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萨尔瓦多·阿连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萨尔瓦多·阿连德(Salvador Allende)(1908年7月26日-1973年9月11日),社会主义者,智利总统(1970年-1973年)。

萨尔瓦多·阿连德

1908年,阿连德生于智利的港口城市瓦尔帕莱索(Valparaíso)。在当地高中毕业后他进入智利大学医学院学习,1933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与妻子育有三女,其中伊莎贝尔·阿连德(Isabel Allende)曾任智利众议院议长。

年轻时阿连德就加入了智利社会党并成为其无可争辩的领导人。他先后担任过内阁大臣、众议员、参议员的职务,直至智利参议院议长。1952年、1958年、1964年,他三次竞选总统失利。他曾自嘲说自己的墓碑上应该刻上“下一任智利总统长眠在此”。

阿连德热衷于马克思主义,公开批评资本主义,致力于社会主义改革。因此他在从约翰·肯尼迪到尼克松的历届美国政府中都不受欢迎。美国担心智利会成为共产主义国家,并加入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

美国在智利拥有实质性的经济利益。一旦社会主义者执政,一些大公司的投资就有可能被国有化或者没收。尼克松政府对阿连德的仇视最深,尼克松本人也公开承认这一点。在尼克松任内,美国资助支持保守派候选人若热·亚历山德里(Jorge Alessandri)的政党。阿连德也从国外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组织那里获得财政支持。

阿连德作为人民团结联盟的领导人,在1970年的智利总统大选中获胜。在投票中他获得了36.2%的微弱多数,前总统亚历山德里获得34.9%,排名第三的基督教民主党候选人拉多米尔·托米克(Radomiro Tomic)的得票为27.8%。按照智利宪法规定,如果没有总统候选人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则将由国会从得票最高的两名候选人中选出总统。通常的做法是选择得票最高的候选人,然而也有例外。1958年,国会就选择了在大选中获得31.6%选票的亚历山德里,而不是得票更多的阿连德。

大选后,美国中央情报局联系即将卸任的智利总统埃杜阿多·弗雷(Eduardo Frei),希望他能说服他所在的智利基督教民主党在国会投票中支持保守自由党候选人若热·亚历山德里。按这一计划,亚历山德里在就任总统后将会立即辞职,并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弗雷就能够合法地再次竞选总统(智利宪法不允许同一人“连续”担任两届总统,但对非连续的当选没有限制),按照当时形势,他应该能够轻松击败阿连德。

然而,智利国会最终还是选择了阿连德,条件是他要签署一个“宪法承诺条款”,保证尊重并遵守智利宪法,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不能破坏宪法的任何条文。

任期就职后,阿连德开始推行被称为“智利社会主义之路”的规划,包括进行大型工业(铜矿、银行等)的国有化,彻底改造医疗卫生系统,改革教育系统,给儿童提供免费牛奶,深化前任总统弗雷的土地改革。

智利总统任期六年,这可以解释阿连德为什么迫切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要想使他的事业得到继承,他不仅仅要很好地组织起这次改革,更重要的是必须获得成功。

阿连德的具体措施包括:开征“溢利税”,延期偿付外债、对国际贷款人和外国政府的债务不予偿还,提高工资、同时冻结物价。这些措施招致了地主、一部分中产阶级、右翼的国家党、罗马天主教会(教会对教育改革的方向不满)的反对。

阿连德政策的中心是土地改革。这一改革在弗雷执政时就已经进行了。弗雷政府没收了全国约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易于接管的财产。而阿连德政府的目标是没收所有超过80公顷有基本灌溉的土地。另外,阿连德希望通过提供(在实行了国有化的企业中或者公共工程项目中的)工作机会,改善最贫穷国民的经济社会福利。

在阿连德任期的第一年,在经济部长奉行的扩张货币政策下,短期的经济状况十分喜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6%,工业增长12%。同时,通货膨胀率从34.9%降至22.1%,失业率也明显回落至3.8%。然而在1972年,这一成果未能得到保持,出现了无法控制的140%的通货膨胀。而政府采取的冻结物价政策使得黑市上的大米、大豆、糖、面粉的价格飞涨,超市货架上也看不到这些基本货物了。

