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趾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鸭趾草

学名 Commelina communis L.属鸭跖草科春季一年生杂草。别名兰花草、竹叶草等。分布在云南、甘肃以东的南、北各省区,是北部各省重要的春季一年生杂草,在广东等南方各省则是多年生杂草。主要为害小麦、大豆、玉米、蔬菜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 鸭跖草仅上部直立或斜伸,茎圆柱形,长约30一50cm,茎下部匍匐生根。叶互生,无柄,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第一片叶长1.5一2cm,有弧形脉,叶较肥厚,表面有光泽,叶基部下延成鞘,具紫红色条纹,鞘口有缘毛。小花每3—4朵一簇,由一绿色心形折叠苞片包被,着生在小枝顶端或叶腋处。花被6片,外轮3片,较小,膜质,内轮3片,中前方一片白色,后方两片蓝色,鲜艳。茹果椭圆形,2室,有种子4粒。种子土褐色至深褐色,表面凹凸不平。靠种子繁殖。

生态特点 黑龙江5月上中旬出苗,6月始花,7月中旬种子成熟,发芽适温15—20℃,土层内出苗深度0-3cm,埋在土壤深层的种子5年后仍能发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