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波斯语文学
印度波斯语文学
印度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阿拉伯、波斯诸民族用波斯文写作的文学。11世纪伽色尼帝国时期,中亚许多著名诗人随同突厥苏丹马哈穆德远征,先后来到印度。他们纷纷献诗赞颂苏丹的武功,出现了以征服印度为题材的最早一批诗歌。前期著名的诗人有温素里、法鲁希、曼努吉赫里,后期有艾布·法拉杰·鲁尼。鲁尼生于拉合尔附近,他的诗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代的散文作家达达·甘吉巴赫希·阿里·哈吉维里(?~ 1071)也是拉合尔人,著有苏菲派宗教经典《奥秘真谛》。12世纪上半叶,诗人奥斯曼·穆赫塔里曾摹仿《王书》创作诗集《帝王本纪》。诗人马苏德·萨阿德·萨勒曼(?~1122) 的颂诗含有印度民歌的成分。
13世纪,突厥王朝在德里建都,印度波斯语文学的中心转移至德里。这时著名的诗人希哈布丁·巴达尤尼著诗千余首,宣传苏菲派的教义,从此宗教哲理诗在印度广泛流行。诗人阿米杜丁首先写对话体诗集《剑与笔》以及《狱中诗抄》。诗人阿密尔·霍斯陆(1253~1325)仿效内扎米的《五卷诗》的诗体格式创作了一部《五诗集》,包括《圣光普照》、《西琳与霍斯陆》、《莱伊丽和马季农》、《伊斯坎德尔宝鉴》、《八仙园》,影响深远,后世有许多追随者。他的挚友哈森·德赫勒维(1253~1327)擅长抒情诗,撰有名篇《情歌》,被称为“印度的萨迪”。
14世纪,印度穆斯林对印度古代文化遗产发生浓厚的兴趣,有许多古文献被译成波斯文。谢赫·齐亚乌丁·纳赫夏比(?~ 1350)依据印度古代文学著作《鹦鹉故事七十则》创作《鹦鹉传》。加齐·查希尔·阿赫默德擅长描写四季景色。婆罗门诗人丁格尔专意摹拟阿密尔·霍斯陆的诗体。到14世纪末叶,图格鲁克苏丹政权渐趋衰败,帖木儿的入侵使德里遭受一场浩劫,印度的波斯语文学亦未能幸免于难。
15世纪,印度波斯语文学在克什米尔、古吉拉特、信德、德干、比贾布尔、弋尔康达、孟加拉等地有所发展,都带有地方特色。诗人有阿赫默德·克什米里、尤特巴特、加姆·朱纳·杰玛利等,诗歌作品普遍带有苏菲主义的色彩。
16、17世纪,莫卧儿帝国建立,一度衰微的穆斯林文化又得以复兴,印度波斯语文学又得到发展。初期诗人有巴布尔(1483~1530)和拜拉姆·□ (?~1561)。阿克巴王朝时代,文学艺术欣欣向荣。著名诗人有克扎里·麦什哈迪(?~ 1573)、卡西姆·卡希(1463~1581,有诗集《散花集》)、费济(1547~1595,有诗集《时代中心》与《苏来曼与巴勒凯斯》)等。此外,还有乌尔菲·希拉济(?~ 1590),他的抒情诗深受印地语诗人格比尔达斯的影响。
17世纪有不少卓越的诗人和作家,如:努鲁丁·朱胡里(?~ 1615),他擅长描绘德干的自然景色,以《散文三篇》著称。塔利布·阿姆利(?~ 1627)著有《查罕杰王本纪》。阿布·塔利布·卡里姆著有《诗全集》和《沙·贾汉本纪》。穆赫辛·法尼(?~ 1670)以他仿《五诗集》诗体的诗集《酒家》、《影响的根源》、《爱抚与哀求》、《七星座》闻名。达拉·舒古赫(1615~1658)译《奥义书》,著诗集《甘醇集》。作家金德尔·潘(1575~?)写有散文《书简》、《四草原》和一部《诗集》。女诗人马赫菲·泽卜尼斯(1639~1702)以抒情诗见长。贝迪尔诗派领袖、苏菲诗人贝迪尔(1644~1720)著有宗教哲理诗《伟大的海洋》、散文集《思想精髓》和《四元素》,具有现实主义因素,代表作《唯识篇》颇有影响。
18世纪,莫卧儿帝国开始衰落,印度波斯语文学亦随之一蹶不振。英国统治印度以后,英语代替波斯语成为官方语言,各地区民族语言文学已经蓬勃发展,乌尔都语文学逐渐取代波斯语文学在穆斯林中间的地位。这时波斯语文学中值得一提的是密尔·阿利谢尔·伽尼(1727~1789),他著有散文集《春天的花园》和《诗集》。阿尔祖·□(1689~1756)撰写了波斯文学史《珍品集》,另著诗集多种。19世纪有抒情诗人米尔扎·迦利布(1797~1869),他用波斯文和乌尔都文写作,除历史、语言著作外,著有《诗全集》、《散文全集》等。他的抒情诗比喻巧妙,富有魅力。20世纪有伊克巴尔(1877~1938)用波斯文和乌尔都文写作,著有波斯文诗集《东方的信息》、《波斯雅歌》、《永生集》、《汉志的赠礼》等。他的独具一格的诗体开创了伊克巴尔诗派,颇具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