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 )是研究心理活动与病理过程相互影响的心理学分支。
医学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包括基本理论、实际应用技术和客观实验等内容。医学心理学兼有心理学和医学的特点,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二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切心理问题,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如怎样克服过度焦虑,如何消除抑郁,医生与病人如何建立和谐的关系,等等。
现代医学心理学强调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主张把人看作是自然机体与社会实体相统一的存在物,是物质运动与精神活动相结合的统一体。
人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有机体,而且也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从事着劳动、过着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与疾病,不仅与自身的躯体因素有关,而且也与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因素有密切联系。临床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证明,有害的物质因素能够引起人的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有害的心理因素也能引起人的身心疾病(例如药物、酒精和其他精神活性物质等)能够治疗人的身心疾病,而良好的心理因素与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或作为身心疾病的治疗手段。
医学心理学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更大的实践意义。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心理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作用方式、途径与机制,更全面地阐明人类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的本质,协助医学揭示人类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规律,寻找与丰富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与预防的更全面、更有效的方法,提高医疗水平,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随着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医学心理学便逐渐形成了一些分支,如重点用于精神病方面的变态心理学;用于神经病学的临床神经心理学;用于预防医学的健康心理学;用于护理工作的护理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帮助病人纠正自己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以及通过咨询来指导和培训健全的人以便有效地适应环境和更富有创造力的心理学应用学科。
临床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中发展得最早,从业人数最多的一个分支。在应用心理学方面,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组织管理心理学四大领域,临床心理学占有很大的比重。

图书《医学心理学》信息作者:李心天岳文浩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页码:126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9126516
装帧:精装
开本:16
定价:298.00
内容简介《医学心理学(精)》编者分12篇68章全面、系统、细致地介绍了医学心理学发展历史、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包括健康与疾病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呈现的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精神病性障碍及心理康复。特别是作者亲临四川汶川地震现场进行震后心理指导和研究后,详写了“危机心理干预”等相关内容。
作者简介李心天,1942年2月毕业于贵阳清华中学高中,1948年6月毕业于湘雅医学院(六年制),并留校任内科医师。1951年协助黄友歧教授在附属医院筹建神经精神病科。1952年卫生部委托我院培养中南地区神经精神病学师资的任务,抽调各省市医学院主治医师进行业专培训。由凌敏猷教授(院长)、黄教授和我开设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神经病理学和神经解剖学等课程。1954年任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副主任,精神科主任等职。1958年4月后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任个性组(第三研究组-医学心理组)秘书、组长(1963—)、室主任(1965—1969)、第三研究室领导小组组长(1973—1978)、医学心理与生理心理研究室主任(1978—1985)。下放中科院五七干校(1969—1972)任医生。兼任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1985—1999),协和医科大学(1987—1990)、中国医科大学(1986—1991)医学心理学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心理咨询和治疗培训中心主任(1985—2000)。曾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心理教育分会会长等职。现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临床心理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筹)副主任、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为我国医学心理学和临床神经心理学奠基人之一。
岳文浩,1956年3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同年分配到山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83年调任新成立的心理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并任基础医学部主任,1987年任教授。1992年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先后担任过卫生部医师执照考试命题委员、中国高教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医心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心理卫生协会副会长等职。2004年获得中国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颁发的“学科建设贡献奖”。
岳文浩教授很重视基础与,临床结合,长期与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神经科合作。例如,随神经科朱汉英主任学习诊治病人,并为神经科检查近万例神经肌电图。创建了以脑诱发电位、脑电图、肌电、心理测验作为脑功能研究的指标体系,强调心理研究与生理研究结合的原则,形成了自己研究的特色。
编辑推荐《医学心理学(精)》内容新、实用性和指导性强,是医学生、一般医护人员及心理保健师、心理咨询师和(或)心理治疗师的必备书。
目录第一篇 总论
第1章 概论
第一节 传统医学模式及其转变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及其相关学科尸
第2章 医学心理学简史
第一节 中医学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第二节 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现代中国医学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3章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
第一节 国外医学心理学关于健康和疾病的基本理论观点
第二节 我国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论观点
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的现代理论归宿——一个可能的理论发展趋势
第4章 医学心理学的方法学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研究中的几个一般性问题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常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 神经生物学方法
第四节 医学心理学中的统计学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篇 医学心理学的生理、心理、社会基础知识
第5章 大脑一一心理活动的基础
第一节 脑的功能性结构
第二节 脑的功能特性
第三节 脑内的化学反应系统
第6章 感知觉一一客观现实信息的传输与加工
第一节 感觉与现实
第二节 从感觉到知觉:自下而上及自上而下的加工
第三节 内感受性
第7章 意识状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意识的水平
第三节 改变意识状态的物质
第8章 学习与记忆
第一节 学习与记忆的分类
