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索桥

九峰索桥简介 福建省南平市九峰索桥九峰桥来历早在1979年九峰索桥就由市林业勘察设计院进行了初步设计,并提出了一些方案。1982年交由福州大学进行最终设计,市城建局组织建设。1982年5月30日开始动工兴建,共投资140余万元,1983年9月15日竣工,前后不到两年的时间。索桥长325米,主跨200米,索塔高43.2米,桥面净宽4米,是我省第一座横跨闽江的悬索桥,同时也是当时全国跨度最长的游览专用桥。 峰索桥曾是我国第三大单拱索桥,其优美的造型,迷人的彩灯,成为南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九峰索桥边的九峰山,因九座如出水芙蓉的山峰而得名,山上层峦叠翠,双塔耸立,景色怡人。
索桥文化九峰山上文物遗迹众多,有理学先驱"延平四贤"活动遗迹、红军战壕、中国解放军闽浙赣人民游击队遗址等。宋、明两代所建的"延平书院"与"万福精舍"更使该山成为闻名遐迩的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名山。登上九峰山看延城,正是"日受千人拜,夜享万盏灯"。
索桥作用

九峰索桥,在南平市民心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处交通设施,也是南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见证了南平最近20余年的发展历程。“九峰索桥建起来以后,大大缩短了两岸往来的时间。住在九峰山附近跟住在市中心没什么区别。”
九峰索桥的建成,带动了房地产的发展,也带旺了滨江两岸的人气。夏日夜幕降临,漫步在桥上,江风习习。一对对情侣喃喃细语,散步的老人们相携而行……一切,是那么的静谧、祥和。九峰索桥,让市民们的生活平添了几许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