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
1.福州画院画师(1908-1981年)笔名秋痕,福州市人。生前为福州画院画师。早岁从仙游李霞学人物画,晚年多作松鹤、山水、笔墨娟秀。
2.著名学者(1929年—),笔名林方仁、林方红、李卞,台湾人,现籍寄福建省连江县,台湾新竹中学毕业,1949年6月离开台湾,经香港到中国北京,入北京华北人民革命大学读书,毕业后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后调任俄华辞典编辑、外语工具书编辑等工作,最终以编审职称离职退休。
他独力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部西汉词典《简明西汉词典》(1965年出版)。并参加《新西汉词典》、《袖珍西汉词典》的编写;担任《简明葡汉词典》、《简明葡萄牙语语法》、《牛津-杜登西语汉语图文对照词典》的责任编辑。
他1950年代的翻译事业主要是将俄语作品原文翻译为汉语,1960年代以后偶尔也从英文原文翻译英美文学作品,后期致力于译介西班牙语文学作品,主要译作有乌拉圭作家、诗人奥拉希奥·基罗加(Horacio Quiroga)的选集《基罗加作品选》;智利诗人、作家巴勃罗·聂鲁达(Pablo Neruda,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回忆录《回首话沧桑:聂鲁达回忆录》(Confieso que he vivido Memorias)和文选《聂鲁达散文选》(与江志方等合作翻译)等。
他与盛力(当时用名江禾)合作翻译《征服新西班牙信史》(Historia verdadera de la conquista de la nueva España)等西班牙语古典作品。
他主编《拉丁美洲散文选》。
3.福建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1954.12—)女,福建福州人,擅长漆画、壁画。198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曾任福建省美术馆专业创作干部。现任福建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漆画《海隅》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雕塑《凤鸣三山》入选全国首届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奖。责编有《壁画绘制工艺》、《漆艺髹饰学》等。
4.历史人物(1439—1519),字缉熙,号南川,晚年更号南翁,东莞茶山镇林屋人。少时家贫就在春光的灯下读书。十七岁补庠生,明成化元年(1465年)中举人。成化五年(1469年),上京会试,下第,适与同下第的陈献章相遇,话很投机,同船南返。至新会白沙乡,拜陈献章为师,往来向学于白沙,几二十年。巡抚朱英劝他做官,他以学未成辞之。成化二十年(1484年),从母命,复赴会试,中副榜,任浙江平湖县教谕。在平湖任职九年,其间曾主考福建和湖广乡试,顺天府同考,修《嘉兴县志》。弘治六年(1493年)十月,秩满还家。弘治八年(1495年)三月,升山东兖州府儒学教授,因丁忧,回家守制。弘治十一年(1498年),起补严州府儒学教授。弘治十四年(1501年),升国子监博士。三年任满,奏乞致仕,不允。弘治十八年(1505年),任襄王府左长史。他到任后,整顿积弊,事无巨细,皆得其当。正德八年(1513年),恳乞致仕,遂进阶中顺大夫,回归故里六年卒。其所著书有《晦翁学验》(今佚)、《南川冰蘖集》。
陈献章弟子百余人中以他和湛若水(甘泉)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