1971年,不顾美洲国家组织条约的规定,智利与古巴恢复了外交关系。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对智利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在访问中,卡斯特罗积极参与了智利的内政,组织了大规模的集会,对阿连德提出公开的建议。这使得右翼人士认为“智利社会主义之路”就是要将智利送上与古巴一样的轨道。

1972年10月,智利爆发了第一波大规模的罢工浪潮。这次罢工由没落小康阶层发起,卡车司机、小商人、一部分职业团体和学生组织参与其中。持续24天的罢工给智利经济以沉重打击。智利陆军总司令卡洛斯·普拉茨(Carlos Prats)将军出任内政部长。

除了早先讨论的提供工作机会以外,阿连德在1970年和1971年数次提高工人工资,但都被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所蚕食。在弗雷政府时期物价就持续走高(1967年至1970年期间平均每年上涨27%),而仅在1972年8月这一个月中,一揽子基本消费品的价格就从190埃斯库多上涨到421埃斯库多,涨幅为120%。在阿连德执政的1970-1972年,出口下降24%,进口上升26%,其中据估计进口食品上升149%。智利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与工资上涨相匹配的改善。

出口的下降主要是由于铜价下跌。像半数的发展中国家一样,智利超过一半的出口都依赖于单一商品。1971-1972年,国际铜价从1970年高峰时的66美元每吨,下降至48-49美元每吨。国际铜价的波动对智利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执政期间,阿连德与基督教民主党主导的国会摩擦不断。基督教民主党作为左翼政党参加了1970年大选,然而在阿连德的任期内,该党不断右倾,最终与右翼的国家党结成联盟。他们指责阿连德将智利引向古巴式的独裁政治,试图推翻阿连德的一些激进改革措施。阿连德与他的反对者在国会互相指责对方违背宪法,践踏民主。

阿连德愈加坚定的社会主义政策(部分是应同盟中激进成员的要求)和与古巴的亲密联系使美国政府忧心忡忡。尼克松政府通过多边组织向智利施加经济压力,继续支持阿连德在国会中的反对派。阿连德当选后,尼克松旋即指示中央情报局和国务院对阿连德政府“施加压力”。这些政策对阿连德政府的垮台造成了多大影响还不得而知。

萨尔瓦多·阿连德

政变对政变的担心持续了很久,最迟在1972年就有流言传出。1973年,由于智利的贸易伙伴对阿连德心怀不满,而铜价又快速下跌,智利经济坠入低谷。到9月,恶性通货膨胀和商品短缺导致整个国家陷入一片混乱。

虽然经济指标下滑,但是阿连德所在的人民团结联盟在1973年早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所获席位仍然些微上升至43%。然而此时与基督教民主党结成的非正式联盟已经解体,基督教民主党与右翼的国家党结盟(“民主同盟”)反对阿连德政府。行政机构与立法机构的之间的矛盾陷入僵局。

萨尔瓦多·阿连德

1973年6月29日,罗伯托·索帕(Roberto Souper)上校指挥的坦克团包围了总统府(拉莫内达宫),但政变未遂。8月9日,普拉茨将军出任国防部长,但这一决定招致军队普遍不满,导致了8月22日他不仅辞去这一职务,同时也辞去了陆军总司令一职。皮诺切特取而代之。

几个月中,政府由于担心国家警察的忠诚度,始终不敢动用。1973年8月,宪政危机已经浮出水面,最高法院公开抱怨政府执行土地法不力,而众议院(此时基督教民主党已与国家党结成紧密同盟)指责阿连德政府违背宪法,号召军队维持宪法秩序。

1973年9月上旬,阿连德构想通过公民投票的方法解决危机。演讲提纲显示他将于12日提出方案,但是他未能在生前发表演讲。

萨尔瓦多·阿连德

1973年9月11日,皮诺切特将军领导智利军队发动了针对阿连德的军事政变。阿连德在总统府前中弹身亡。按照军政府的官方版本,阿连德是用机关枪自杀的。枪托上嵌有黄金,上刻“致好友萨尔瓦多·阿连德,菲德尔·卡斯特罗赠”。多年以来,阿连德的支持者几乎一致认为他是被政变军人杀害的。近些年来,自杀的这一版本开始被接受。另一个版本称,阿连德是在总统府外台阶上的交火中被杀的。

