五师师长。抗日战争期间任第八十八军暂编第三十二师(由浙江保安队改编)师长。1942年5月曾率部参加浙赣会战。
关于黄权抗日的记载
暂编第三十二师在嘉南顽强打击日军民国29年(1940)12月,江南抗日自卫挺进纵队第五支队长谢一忠率一个营兵力进驻新篁、凤桥等地,历时3月,无功而还。国民党当局改派暂编第三十二师黄权渡海北来,加强敌后作战力量。黄权部原系省主席黄绍竑卫队,抗战初期为省抗卫总团第四支队,后编为正规陆军。30年2月,黄权率该师一、三两个团,乘帆船30多艘,自对岸庵东渡海北来。船行海中与敌巡逻舰艇遭遇,黄权沉着指挥船只列队,集中炮火与敌开战,毙敌10余名,敌舰中弹逃走,黄师乃在白沙湾、乍浦山湾及五田一带登陆,主力进驻嘉兴新篁、凤桥一带,该师第一团首先挺进至新篁西三里的栖柽。当时新篁、凤桥为十区专署、嘉兴县政府游击政权的活动中心,而周边新丰、海盐、沈荡、西塘桥、虹霓堰等地均被日军所占据。黄权命令一团在十天内拔除敌人据点,扩大活动区域。敌军侦知我重兵入境,也抽调一个师团的兵力,加强防务。4月2日晚,黄权亲率4个连进逼乍浦,集中攻击海滨俱乐部和日军驻地,日军死伤多人。清明节,日军百余名自嘉平公路焦山门桥乘船至罗汉塘桥登岸,突然包围栖柽,企图直取一团团部,一团团长率警卫连突围至蒋浜,迅即调集外围各部进行反包围。攻入栖柽的敌军正在村内肆虐,中午,一团3个连包围栖柽,用轻重武器猛烈攻击,敌伤亡30余人,从罗汉塘逃窜。同月,嘉兴、海盐两路敌军集结兵力下乡扫荡,黄权布置在海盐塘半路伏击,并在河中敷设水雷,敌汽艇2艘、拖船10艘进入埋伏圈触雷,毁汽艇2艘,伤拖船7艘,我军在岸上用机枪扫射,敌军溃逃。是役,来犯之敌黑泽部死伤三四十人,毙敌尉级军官数名,并俘敌14名解送后方。5月28日,三十二师派一团两个营配合工兵进攻沈荡,先由工兵猛炸大桥桥头堡,拔除铁丝网,扫除路障,步兵迅速冲向街中心。敌军见攻势猛烈,逃入总地堡死守,我军派勇士携炸药20包投掷堡内,总地堡被炸毁,堡内60余名敌人全被炸死,战斗历时二小时,据点终被拔除,我军亦牺牲16人、伤10余人。6月2日至11日,嘉兴、嘉善、平湖、乍浦等地日军纠集数千人,又调来伪军十三师所部数千人,并扣船数十只,配合飞机两架,发动大规模的嘉南大扫荡,向凤桥石佛寺、新篁进攻,2—4日进攻外围,6日主力进攻,7日海盐敌军2000余参加进攻,8日嘉善、平湖敌经焦山门向南合围,10日敌占凤桥、新篁等地,至12日始撤退,我十区专署和县府已转移,三十二师与敌激战数昼夜后撤出战斗向外围游动。师长黄权杂于敌军队伍中观察多时,始退入桑林,渡河脱出重围。当年秋,日军由嘉兴、平湖、海盐、硖石、王店五路出发,向新篁扫荡,三十二师分别布防阻击,主要是扼守桥梁,阻击敌人,其中骡马塘桥战斗最为激烈,双方伤亡严重,敌屡有增援,均未得逞,战至傍晚,敌人溃退。黄师以少数兵力击溃数倍于我之敌,是役名传远近。黄权率领三十二师在嘉南积极抗日半年余,歼敌近千,本部在历次战斗中牺牲也大,伤亡约占全员三分之一,该部于民国30年10月调回后方整训。
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黄权,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1984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毕业后在中山一院从事神经外科,97年赴美国进修神经外科,具有数千例各种颅脑和脊髓疾病的诊治经验,技术全面,擅长微创显微手术和综合治疗,特别是脑功能区、颅底、静脉窦旁肿瘤、脑干深部肿瘤、脑功能性疾病、颅脑先天畸形、高血压脑出血等脑血管病和颅脑外伤治疗,着重于脑膜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获奖情况
中国第一例,世界第五例“D-头型连体婴”分离手术专家组成员,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主要论著
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于中华核心朵志8篇,第二作者和第二作者以上论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