第二节 脑神经记忆痕迹研究
第9章 言语与思维的脑机制
第一节 言语产生和理解的脑机制
第二节 思维及其脑基础
第10章 情绪与应激
第一节 情绪的理论及早期实验
第二节 情绪的脑机制
第三节 心境障碍的生物心理观
第四节 心理应激
第11章 意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意志的生理心理
第三节 意志障碍
第12章 人格及其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第三节 人格特质与生物学
第13章 社会行为
第一节 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节 社会认知
第三节 社会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心理健康
第14章 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节 心理健康标准
第二节 心理健康促进
第15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胎儿心理健康
第三节 儿童心理健康
第四节 青春期心理健康
第五节 中年期心理健康
第六节 更年期心理健康
第七节 老年心理健康
第八节 终生关怀
第16章 群体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家庭心理健康
第二节 社区心理健康
第三节 学校心理健康
第四节 工矿心理健康
第五节 机动车驾驶员心理健康
第六节 航海心理健康
第七节 军队组织心理健康
第八节 飞行人员心理健康
第九节 航天员心理健康
第十节 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的心理健康
第十一节 执法人员心理健康
第十二节 科研人员心理健康
第十三节 管理人员心理健康
第四节 新闻工作者心理健康
第五节 下岗职王心理健康
第十六节 农民工心理健康
第17章 职业医学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第一节 心理学在职业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职业病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治疗
第18章 性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五重性征
第二节 性心理结构
第三节 性保健原则
第四节 计划生育与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第四篇 躯体疾病与心身关系
第19章 疼痛相关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一节 疼痛的机制
第二节 慢性疼痛
第三节 疼痛的控制与管理
第20章 内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心血管疾病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三节 呼吸系统疾病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四节 消化系统疾病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五节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六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七节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27章 外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一节 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二节 器官移植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三节 透析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四节 器械操作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22章 妇产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一节 产科方面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二节 妇科方面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23章 儿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一节 慢性病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二节 精神发育迟缓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三节 儿童常见行为障碍及处理
第24章 整形美容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一节 整形美容心理学
第二节 整形美容的心理治疗
第25章 皮肤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荨麻疹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三节 神经性皮炎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四节 银屑病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26章 眼、五官与口腔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一节 眼科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二节 五官科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三节 口腔科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27章 癌症病人的人的心理问题及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人确诊癌症后的心理反应
第三节 癌症病人常遭遇的心理困难与处理要领
第28章 艾滋病防治中的心理学问题
第一节 与艾滋病相关的个体和群体心理
第二节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心理支持
参考文献
第五篇 心理障碍
第29章 概述
第一节 正常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第二节 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第30章 心理过程障碍
第31章 人格障碍
第32章 性心理障碍与性功能障碍
第33章 特殊条件下的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第六篇 心理与人脑的关系
第七篇 医患关系与心理护理
第八篇 医学心理咨询
第九篇 医学心理测评
第十篇 心理治疗
第十一篇 心理障碍的药物治疗
第十二篇 心理康复
……
序言编写《医学心理学》大型参考书第2版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的新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0)1946年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因为医生和医学生的知识结构不能仅限在对疾病发生的生物学机制、病程、诊断的生物学标准和药物、手术治疗上,还应了解导致疾病发生的心理、社会因素、环境影响,具有康复、终身预防等健康观念.
《医学心理学》大型参考书第1版是由李心天主编,郭念锋、梁宝勇、徐斌、皇甫恩、王效道、赵耕源、徐俊冕、岳文浩、李鸣杲、龚耀先、毕希名、胡佩诚等12位编委和129位编著者编写,1998年由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出版,全书150.6 万字,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对高等医药院校教学、科研、医疗具有参考价值,出版后深受欢迎,经多次印刷,均销售一空。鉴于原来老一辈著者何慕陶、许淑莲、万文鹏、张苏范已经病故,原有的编委郭念锋、皇甫恩、龚耀先、李鸣杲也因病不能执笔,故在第2版中调整了人员,由杨彦春接班何慕陶,吴振云接许淑莲,李心天接郭念锋,苗丹民接皇甫恩,戴晓阳接龚耀先,刘盈接李鸣杲。全书分十二篇:第一篇总论由李心天、岳文浩、梁宝勇、杜文东负责;第二篇医学心理学的生理、心理、社会基础知识由徐斌负责;第三篇心理健康由王效道、顾瑜琦负责;第四篇躯体疾病与心身关系由刘盈负责;第五篇心理障碍由徐俊冕负责;第六篇心理与人脑的关系由汤慈美、李心天负责;第七篇医患关系与心理护理由陈素坤负责;第八篇医学心理咨询由赵耕源负责;第九篇医学心理测评由戴晓阳负责;第十篇心理治疗由胡佩诚负责;第十一篇心理障碍的药物治疗由杨彦春负责;第十二篇心理康复由岳文浩、毕希名负责。
为了不忘记老一代医学心理学家的贡献并继承他们的事业,本书在有关章节都附有他(她)们的学术论点和相关内容。各篇各章都注意到理论和知识的更新,以便能深入地反映学科进展.全书框架扩大,以接近现代临床应用的需要,如在第二篇中增添了脑的功能特性和脑的化学反应系统,这有助于理解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心理障碍产生的递质/受体基础和药物治疗的靶器官,情绪、行为因素是致病的主要心理因素;第二篇还增添了情绪产生的脑机制及递质基础和行为障碍的脑机制,以便与心理障碍发生机制和治疗靠近。再如,增加了新的十一篇心理障碍的药物治疗,详细介绍了各种药物作用于脑的递质/受体基础,以满足医生的药物治疗需要。
本书除作为高等医药院校的教学参考用书外,也适合医院各科医生、护士的临床诊断、治疗、护理需要.此外,对于从事心理保健工作的心理保健师,以及从事心理咨询和(或)心理治疗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和(或)心理治疗师都是有益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