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敏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贺敏学

基本资料贺敏学[1](1904—1988)江西永新人。1926年组织永新农民自卫武装。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永新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中共永新县委书记。大革命失败后,与胞妹贺子珍等随袁文才农民自卫军上井冈山,任自卫军中共支部书记。后任第1方面军第24师71团参谋长。参加湘粤赣边区游击战争。卢沟桥抗战爆发后,先后在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和挺进纵队工作,后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参谋处长,联抗司令部参谋长,新四军第1师团长,苏浙军区第3纵队7支队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第12师师长,第3野战军27军副军长,指挥27军的渡江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防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东、西北建筑工程总局局长,福建省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4月26日在福建逝世。

图片说明:贺敏学(中)、李立英(前右)夫妇和贺子珍(前左)

贺敏学是毛主席在1954年称为“三个第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三个第一即武装暴动第一,上井冈山第一,横渡长江第一。

他于1926年秋加入共青团,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党支书。1927年6月在江西永新县与王新亚组织了永新武装暴动,一举攻克永新县城,成立革命政权,出任县革命委员会主席、农民自卫军指挥、县委书记等职。

1927年6月底,因敌疯狂反扑,贺老与袁文才、妹妹贺子珍率农民武装撤上了井冈山。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他派袁文才秘书到永新三湾村向毛泽东汇报了井冈山情况。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后,井冈山的武装斗争翻开了新的一页。

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前夕,时任华野二十七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的贺老,为摸清江对岸敌防情况,于4月20日派一个侦察营,先去安徽省无为县的泥汊、狄港登陆,保证了大军顺利渡江。这是电影《渡江侦察记》的故事原型。1954年,贺老在与毛主席一次长谈中,毛主席说:你们是全军最早一个过江的部队。

在长期斗争环境极端复杂的战争年代,他身经百战,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不畏艰难,英勇顽强,多谋善断,屡立战功,赢得了下属的拥戴,同级的敬重,上级的信任。他曾7次负重伤,临终前还有两颗子弹在身上没有取出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