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纪南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位于荆州城小北门外五公里处纪南镇境内,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当时称郢都,因地处楚国南方,又称南郢;又因在纪山之南,也称纪郢。西晋学者杜预在《左传》注释中始将郢都改称纪南城。现在,纪南城南北土城垣上各立有一块大石碑,上刻“楚纪南故城”五字,为郭沫若手书。自公元前704年至公元前278年秦灭楚,历时411年,楚共有二十个帝王在此即位。

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始都“郢”,至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计有20个楚王在此立国称霸,先后剪除了黄河以南大小50多个邦国政权,统一了北至黄河、东至巴蜀、南至湖南南部的广大疆域,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谱写出了辉煌壮阔的一章,孕育出了屈原、宋玉等一批楚辞文学大家和荀子、老子、范蠡、伍子胥等众多诸子百家。钟子期、俞伯牙“高山流水识知音”的绝唱也出自这里。楚国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如我国最早使用的黄金币“郢爰”,吴起变法,确认新兴地主阶级土地私有权的“量入修赋”等重要法令,就在这里颁布和推行。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士大多来过楚国。孔子、庄子、墨子曾出入纪南城,爱国诗人屈原曾在此担任楚国“左徒”(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楚都纪南城也因强楚而成为当时我国南方最繁盛的都市。

城遗址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3.5公里,约16平方公里,城墙周长15.5公里,城墙为夯土筑成,高4-7.5米,城垣上部宽10-15米,可并行三辆卡车,宽大且厚实坚固。南城垣上的报警烽火台高大壮观,依稀可辨。至今有的地段高6.7米,都为夯土筑成。通过考古发掘,全城共有城门八座,南北各有水门一座,每各城门有三个并行的门道,城东南部有大型宫殿遗址,附近分布着纺织、冶炼等作坊遗址及商业区遗址,可见当时曾繁盛一时。秦大将白起“拔郢”后,此城已成废墟,现在城内为农田园,阡陌交错。

纪南城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考古工作在西城墙上找到了战国时期的一处三孔城门过道,在南城墙缺口处古河道内发掘出了一座罕见的水门。城内台基遗址遍布,城东南有密集的宫殿建筑遗迹。现存80余处夯土台基有的长宽均达百余米。有古墓200多座,已发掘30多座,几座中型楚墓就出土了数千计的文物,其中不少为珍品,如彩漆木雕鸳鸯豆、彩漆木雕虎座飞鸟、铜弩机、彩绘石编磬。1975年出土了一具完好的西汉男尸(现陈列于荆州博物馆)。纪南城被考古界誉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