美国在政变前插手了智利政治,介入的程度仍众说纷纭。中央情报局在政变前两天得到了消息,但中情局称其“没有直接参与”政变。

萨尔瓦多·阿连德

皮诺切特掌权后,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向总统尼克松汇报说,美国“没有发动政变”,但是“尽力创造政变的条件”,包括领导经济制裁。近期解密的文件显示,美国政府和中央情报局曾试图在1970年阿连德就职之前推翻智利政府,计划代号“福贝尔特”(Project FUBELT),导致当时智利陆军总司令瑞恩·施奈德(René Schneider)被暗杀。许多相关文件至今仍未解密,因此中央情报局是否直接参与了1973年的政变还没有公开的档案证据。

导致阿连德下台的这场政变是美国冷战时期对外行动的热点话题。虽然同一时期拉丁美洲也发生了多起政变,这场政变仍然是最具争议性的。

身后阿连德身亡30多年来,他依然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未能完成自己的总统任期,因此有很多关于如果他当时能够继续执政,智利今天将是什么样的揣测。

阿连德的生平在讨论共产主义政府是否赢得过民主选举的胜利是常被提及。阿连德合法地赢得了民主选举,但是在投票中他获得的是相对多数而不是绝对多数,人们为此争论不休。他的支持者认为,因为基督教民主党候选人托米克的左倾竞选立场与阿连德相仿,分流了左翼的选票,而他们两人获得总共64%的选票。而反对者认为,阿连德比选民预计的更为左倾,而基督教民主党后来又与右翼势力联盟,并获得军队的支持最终导致阿连德政府下台。

在左翼政治家的眼里,阿连德是一位英雄。有些人认为他是为社会主义献身的烈士。他的形象如同切·格瓦拉一样,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标志。有些人认为,美国政府,尤其是亨利·基辛格和中央情报局,应当对阿连德之死负责。他们把阿连德视作美帝国主义的牺牲品。

另一些人眼中的阿连德迥然相异。他们批评他的政府对私有工业进行大规模国有化,与一些激进组织如左翼革命运动关系亲密,以及执政后期出现的物资供应短缺和恶性通货膨胀。这些都导致了阿连德支持率的明显下滑和与基督教民主党的分道扬镳。他们还指责他试图绕过国会,实行独裁,对媒体批评怀有敌意。一种普遍的批评源于他与卡斯特罗和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紧密联系。批评者认为他试图将智利转变为古巴式的独裁国家。这些评论争议颇大。后来的军政府曾称,阿连德政府密谋先发制人,自行发动流血政变以建立阿连德的个人独裁。这一所谓阿连德政府的“Z计划”被证明是军政府的虚假宣传。

近来的辩论围绕阿连德1933年的医学博士论文《精神卫生学与犯罪行为》而展开。有人认为,阿连德具有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倾向。阿连德基金会对此反驳说,阿连德只是在论文中引用了一位意大利科学家的话,而阿连德本人对那些理论是持批评态度的。

增补资料智利总统阿连德之死

《纽约时报》资深记者史蒂文·金泽撰写的《颠覆——从夏威夷到伊拉克》一书,详尽地揭露了美国在过去100年中颠覆外国政权的种种手段,并对其动机进行了深入剖析。

20世纪70年代初,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当选智利总统。这位左翼政治家维护本国经济主权和反对美国霸权的进步主张,严重威胁了华盛顿在拉美的既得利益,在白宫引起了空前的恐慌。在美方的煽动和怂恿下,智利军方以一场血腥的武装叛乱摧毁了本国的民主制度,坚持抵抗的阿连德本人也不幸身亡。

1.阿连德当选令华盛顿恐慌1970年初秋的一天,从早餐开始一直到晚餐前,华盛顿的政府官员和商业精英策划了一件普通人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他们开了一连串的会议,听取了关于“国家安全遭受严重威胁”的警告,最后决定推翻一个当时尚未掌权的政府——这回,美国人的目标锁定了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

镶边眼镜、花呢夹克、稍显不羁的八字胡,这一切都让阿连德看上去像个温文尔雅的大学教授。但另一方面,这位智利总统又是个真诚的革命者,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战斗精神,让他热衷于激进的社会变革。毫无疑问,阿连德也是个坚定的反帝国主义者,他十分欣赏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并立志将那些主宰本国经济命脉的美国公司收归国有。

