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式直升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虎式直升机

国别:德国、法国

类型:直升机

型号:"虎"式

从1975年11月德国和法国的国防部长交换共同研制反坦克直升机的信件算起,到1989年11月正式授予研制合同,并把研制的武装直升机取名为“虎”时止,前后花了14年的时间进行谈判和论证。在此后的研制过程中,由于经费不足,致使计划一拖再拖,按目前的计划最早也要到2001年才开始交付。在这漫长的30多年研制过程中,世界形势发生了变化,对“虎”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原计划要研制的基本型别也有所改变。

“虎”计划是1984年正式开始的,那时法国和德国政府签订了一项谅解备忘录,内容是研制取代“小羚羊”和BO1O5P(PAH—l)直升机的轻型攻击直升机。备忘录对将要研制的新的武装直升机所提出的战术技术要求,能够满足德国陆军的要求,为此,德国陆军就中止了购买美国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计划。当时,德国陆军已有150名军官就AH—64直升机的使用、维护等,接受过美国陆军的培训。从修改上述备忘录,到两国的制造商,即法国的航宇公司和德国的MBB公司正式达成研制协议,就跑了一次马拉松,花了整整5年的时间。该协议把要研制的轻型武装直升机正式命名为“虎”(OGER)。根据计划将首先研制两个主要型别:火力支援型和反坦克型,共3个型号,即法国的火力支援型HAP、反坦克型EHAC和德国的反坦克型PAH—2。

按原来的研制计划,反坦克型直升机HAC和PAH—2将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向法国和德国交付。1995年6月30日双方商定,首批生产的“虎”直升机先向法国交付,共10架,交付时间为1999年。但同年11月,由于法国提出要推迟付款,因此交付时间随之推迟到2001年。1996年5月,法国又改变了主意,致使交付时间进一步推迟,火力支援型将在2001年交付,反坦克型则在2001年交付。

无独有偶。1996年10月,德国由于财政原因,也提出将“虎”的生产日期推迟1年。不过,他们打算通过加快生产进度来补偿这推迟的1年时间,以保证在2001年能投入部队使用。按计划,到2006年将交付50架,此后再放馒生产交付速度。

“虎”武装直升机的反坦克型,即法国陆军用的HAC和德国陆军用的PAH—2,主要用于攻击敌人坦克和阻止敌人坦克的大规模攻击;火力支援型HAP,只供法国陆军使用,主要作为空中轻骑兵执行快速反应任务。

“虎”武装直升机有5架原型机:1号原型机编号为F—ZWww,用于空气动力飞行试验,只装有基本的航空电子设备,于1991年4月27日首飞。后来,又装上旋翼主轴、顶篷瞄准具、航炮与武器容器等空气动力实体模型进行试飞。在完成了502小时的飞行试验计划以后,1999年初被用于地面疲劳试验。

2号原型机编号为F—ZWWY,具有HAP机的空气动力外形,装有全部核心航空电子设备。试飞目的是为了对HAP作进一步修改。该机于1993年4月22日首飞,1996年11月完成了对HAP装备系统的修改,到1997年1月1日,共飞行了353小时。

3号原型机编号为?9823,装全部核心航空电子设备,1993年11月19日首飞,到1997年1月1日,共飞行了320小时。1997年2月,被改装用于UIrr装备系统的试飞和其它试飞。

4号原型机编号为F—ZWWU,装HAP型机的航空电子设备。它是第一架真正装有武器系统的“虎”,于1994年12月15日首次飞行。1995年4月,该机完成了航炮地面射击试验,前后共进行了15次。从1995年9月21日开始对武器系统进行全面试验,到11月末,就已对航炮空中射击、“西北风”空对空导弹的发射进行了验证。

截至1997年1月1日,该机已飞行了214小时,并发射了8枚“西北风”导弹、50枚火箭和3000发航炮炮弹。

5号原型机编号为9825,装有UHT型机的全部航空电子设备,1996年2月21日首次飞行。主要供德国陆军用于武器试验,其中包括“毒刺”、"霍特—2",导弹,以及12.7毫米口径机枪吊舱试验。到1997年1月1日共飞行了68小时。

1998年2月,4号原型机在澳大利亚汤斯维尔作飞行表演,并进行了68毫米直径无控火箭的发射试验。在此期间,该机在一次飞行中,不幸撞到地面起火烧毁。两名飞行员逃离了直升机,末受伤。

发展过程

虎式直升机是德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反坦克武装直升机火力支援和护航直升机。 1978 年开始研制,1991 年首飞,1997 年、 1998 年开始装备法军和德军。英国、澳大利亚也装备该型直升机。

性能特点

①反坦克火力强,可挂8枚反坦克导弹。

②机载设备较先进,前视红外仪使该机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另外还具有综合电子对抗能力。

③结构紧凑、坚固,抗坠毁性好,安全性高,且易于维护保养。

主要改型

该机有护航和火力支援型及反坦克型两种。护航和火力支援型装一门 30 毫米自动机炮,备弹 150 ~ 450 发,另外可带多达 68 枚火箭,减少火箭弹携带量可带 4 枚空空导弹用于自卫。反坦克型可带 8 枚霍特 2 反坦克导弹和 4 枚空空导弹。

基本数据

乘员 2 人

动力装置 2 台 MTR390 涡轮轴发动机

载油量 1360 升

巡航速度 250 ~ 280 千米 / 小时

悬停升限 >2000 米 ( 无地效 )

续航时间 2 小时 50 分 (20 分钟余油 )

机身长 14.00 米

机高 3.81 米

旋翼直径 13.00 米

最大起飞重量 6000 千克

武器 两种主要型别各带不同的武器,详见主要改型介绍

雷达 多普勒雷达

电子对抗设备 雷达 / 激光告警接收机

识别特征

①机头呈四面体锥形前伸,双座串联座舱,两座舱垂直落差大,视野开阔,机身较短,大梁短粗。两侧安装短翼,外段内扣下翻,各有两个外挂点。

②主旋翼 4 片桨叶,顶置桅杆式观瞄仪舱,尾桨 3 片,安装于垂尾右侧,平尾置于尾梁后和垂尾前,两端装有与垂尾形状相同、但尺寸略小的副垂尾。

③双发,发动机进气口各置机身两侧,前后各一,共 4 个,排气口有大型包容体,排气方向后上方。

④后三点式轮式起落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