从表面上看,针对智利而策划这次充满风险和暴力的阴谋似乎有些不妥。智利是个小国,而且远离美国海岸,也从未对后者构成任何军事威胁。然而,在阿连德于当年9月4日赢得选举后,他所表现出的左倾立场还是让华盛顿实实在在地感到了恐慌。很快,一封冗长的密电就从中情局总部发出,飞往早已安插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潜伏特工。

要鼓动智利国内外的情绪,让他们相信,阿连德上台无论对智利、拉美还是全世界都没好处……军事政变是惟一的解决之道,其关键则在于智利内部的心理战。要采取一切可能的计策、手段,来制造其对阿连德的抵抗力量。辅助战应该更猛烈、更刺激……多举行大规模煽动性集会,直到那些共产主义者作出回应……如果我们能成功按照上述方式施压,可供利用的借口自然就会出现。

对方表示完全理解该指示的内容。“要在智利制造混乱,”他们在回电中说,“我们负责提供方案,但整个过程中必定会有流血产生。”

2.“我们应该摧毁他!”同年11月6日,仅仅在阿连德宣誓就职的两天后,理查德·尼克松便召集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正式将推翻他的计划提上日程。到会的军政要员没有一人怀疑这样做有何不妥。

“我们不想犯错,应该摧毁他,”国务卿威廉·罗杰斯说,“可以先给他点经济压力尝尝。”

“我同意,”国防部长梅尔文·莱尔德附和道,“必须尽快想办法挫败甚至直接推翻他。”

尼克松本人也发表了一番长篇大论,说明了阿连德之所以造成“威胁”的原因。谈话对于他为何醉心于发动政变只字未提,却让我们看到了美国高层的真实想法,极好地阐释了它的拉美政策——

如果我们不介入,阿连德就可以稳固自己的政权,那么全世界都会目睹他的成功。假设南美的领导人都认为也可以像智利那样做,我们可就麻烦了……记住,我们决不会允许失去拉美,要通过这件事释放出明确的信息,警告这些家伙休想蒙混过关!

尼克松公开表示,针对智利政府的颠覆计划将加速进行。在白宫授意下,中情局负责的一系列地下活动紧锣密鼓地展开。历史资料显示,在随后的数年间,美国向智利反对党和其他政治组织提供了总共350万美元的秘密援助;圣地亚哥情报站花费200万美元在当地最大的报纸《信使报》上进行反政府宣传;此外,还有150多万美元给了商业、劳工与市民组织,以便后者策划针对阿连德的示威游行和暴力活动……

美国密谋干涉智利内政的计划不久后便被揭露了。华盛顿的一位专栏作家杰克·安德森通过特殊渠道获得了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的内部备忘录,里面详细记录了跨国公司、情报部门与政府串通一气,旨在推动智利陷入经济崩溃,从而造成危机以便军事干涉的种种图谋。消息一出,连许多美国人也感到愤怒。“白宫怎么可以阻止一位民主选举出来的总统执政呢,况且这个国家对美国还算友好?”《华盛顿邮报》在社论中质问道。

3.面对政变阿连德抵抗到最后一刻时间转眼到了1973年。随着南半球冬季的结束,这出戏剧终于拉开了它的最后一幕。9月9日,在自己女儿的生日晚宴上,时任智利陆军总司令的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把空军司令古斯塔夫拉到一个角落,低声告诉后者一切准备妥当,剩下的事情只需“按一下电钮”即可大功告成。确定了最终的行动时间后,军官们在一封密令上签下了自己的姓名,皮诺切特则在信封上盖上自己的印章——这样,颠覆现政府的军事政变就算最终拍板了。

内外交困的阿连德只得提议以全民公投决定自己的去留。然而一切为时已晚。9月10日,他的拥护者们在各大城市发现了军官们的反常行为;第二天凌晨1点半,全国各地的军队纷纷开始行动。正如皮诺切特等人预料的那样,政变依照计划按部就班地展开了,分头出击的部队很快控制了广播电台、市政设施、警察局和其他要害部门。瓦尔帕莱索港早晨7点落入叛军之手,全国第三大城市康赛普西翁不久后也被占领。

心知大势已去,阿连德出人意料地回绝了下属们让他出国避难的请求,决定前往象征民主的货币宫进行最后的抵抗。9月11日上午7点半,四辆蓝色“菲亚特”和一辆小货车出现在货币宫前的宪法广场上。阿连德大步从车中走出,他的身边跟随着23名战士,每人都身佩自动手枪,还带着两挺机枪和三支火箭筒。阿连德手中则紧握着一杆卡斯特罗亲自赠送的冲锋枪,那上面铭刻着“送给我战斗中的朋友和同志”的字样。

总统将部下召集起来,告诉他们自己将在货币宫献身。叛军首脑的电话也很快打来,声称如果阿连德愿意投降就放他一条生路。后者拒绝了——他知道,出尔反尔的皮诺切特一定会在他乘坐的飞机离开智利领空前将其击落。大约9点钟左右,他走上阳台,无比凄凉地望了一眼空荡荡的宪法广场,通过临时搭建的广播站向全国发表了最后的讲话:

“我决不辞职。我将用一切方式进行抗争,哪怕以生命为代价……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的联合——使得智利军队放弃了传统,发动了政变……智利万岁!智利人民万岁!……我相信,自己不会白白牺牲;我相信,这至少给大家上了一堂道德课,是对犯罪、懦弱和叛国的斥责!”

随后的战斗已没有太多悬念。在重火力的掩护下,听命于皮诺切特的步兵团开始向货币宫进发,保卫者奋起反击,双方互有伤亡。中午时分,两家英国造的“猎鹰”战斗机升上了天空,旋即飞扑而下猛烈开火,势头之凶狠甚至让人怀疑它们是否是由美国人直接操纵。十几门大炮很快也加入了围攻的行列,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货币宫顿时一片火海,浓烟滚滚……

傍晚时分,全副武装的叛乱士兵终于攻陷了这座千疮百孔的建筑物,激烈的交火声逐渐沉寂了。“完成任务,”指挥这次袭击的哈维尔·帕拉西奥斯将军通过无线电向上级报告,“货币宫已被攻下,总统死亡。”

阿连德去世时65岁,当了1042天智利总统。

4.“那不是一段值得引以为荣的历史”政变31年后,由智利政府委任的特别调查委员会总结道:“在独裁统治的年代,严刑拷打是一项国策,旨在镇压恐吓普通民众。”报告确认,在军政府掌权期间,全国有27255人被折磨拷问,里卡多·拉戈斯总统宣布这些人将获得终身抚恤金。不久之后,时年89岁的皮诺切特本人也受到了司法机关的软禁。

对于那段不光彩的岁月,智利三军总司令胡安·埃米利欧将军做了有历史意义的坦白:“智利军队……应对过去所有应受惩罚和道德上不可接受的行为负责;对任何人,我们都没有理由侵犯其人权。”

那么,倘若没有美国干涉,智利又会发生些什么呢?尼克松政府噩梦般的预测——阿连德将实行独裁统治并令他的国家成为苏联盟国或许会成为事实,但考虑到保守势力的制约和阿连德本人的民主背景,这种情况只有极小的可能性。至于皮诺切特之流“发动政变是为了阻止内战”的辩解更是天方夜谭。智利长期的政治传统已经表明,这个国家完全有能力找到一种不那么暴力而且符合宪法的途径来摆脱困境;如果这样,在随后那些年中,由于政治原因而遭逮捕、拷打和杀戮的人数肯定会少得多。

历史学家肯尼斯·麦克斯韦写道:“把问题留给智利人自己处理才是最理想的选择,阿连德或许会因为自身的因素而倒台,但绝不会成为献身未竟事业的悲剧英雄。”

今天的智利虽然成功地恢复了民主,可仍旧是一个伤痕累累的国度。美国的粗暴干涉与随之而来的独裁统治已在公众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事实也让人们相信,1973年的政变对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任何好处。连曾任美国国务卿的科林·鲍威尔都对这种观点表示认同。

“那不是一段值得我们引以为荣的历史。”他说。

(::节选自《颠覆——从夏威夷到伊拉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